清晨的雨絲裹著山霧,在村委會門口的老槐樹上織出層薄紗。
肖鋒推開窗時,正看見那輛黑色轎車碾過碎石路,輪胎壓過水洼濺起的泥點,在車身側面洇出星子似的痕跡。
穿藏青西裝的男人從后座下來,公文包拎得極穩,指節卻泛著青白——是趙科。
他抬頭望了眼門楣上"柳河村村委會"的紅漆木牌,喉結動了動,腳步頓在臺階前。
肖鋒摸了摸貼身口袋里的U盤,觸感溫熱。
他扯了扯洗得發白的藍布襯衫下擺,走下臺階時鞋跟碾過濕潤的青石板,發出細碎的聲響。
"趙科員。"肖鋒在離他三步遠的地方站定,從襯衫內袋抽出張紙。
紙頁邊緣有些毛糙,是連夜用鋼筆手寫的,墨跡在雨水里暈開淡淡藍痕,"這是《履職承諾書》, 若查實柳河村存在數據造假,我當場辭去第一書記職務。"
趙科的瞳孔微微收縮。
他接過紙頁時,指腹擦過肖鋒掌心——那處薄繭是長期握筆留下的,和三天前阿坤掌心的繭子像極了。"肖書記這是......"
"組織要查,我配合。"肖鋒望著趙科身后泛白的山霧,聲音輕得像落在雨絲里的羽毛,"但查的不該是我,該是那些怕查的人。"
趙科忽然想起昨夜收到的匿名郵件。
附件里是柳河村近三年的測繪圖對比,新圖上被修改的等高線邊緣,還留著鉛筆橡皮反復擦拭的毛邊。
他低頭再看承諾書,墨跡里浸著股靜水流深的狠勁——這不是認慫,是把刀遞到核查組手里,逼藏在幕后的人先亮底牌。
"跟我來。"肖鋒轉身往院內走,雨絲順著他發梢滴在后頸,"我要宣布件事。"
村委會大院內,三十多號村民已經圍在公告欄前。
小陳抱著一摞牛皮紙文件夾站在石桌旁,指尖無意識摩挲著文件夾上的"陽光指數評估表"燙金字樣——
這是她和肖鋒、周先生熬了三個通宵,把財務透明度拆成村級賬戶流水、把決策參與感量化成村民代表會議出勤率,整整十二項指標,每項都標著紅筆批注的修改意見。
肖鋒站上石凳時,雨停了。
他望著臺下圍得密不透風的村民,有扛著鋤頭的老楊頭,有抱著孫子的王阿婆,還有幾個舉著手機錄像的年輕人——老段走前說的"全民見證",此刻正變成眼前鮮活的人潮。
"從今天起,所有對柳河村有質疑的人,都可以自由進村走訪。"肖鋒的聲音不大,卻像塊石子投進靜潭,激起層層漣漪,"每戶發一本《陽光指數評估表》,編號唯一。
你們跟著監督小組走,看賬本、查地畝、問政策,最后在這十二項指標上打分。
分數明天公示,貼在公告欄最顯眼的位置。"
小陳翻開文件夾,第一頁評估表的邊角還帶著打印機的溫熱。
她抬頭時,正撞進肖鋒的目光——那目光里有團火,燒得她耳尖發燙。
三天前在村部辦公室,肖鋒指著電腦屏幕說"真正的清白,要經得起千人看、萬人評"時,也是這樣的眼神。
臺下忽然響起抽噎聲。
是李嬸,她擠到最前面,袖口還沾著灶臺上的面漬:"肖書記,我家那兩畝地流轉的事......"
"李嬸,您想說就說。"肖鋒從石凳上跳下來,站到她跟前。
李嬸的眼淚"啪嗒"砸在評估表上:"他們逼我簽字說被強迫流轉......可那申請表是我求著小陳幫我填的,我兒子在城里住院,急需錢,流轉土地每畝多補三百塊,這是救命錢??!"
她突然拔高聲音,"他們給我塞紅包讓我撒謊,說肖書記是騙子,可我摸著良心說——"
"媽!"人群里擠進來個穿律師袍的年輕人,舉著手機的手在發抖,"這是您前天夜里偷偷錄的。"
手機里傳出刺啦刺啦的電流聲,接著是個粗啞的男聲:"簽了這張紙,給你三千塊。
就說肖鋒帶人逼你流轉土地,明白不?"
"我不......"李嬸的聲音帶著哭腔。
"不簽?你兒子的醫藥費湊齊了?"
錄音戛然而止。
年輕人把手機舉得更高:"這是縣國土局老魏的聲音,我調了通話記錄對過號碼!"
臺下炸開鍋。
王阿婆的拐杖重重敲在地上:"我就說嘛,上次老魏來我家,塞給我家老頭子兩條煙,讓他說沒見過修路的錢!"
"還有我家!"
"我家也有!"
此起彼伏的聲音像潮水,漫過整個院落。
肖鋒望著李嬸顫抖的肩膀,忽然想起三天前阿坤跪在泥水里說"閨女想當護士"時的模樣——群眾不是棋子,是被按在棋盤上的人。
當他們自己掀翻棋盤,比任何證據都鋒利。
老魏是在深夜兩點敲開刀哥家門的。
他額角滲著汗,手里攥著個金屬U盤,指縫里還沾著撕碎的通訊錄紙片:"得把備份銷毀,不然......"
刀哥靠在藤椅上,臺燈在他臉上投下半片陰影。
他盯著老魏發紅的眼尾,突然笑了:"你輸了。"
"你說什么?"老魏的手猛地抖起來。
"不是輸給肖鋒,是輸給你自己。"刀哥起身時,皮靴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響,"你不敢讓評估表見光,不敢讓村民說話,你怕的不是查,是他們說的和你編的不一樣。"他從老魏手里抽走U盤,"這東西,我替你處理。"
"刀哥!"老魏撲過去,卻撞了空。
刀哥的背影消失在門口時,風卷著落葉灌進來,吹得茶幾上的紙片亂飛——那是老魏剛寫了一半的"青藤會"成員名單。
次日清晨,核查組辦公室的門被敲響。
老魏的心腹王某縮著脖子站在門口,手里攥著個牛皮紙袋:"我要坦白......"他的聲音帶著哭腔,"偽造的測繪圖模板在我電腦里,簽字筆跡樣本是找縣一中的美術老師摹的,還有......"
核查結束那天,村委會門口排了上百米的人。
李嬸往肖鋒兜里塞了把煮花生,王阿婆硬往他手里塞了雙納好的千層底:"肖書記,你留下吧!"
趙科拎著公文包上車前,突然轉身鞠了個躬。
他的西裝后襟沾著草屑,是方才被村民拽著胳膊問政策時蹭上的:"你贏了。"
"我沒贏。"肖鋒望著人群里舉著評估表蹦跳的孩子們,晨光照在他們臉上,"是規則贏了。"
回到辦公室時,筆記本攤在桌上。
肖鋒蘸了蘸鋼筆水,筆尖在紙頁上落下新的標題:"破局靠智,固局靠制。"
手機在這時震動。
尾號7371的短信跳出來:"你困住的不是人,是舊規矩。"
肖鋒沒回。
他打開抽屜,最底層躺著個匿名快遞。
牛皮紙封套邊緣有些破損,露出里面泛黃的賬冊頁腳。
扉頁上的字跡被茶水洇過,卻仍能看清"青藤七子"四個大字。
最后一頁的名字他見過——在蘇綰整理的父親舊案資料里,那是個讓她深夜對著窗外發呆的名字。
窗外的風突然大了。
肖鋒合上抽屜時,聽見遠處傳來汽車鳴笛。
他望著窗臺上那盆村民送的野菊,花骨朵正頂著晨露緩緩舒展。
今天的陽光,比以往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