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銘三人和車夫約好時辰地點,又去市集上逛了一圈,雜七雜八買了不少東西,諸如裝菜的器皿、儲冰的冰鑒、用于打包的荷葉之類,共花費800余文,喚一個挑夫挑至吳記川飯。
回廚房歇口氣,吃幾塊冰鎮西瓜,著手準備晚上的菜料。
謝清歡見師父仍按盒飯的形式備料,奇道:“師父,不是說不賣盒飯了么?”
“是不賣之前那種盒飯了,咱們改賣套餐。”
套餐和盒飯形式上是一樣的,都是由商家提供多個菜品給食客自行挑選搭配,只不過,套餐通常做得更精致些。
以前那種盒飯太糙了,肉量少味道也平平,賣倒是好賣,便宜嘛,可吳記川飯人手有限,不能既要低端市場,又想做太學生的生意,必須做出取舍。
是時候進行全面升級了!
多的不說,起碼提升至快餐店的水準,價格嘛,由原來的一葷一素十文每份漲至二十五文每份。
對日收百文的小老百姓來說,貴是肯定的,但也不至于吃不起。
對家境普通的太學生來說,這個定價正合適,而且性價比很高,既能吃飽又能吃好。
至于富家子弟,套餐什么的不是給他們準備的,來了直接點單鍋小炒便是。
當然,套餐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提前做好,能夠有效分擔現炒的壓力,以免再像中午那樣手忙腳亂。
備料的同時把豬尾和鳳爪也鹵上,謝清歡疑惑:明明有那么多可鹵的食材,為何偏要選肉少骨頭多的兩種。
吳銘笑道:“凈肉三兩口就吃完了,有什么勁?骨頭多則須慢慢啃,吃起來才香,才解饞。”
“哦。”
謝清歡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她會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這兩種食材和雜色下水一樣是給窮人吃的,她此前恐怕鮮少接觸。
事實上,放眼整個東京城,絕找不出第二家食肆會用如此珍貴的香料去鹵煮豬尾和雞爪。
宋人更不可能想到,一千年后,這兩種食材竟然賣得比肉更貴!
……
先生仍在傳道受業解惑,書齋里已經飄進絲絲縷縷的菜香。
當酉時的鐘聲敲響,眾學子蜂擁而出。
以往在國子監和太學舊邸,大家吃的是一樣的飯菜,沒得挑選,故而無須爭搶。如今由周遭食肆供膳,品類固然百花齊放,量卻有限,不搶不行。
外出用膳的學子同樣你追我趕,消息早就傳開了,吳記川飯只有六張桌子,想吃鹵菜和荔枝腰花的、想喝冰鎮涼茶的跑得一個賽一個快。
程顥和程頤也有意前往吳記川飯一探究竟,卻并未加入搶座的大軍。
二人決定先隨便吃點東西墊墊肚子,晚間再去吃個夜宵,如此一來,便可避免同他人爭搶。
據昨晚外出覓食的人所說,這家店亥時便打烊,所以得在亥時之前去。
計劃通.jpg
當同窗們用完飯歸來,談論起店家所推出的極具新意的套餐,只須二十五文便能吃到美味佳肴,還附贈一塊奇甜無比的冰鎮瓜果。
兄弟倆心里好奇得跟貓抓似的,一番天人交戰之后可算是忍住了。
一直捱到屋外響起一更的更聲,二人立刻擱筆起身。
在同一時刻起身卻不止他倆,還有劉幾。
“之道兄莫非也……”
片刻的沉默后,三人不約而同地吐出那四個字:“吳記川飯。”
語畢相顧笑了起來。
遂結伴往吳記川飯而去,路上免不了要攀談兩句,用客氣且過分謙虛的學霸口吻互道佩服。
盡管心底里誰也不服誰,口頭上到底是握手言和,自此止戰休兵,以后不再卷了,天天熬夜只會兩敗俱傷,不如約在夜半三更同時就寢。
三人雖然同在太學讀書,且同為名聲在外的后起之秀,但因分在不同的齋舍,此前只是互有耳聞,鮮少接觸,不料竟因一家食肆逐漸熟絡起來。
抵達吳記川飯時,果如二程所料,這時候來用不著爭搶,店里壓根沒人。
“三位相公里面請!”
李二郎熱情地迎三人入內。
“三位吃點什么?”
程顥不答反問:“聽聞你家有一種名為西瓜的冰鎮鮮果?”
李二郎歉然道:“西瓜已經售罄,且小店不單獨售賣鮮果,三位若想吃西瓜,明日可早些來點個套餐。”
“竟有這般規矩……”
劉幾以一個過來人的口吻說道:“這家店便是如此,鋪子不大,規矩不少。我昨日來連張凳子都沒得坐,掌柜的竟讓我蹲著吃,豈有此理!”
胡說!分明是那虬髯漢子讓你蹲著吃,與掌柜的何干?
李二郎在心里辯駁一句。
程顥打趣道:“之道兄何妨一試?說不定蹲著吃也如站著吃一般瀟灑。”
自是揶揄他今朝立在攤前暴飲暴食的舉止。
劉幾自覺理虧,岔開話說:“既無冰鎮西瓜,那便來冰鎮涼茶吧。你家可有能解饞但不見飽的吃食?”
“有的!”
李二郎趁機推薦香鹵豬尾和香鹵鳳爪。
“這……”
把這倆東西放鹵字后面,三人總覺得有種說不出來的怪異感。
“先是以雜色下水煮粥,如今又鹵上豬尾和雞爪了,你家掌柜做菜真教人意想不到。”
李二郎不無得意地說:“將賤料化作珍饈,這正是吳掌柜的本事!”
劉幾是吃過及第粥的,他深知李二郎所言不虛,當即拍板道:“那便各來一份!”
李二郎進后廚報菜時,師徒倆剛忙完川味飯館的晚高峰。
“誰啊?又是太學生?”
李二郎點頭稱是:“其中一人昨日來吃過粥,沒找著空凳站著吃粥那個。”
吳銘恍然:“劉幾啊。你倒涼茶吧,鹵菜待會我給他端出去。”
他以為是昨晚打烊時碰到的那三個人,端著菜往外走時,卻聽見劉幾一口一個“伯淳”、“正叔”。
這顯然是二程的表字。
說實話,今天接待了數十個太學生,真沒幾個認識的,絕大多數人莫說青史留名,可能連進士都沒考上。
終于來了兩個大咖。
說起來,這屆科舉兄弟黨真多啊,前有二蘇、二林,現在又來了二程,之后還有四曾,都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誰能想到最后被一對叔侄給鎮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