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城門!快開城門!”
“主子爺有急事出關!耽誤了大事,你們擔待得起嗎?!”
“識相的趕緊開門!”
為首的朱壽更是焦躁,他仰著頭,對著城樓上影影綽綽的守軍身影,壓著嗓子,聲音里帶著明顯的不耐煩和強硬的命令口吻:“上面的人聽著!本公要出關!速速開門!誤了軍情,唯你們是問!”
他甚至等不及回應,伸手用力推了推那紋絲不動的厚重城門,發出沉悶的“哐哐”聲。
洪武十三年奉天殿內,死一般的寂靜瞬間被打破。
“噗——!”不知是哪位勛貴沒忍住,一口茶水噴了出來,隨即死死捂住嘴,嗆咳得滿臉通紅。
“他……他……”太子朱標指著天幕,手指都在哆嗦,話都說不利索了,滿臉的難以置信。
燕王朱棣眉頭擰成了疙瘩,眼神銳利如刀,死死盯著那十幾個太監的身影,仿佛想從他們身上看出朵花來。
而龍椅之上的朱元璋,更是如同被一道無形的驚雷劈中!他“騰”地一下從龍椅上彈了起來,身體前傾,眼珠子瞪得幾乎要脫眶而出,指著天幕的手指因為極度的震驚和荒謬感而劇烈顫抖:
“就……就帶這十幾個沒卵子的閹人?!他……他要去大同打仗?!他當打仗是逛窯子嗎?!他的大軍呢?!他校場上那成千上萬的虎狼之師呢?!都死絕了嗎?!”
老朱的聲音因為激動和不可理喻而變得尖利刺耳,充滿了被愚弄般的狂怒。這畫面帶來的沖擊,甚至比看到朱祁鎮被俘更讓他覺得匪夷所思,荒誕絕倫!
城下,朱壽的叫門聲越來越高,也越來越焦躁。他顯然沒料到會被如此干脆地拒之門外。就在他即將暴跳如雷之時,城頭上終于有了動靜。
然而,露面的并非頂盔貫甲、手握兵符的守關大將,甚至不是普通的校尉兵卒。一個身著深色太監服飾、身形微胖的中年太監,連滾帶爬地撲到了城垛邊。
他根本沒敢直起身子,就那么直接“噗通”一聲,重重跪倒在冰冷的城磚上,對著城下那個渺小的身影,扯開嗓子哭喊起來,聲音凄惶尖利,穿透了清晨的薄霧,清晰地傳入天幕內外:
“主子爺!主子爺喲!我的好主子爺!”那太監的聲音帶著哭腔,充滿了絕望般的哀求,他一邊喊,一邊“砰砰砰”地用力磕著頭,額頭撞擊城磚的聲音清晰可聞,“奴才張忠給您磕頭了!求求您了主子爺!饒了奴才這條賤命吧!”
他抬起磕得通紅的額頭,涕淚橫流,對著城下聲嘶力竭地哭訴:
“主子爺!您金尊玉貴,萬乘之軀!這關外是什么地方?那是虎狼窩啊!刀槍不長眼,韃子兇殘成性!奴才就是有十個膽子,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放您出去啊!”
“您要是……您要是蹭破點油皮兒,奴才……奴才就是有九族也不夠填的啊!主子爺!您行行好!體諒體諒奴才的難處,回去吧!求求您了!奴才給您磕頭了!磕頭了!”
說著又是“砰砰砰”幾個響頭,那架勢,仿佛朱壽再逼他,他就要當場磕死在這城頭。
城下的朱壽顯然沒料到會是這么個局面。他看著城頭上那個哭得撕心裂肺、磕頭如搗蒜的太監,聽著那一聲聲錐心刺骨的“主子爺”和“九族”,原本熊熊燃燒的怒火像是被一盆冰水當頭澆下,噎在了喉嚨里。
他氣得臉色鐵青,指著城頭的手指都在哆嗦,胸膛劇烈起伏,卻一句話也罵不出來。對方字字句句都是為了他的“安危”,這讓他滿腔的怒火無處發泄,憋屈到了極點。
最終,朱壽只能狠狠一跺腳,發出一聲不甘到了極致的怒吼,猛地一甩斗篷,調轉馬頭。
那十幾個太監如蒙大赦,連忙屁滾尿流地跟上。一行人如同斗敗的公雞,在晨曦微光中,沿著來路,悻悻然地、灰溜溜地離開了這座將他們拒之門外的雄關。
只留下城頭上那個名叫張忠的太監,依舊跪在那里,肩膀一聳一聳,發出壓抑不住的啜泣聲。
奉天殿內,朱元璋看著朱壽那憋屈離去的背影,又看看城頭那個跪地不起、仿佛劫后余生的太監,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卻最終化為一聲極其復雜、充滿了荒謬感和更深疑慮的:“操……”
他重重地跌坐回龍椅,只覺得眼前這一幕,比他打過的任何一場仗都要讓他看不懂,也更加地……心驚肉跳。
看到朱壽被阻,沒能出關,奉天殿內,一個站在勛貴隊列靠后的侯爵下意識地松了口氣,抹了抹額角不存在的冷汗,低聲嘀咕道:“呼……還好,還好。這守關的太監總算還知道輕重,沒聽這瘋子胡鬧。看來這什么鎮國公,在下面人眼里也不是說一不二嘛,還沒到人人都信服、聽他號令的地步……”
他這話帶著點慶幸,也帶著點對朱壽不自量力的嘲弄。然而,他話音未落,旁邊那個一直緊盯著天幕、須發皆白的禮部侍郎猛地轉過頭,一張臉氣得通紅,指著那勛貴的鼻子,竟全然不顧朝堂禮儀,破口大罵:
“蠢材!你懂個屁!”
這聲怒罵如同驚雷,瞬間吸引了殿內所有人的目光。那禮部侍郎氣得胡子都在抖,聲音因激動而尖銳:
“睜大你的眼睛看清楚!那個太監是‘不聽’他嗎?他是‘不敢’放他出去!他是寧肯事后被朱壽這個主子活活打死,也不敢開城門讓他去冒險!為什么?因為他是真把朱壽當成了自己的主子!是打心眼里效忠他、護著他!怕他出事!”
禮部侍郎唾沫橫飛,越說越激動,手指幾乎要點到天幕上那跪地磕頭的太監臉上:
“你再想想!校場上那些喊打喊殺、恨不得為他赴死的邊軍呢?為什么沒跟出來?為什么沒護著他闖關?因為他們也怕!怕他出關有個閃失!怕他重蹈英宗的覆轍!”
“這說明什么?說明整個朝廷,從那些驕兵悍將到這些內侍閹豎,都心知肚明!他們表面上喊他‘鎮國公’、‘大將軍’,可骨子里,早就把他當成了‘皇帝’!當成了真正的九五至尊!他們是在護著自家的‘皇帝’,不讓他去涉險!”
“轟——!”
禮部侍郎這番如同連珠炮般、字字誅心的分析,如同在奉天殿內引爆了一顆無形的炸彈!將整個洪武十三年的時空徹底炸得一片死寂!
朱元璋僵立在龍椅前,臉上的血色瞬間褪盡,只剩下駭人的蒼白。
他死死盯著天幕上那個悻悻離去的朱壽背影,又看看城頭那個跪地不起的太監,再想想校場上那山呼海嘯的“萬歲”之聲……
禮部侍郎的話,像一把冰冷的錐子,狠狠鑿開了那層看似荒誕的表象,露出了底下那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
朱棣瞳孔劇震,背心瞬間被冷汗浸透。徐達、藍玉、耿炳文等一眾勛貴,無不是目瞪口呆,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的驚駭。
奉天殿內,落針可聞。只有天幕幽藍的光芒,無聲地映照著洪武君臣那一片煞白、寫滿了驚濤駭浪的臉龐。一個“鎮國公”的名號之下,隱藏的竟是如此驚天的秘密!這個朱壽……究竟是何方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