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的應(yīng)天府中秋,無論販夫走卒、販漿引車者流,抑或是高門大戶、公卿勛貴,此刻都如同被無形的線牽引著脖頸,目光死死釘在那片變幻莫測、散發(fā)著幽藍(lán)光芒的天幕之上。
整個城池籠罩在一種既亢奮又緊張的嗡嗡議論聲中,如同千萬只夏蟬齊鳴。
“動了!又動了!這次要講啥?”一個茶攤伙計指著天空,聲音因激動而發(fā)顫。
幽藍(lán)的光芒如水波般蕩漾退去,天幕中心,清晰、穩(wěn)定、帶著不容置疑權(quán)威感的金色大字緩緩浮現(xiàn),并非一閃而過的混亂畫面,而是工整如碑刻的文字解說:
【明宣宗朱瞻基崩于壯年,其子朱祁鎮(zhèn)年僅九歲,沖齡難繼大統(tǒng)】
【然,明宣宗之父——明仁宗朱高熾,膝下共育有十子七女!正值壯年.......】
“十子七女?!”這行字甫一出現(xiàn),應(yīng)天府各處便響起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
那個在天幕零碎畫面中總是顯得步履蹣跚、氣喘吁吁的胖燕王世子朱高熾?他能有這么多孩子?這反差之大,讓所有人都懵了。
緊接著,天幕并未停頓,那令人頭皮發(fā)麻的詳細(xì)名錄,如同金水澆鑄般,一行行、清晰無比地呈現(xiàn)在所有人眼前:
明仁宗朱高熾子女名錄:
朱瞻基(明宣宗)洪武三十二年生,生母皇后張氏
朱瞻埈(鄭王)永樂二年出生,生母賢妃李氏
朱瞻墉(越王)永樂三年出生,生母皇后張氏
朱瞻垠(蘄王)永樂四年出生,生母賢妃李氏
朱瞻墡(襄王)永樂四年出生,生母皇后張氏
朱瞻堈(荊王)永樂四年出生,生母順妃張氏
朱瞻墺(淮王)永樂七年出生,生母賢妃李氏
朱瞻塏(滕王)永樂七年出生,生母貴妃郭氏
朱瞻垍(梁王)永樂九年出生,生母貴妃郭氏
朱瞻埏(衛(wèi)王)永樂十五年出生,生母貴妃郭氏
另有皇女七人........
當(dāng)那總計“十子七女”的龐大數(shù)字最終定格在天幕頂端時,整個應(yīng)天府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潭,“轟”地一聲,徹底沸騰了!
“十……十七個?!我的老天爺!”街角一個賣菜的老農(nóng)掰著布滿老繭的手指頭,數(shù)了一遍又一遍,驚得差點把扁擔(dān)扔了。
“這……這還是那個走幾步路都呼哧帶喘的胖太子嗎?”茶樓雅座里,一個自詡見多識廣的富商,手里的茶盞歪了,茶水潑了一身都渾然不覺,只顧著瞪圓了眼睛盯著天幕。
“乖乖隆地咚!”一個粗豪的軍漢猛拍大腿,“這胖子……是真能生啊!看著風(fēng)吹就倒,結(jié)果……嘖嘖嘖,人不可貌相!”
奉天殿前寬闊的廣場上,氣氛卻比市井更加凝重,仿佛連空氣都凍結(jié)了。
朱元璋、馬皇后、太子朱標(biāo)、魏國公徐達(dá),以及馮勝、耿炳文、王弼、瞿能等一眾開國勛貴,如同泥塑木雕般僵立。那份金光閃閃的名錄,每一個字都像重錘,狠狠砸在他們固有的認(rèn)知上。
死寂。
死一般的寂靜籠罩著這片象征著帝國最高權(quán)力的廣場。連風(fēng)聲似乎都消失了,只剩下粗重或壓抑的呼吸聲,以及眾人目光死死釘在天幕上那“十子七女”字跡時,心臟在胸腔里擂鼓般的咚咚聲。
朱元璋背著手,高大的身軀如同磐石般矗立。他那張飽經(jīng)風(fēng)霜、不怒自威的臉上,此刻罕見地褪去了平日的深沉與算計,只剩下一種近乎呆滯的錯愕。
他的目光在天幕那長長的名錄和張皇后的名字之間來回逡巡,仿佛在努力消化這完全顛覆他認(rèn)知的信息。
那個在零星天幕畫面里,總是步履蹣跚、面色發(fā)白、看著就像個短命相的胖孫子朱高熾……他,朱重八的四兒子的兒子……居然……生了十七個?!
這巨大的反差,荒謬得讓朱元璋一時失語。他下意識地抬手,用力地捻著自己花白的胡須,指關(guān)節(jié)因為用力而微微發(fā)白。
“十子……七女……”朱元璋的聲音終于打破了沉寂,帶著一種難以置信的沙啞,仿佛在咀嚼著這幾個字的重量。
他猛地轉(zhuǎn)過頭,目光如電,直直刺向身旁同樣處于巨大震驚中的徐達(dá)。這位開國第一功臣、他親家兼老伙計的臉上,也寫滿了愕然與茫然,嘴巴微張著,顯然也沒能從這個爆炸性消息里緩過神來。
“天德!”朱元璋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點急切求證的味道,“你聽聽!你那個胖外孫……他……他這身子骨……”
老朱一時竟找不到合適的詞,憋了半晌,才帶著一種極其復(fù)雜的語氣,半是驚嘆半是調(diào)侃地擠出后半句,“……看著風(fēng)吹就倒,結(jié)果……嘿!是真能生啊!這能耐……倒是有幾分像咱年輕時候那股子勁兒!”
朱元璋說著,嘴角竟不由自主地向上扯動了一下,那笑容里混雜著荒謬、驚奇,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屬于祖父的……得意?仿佛在說:瞧,不愧是我老朱家的種!胖點怎么了?該辦的大事一樣不落!
徐達(dá)被朱元璋這一聲“真能生”和“像咱年輕時候”的評價弄得哭笑不得,老臉也有些發(fā)燙。但內(nèi)心深處,一股屬于外祖父的、難以言喻的自豪感卻悄然升騰起來。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翻騰的心緒,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穩(wěn)些:“上位所言極是……高熾這孩子,這……這確實……出人意料。只是,”
他話鋒一轉(zhuǎn),帶著一絲真實的憂慮和困惑,“這天幕此前總說他體弱多病,步履艱難……這……這身子骨與這子嗣之盛,委實讓人……難以索解。”徐達(dá)捻著胡須,眉頭緊鎖,顯然這巨大的矛盾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但無論如何,想到自己的女兒徐妙云所出的嫡脈子孫如此繁盛,老徐家與皇室的紐帶將無比牢固,這份源自血脈延續(xù)的欣慰,終究壓過了疑慮,讓他的眼神深處也帶上了一絲暖意。
短暫的君臣對話仿佛點燃了引線,剛才被強行壓抑的驚嘆與議論瞬間爆發(fā)開來!
“哈哈哈!好!好一個‘真能生’!”馮勝那洪鐘般的嗓門第一個炸響,他猛地一拍大腿,身上的甲葉嘩啦作響,震得旁邊幾位文官一哆嗦。
他咧開大嘴,露出一口白牙,沖著天幕上“朱高熾”的名字豎起大拇指,那聲贊嘆簡直是從丹田里吼出來的:“厲害了我的胖子!胖歸胖,該辦的大事一點不含糊!這份能耐,老馮我服了!哈哈哈哈!”
“就是就是!”耿炳文的大嗓門緊跟著響起,毫不示弱,他撫掌大笑,聲震屋瓦,“走幾步路喘氣怎么了?人家世子爺該使勁的地方一點沒省力!十七個!乖乖!這份‘福氣’,這份‘根基’,扎實!太扎實了!這才是真本事!”他一邊說,一邊目光灼灼地掃過名錄上那些王爵封號,心思活絡(luò)起來。
王弼和瞿能也是忍俊不禁,跟著嘿嘿直樂,連連點頭附和。這反差實在太強烈,太具有戲劇性了!一個被天幕描繪得仿佛隨時要油盡燈枯的胖子,背后竟然悄無聲息地開枝散葉,弄出了一個龐大的親王集團(tuán)!這份“深藏不露”,足以讓這些刀頭舔血過來的老將們嘖嘖稱奇。
而馮勝和耿炳文在最初的狂笑之后,互相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精光閃爍的算計。他們這些出身草莽、如今位極人臣的老家伙,最擔(dān)心的就是家族富貴難以長久,子孫前程未卜。
“老耿,”馮勝湊近耿炳文,用胳膊肘捅了捅他,聲音壓得極低,只有兩人能聽見,臉上還帶著剛才大笑未褪的紅光,“你家那個……剛滿周歲的小孫女,粉雕玉琢的,看著就機(jī)靈,許了人家沒?”
耿炳文眼珠一轉(zhuǎn),立刻心領(lǐng)神會,同樣壓低聲音,帶著一絲興奮:“沒呢!正愁著!怎么,老馮你有想法?”
他朝天上努了努嘴,意指天幕,“這位未來的仁宗爺……看著就是個有‘福’的,身子骨……嘿嘿,經(jīng)得起折騰!女兒嫁過去,別的不說,至少不用愁生不出孩子!更不用擔(dān)心……”
他做了個極其隱晦的抹脖子動作,意指朱元璋定下的那殘酷的妃嬪殉葬制度,“……那事兒了!穩(wěn)當(dāng)!這才是真正的福窩窩!”
馮勝深以為然地點點頭,臉上露出“英雄所見略同”的笑容,兩人心照不宣地嘿嘿笑起來,仿佛看到了一條鋪滿錦繡、安穩(wěn)無比的康莊大道,正隨著天幕上那個胖子的名字徐徐展開。
只是,他們此時自然不知,未來那位生了三個兒子、武定侯郭英的孫女郭貴妃,最終也難逃那冰冷的命運。否則,他們一定會再給自己幾個大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