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肯定不能閉門造車,村里養豬的人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門秘籍,她還要多跟村里人學習才行。
除了自己探索,歲安還盯上了村西頭的孫老爹。
孫老爹是村里的孤寡老頭,年近七十,獨居一隅,每年卻總能養出全村最肥壯的豬。這日午后,歲安割了一籃嫩嫩的紫云英,來到孫老爹低矮的土坯房前。
林歲安挎著一籃子鮮嫩欲滴的紫云英,腳步輕快地朝著村西頭走去?;@子里這些可是她特意去那片向陽坡地割來的頭茬嫩尖,自家豬都沒舍得喂多少。
孫老爹那低矮的土坯房靜悄悄的,只有院里有節奏的“咔嚓、咔嚓”聲傳來。歲安探頭一瞧,只見孫老爹正坐在小馬扎上,佝僂著背,一下下地鍘著干稻草。
“孫爺爺!”歲安清亮亮地喊了一聲。 孫老爹抬起頭,見是她,笑出一臉深深的皺紋:“是歲安丫頭啊,又來看爺爺啦?喲,這紫云英真水靈!”
“我割多了,給您家黑大王嘗嘗鮮!”歲安把籃子放下,眼睛卻盯著孫老爹手里的鍘刀和旁邊木盆里泡著的碎草段。
“你家那四頭寶貝疙瘩夠吃嗎?盡往我這兒送。”孫老爹笑著搖搖頭,手下沒停。
“夠的夠的!它們吃得好著呢。”歲安湊近些,假裝好奇地問,“孫爺爺,您為什么非要把草鍘得這么碎呀?直接扔給豬啃不行嗎?”
“嘿,你這小丫頭,問得還挺細。”孫老爹放下鍘刀,“豬那嘴,笨著呢!不像牛,吃下去還能反芻。這干草硬邦邦的,不切碎了拿熱水泡軟了,它們吃了不消化,光糟踐東西。老話講啊,養豬沒巧,窩干食飽。這食啊,不光要喂飽,還得喂軟爛,才好消化長膘?!?/p>
歲安立刻在心里記下:“物理加工,提高適口性和消化率?!彼自趯O老爹的豬圈外,這圈舍和她家新蓋的截然不同,地面鋪著一層厚厚的干黃土和鍘短的草屑,顯得異常干燥整潔。那頭被稱為“黑大王”的肥豬正悠閑地在角落里用鼻子拱著土玩,看起來愜意得很。
最讓歲安感興趣的是,孫老爹在拌食的時候,偶爾會顫巍巍地走到墻角,從一個舊布袋里抓出一把干巴巴的草根或者看起來像曬干樹葉的東西,放在石臼里搗碎了,撒進豬食里攪拌均勻。
“孫爺爺,您這撒的是什么寶貝呀?”歲安睜大眼睛問。 孫老爹神秘地笑了笑,壓低聲音說:“這可是爺爺的秘方。這是五加皮,豬吃了開胃!那邊曬的是松針粉,等到天冷的時候拌一點,豬不愛鬧毛病。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土法子,靈著呢!”
歲安眼睛唰地亮了,這就是植物添加劑!促進健康!這和空間資料里說的原理完全對上了!
往后的日子,歲安往孫老爹這兒跑得更勤了。有時是“順路”割了一把鵝腸草,有時是“幫忙”鍘草墊圈,小嘴像抹了蜜一樣甜,慢慢地就從老人那里套出了許多寶貝訣竅。
她看著孫老爹抓起一把豬糞,捻一捻,聞一聞,就能嘟囔著:“嗯,食火有點重,明天得喂點清火的?!?/p>
她聽著孫老爹指著“黑大王”的毛皮說:“看這毛色,油光水滑的,說明肚子里有食,身上有膘。要是毛糙了,扎手了,那就是虧膘了?!?她還偷偷記下了好幾種孫老爹念叨的、能預防豬病的山間野草的名字和模樣。
一來二去,孫老爹也看出這丫頭不是一時興起。教得更認真了,林歲安也學得很認真。
等她蹦蹦跳跳地回家,一進自家院子,就見二哥正捏著鼻子,一臉嫌棄地快速清掃豬圈。
“妹,你可回來了!趕緊管管你家這四位祖宗,這味兒可真沖!”福安抱怨道。
歲安卻毫不在意,反而湊近剛清出來的豬糞,學著孫老爹的樣子,用小樹枝撥弄著仔細觀察起來。
“哎呀!你惡不惡心!”福安看得直咧嘴。
“二哥,你不懂?!睔q安頭也不抬,看得極其認真,“看這個,成型好,顏色也正,說明一號腸胃棒,吃得多拉得好。你再瞧這邊一點點,稍微有點軟,可能是二號前兩天吃多了點浮萍,水汽有點重,明天得給它調整一下?!?/p>
福安聽得目瞪口呆:“……你看坨屎還能看出這么多門道?”
“這叫觀察!”歲安站起身,拍拍手,又跑到食槽邊,檢查剩下的食渣,“嗯,紫云英和鵝腸草都吃光了,苦麻菜剩了不少,看來它們還是不愛吃帶苦味的?!?/p>
她自顧自地說著,掏出隨身攜帶的小冊子和炭筆,借著夕陽最后的光,飛快地記錄起來:“三月十七,晴。一號便佳;二號便稍軟,或與昨日多喂浮萍有關,明日減量。豬更喜紫云英、鵝腸草,厭苦麻菜?!?/p>
福安看著她那認真專注的側臉,搖搖頭,嘀咕道:“魔怔了,真是魔怔了……”卻也忍不住好奇,湊過去瞄她冊子上那些歪歪扭扭的畫和字,“你這畫的都是啥?鬼畫符似的?!?/p>
“這是豬草圖譜?!睔q安寶貝似的合上冊子,“說了你也不懂?!?/p>
晚上,油燈下。歲安將她的小冊子攤開在桌上,不僅畫了新的豬草,還在后面專門開辟了幾頁,寫上“孫氏古法錄”。她將今日所學一一記下:
鍘草泡軟:物理加工,提高適口性與消化率。
墊圈于爽:保持環境干燥,減少病原滋生,預防蹄病與皮膚病。
刺五加開胃:植物添加劑,促進食欲。
觀糞識健康:糞便形態、顏色、氣味是直觀的健康指標。
毛色鑒營養:皮毛光滑順溜代表營養充足。
寫著寫著,她忽然有一種奇妙的感覺,自己仿佛正在搭建一座小小的橋梁,把古法和現代知識融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