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參議后的第五日,顏惜夕站在翰林院值房的窗前,望著院中那株已經(jīng)開始凋謝的海棠,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鎏金腰牌。
整整五日,女帝再未召見。
值房外傳來腳步聲,惜夕迅速轉身,卻見是捧著茶水的雜役小廝,眼中的光彩又黯淡下去。
“大人,您的茶。“小廝恭敬地將茶盞放在案幾上,眼神卻閃爍不定。
惜夕敏銳地察覺到異樣:“今日翰林院可有要事?“
小廝支吾著:“回大人,聽說...聽說謝司言一早被召入宮中...“
話音未落,院外突然傳來整齊的腳步聲。惜夕心頭一跳,快步走到門前,只見一隊禁軍簇擁著一名紫袍女官大步而來。
“顏惜夕接旨!“
惜夕慌忙整理衣冠,跪伏在地。紫袍女官展開黃絹,聲音清冷: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翰林待詔顏惜夕,才學出眾,特授灤縣縣令,即日赴任。灤縣乃白玉城轄下要地,望卿勤政愛民,不負朕望。欽此。“
惜夕猛地抬頭,難以置信地望著圣旨。灤縣?那是哪里?
“顏縣令,接旨吧。“紫袍女官將圣旨遞到她面前,眼中閃過一絲憐憫。
惜夕機械地接過圣旨,喉嚨發(fā)緊:“下官斗膽,敢問灤縣在...“
“京師往北三百里,白河之畔。“女官淡淡道,“顏縣令年輕有為,陛下對您寄予厚望。“
惜夕聽出了弦外之音——這是明升暗降。翰林待詔雖只是從七品,卻是天子近臣;縣令雖是正七品,卻是外放地方。更何況,她從未聽說過什么灤縣。
女官遞上一份輿圖:“這是灤縣地理圖冊,陛下親賜。“又壓低聲音,“臨行前,謝司言托我?guī)Ь湓挕?#39;紙上得來終覺淺'。“
惜夕心頭一震,頓時明白了女帝的用意。她的那些改革方略太過超前,女帝需要驗證她是否有真才實學,而非只會紙上談兵。
“下官...領旨謝恩。“
待眾人退去,惜夕頹然坐在椅子上,展開那份輿圖。灤縣地處白河下游,三面環(huán)山,一面鄰水,地形圖上標注著“貧瘠““多澇“等字樣。她突然想起在現(xiàn)代看過的一個詞——“國家級貧困縣“。
“系統(tǒng)這是給我另開了一條線啊...“惜夕苦笑自語。她終于意識到,自己作為穿越者,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原著的劇情軌道。書中從未提及的灤縣,將成為她證明自己的舞臺。
惜夕收拾行裝時,翰林院同僚們或明或暗地投來幸災樂禍的目光。只有一位年邁的老翰林悄悄塞給她一卷竹簡。
“老夫三十年前曾路過灤縣,“老翰林聲音沙啞,“那里有三害——水患、匪患、吏患。顏縣令...保重。“
次日清晨,一輛簡陋的馬車停在顏府門前。惜夕只帶了兩個女帝賜下的侍女和一名老仆,輕裝簡從。她最后看了一眼自己住了不到十天的宅院,毅然登車。
“大人,咱們真的要去那么遠的地方嗎?“侍女青柳紅著眼睛問道。
惜夕笑了笑,從袖中取出那份圣旨又看了一遍:“陛下的考驗,我豈能退縮?“
馬車緩緩駛出城門時,惜夕掀開車簾回望。巍峨的宮墻在朝陽中泛著金光,那是她短暫停留的權力中心。而現(xiàn)在,她將踏上一條未知的路。
“大人,前面就是官道岔口了。“車夫提醒道,“往北走是灤縣,往南可通江南。“
惜夕明白車夫的暗示——她還有機會托病請辭,或者干脆一走了之。但腦海中浮現(xiàn)出女帝珠旒后那雙深不可測的眼睛,和謝司言意味深長的話語。
“往北。“她堅定地說。
馬車駛上向北的官道,路面漸漸崎嶇。惜夕取出老翰林給的竹簡細讀,眉頭越皺越緊。據(jù)記載,灤縣土地貧瘠,十年九澇,百姓多以捕魚和采石為生。更可怕的是,當?shù)伛憷襞c豪強勾結,前任縣令甚至被逼得投河自盡。
“看來是個爛攤子...“惜夕喃喃道。但她并不畏懼,反而感到一種久違的興奮。在現(xiàn)代,她曾讓三家瀕臨破產(chǎn)的企業(yè)起死回生;在古代,她同樣能讓一個貧困縣煥發(fā)生機。
馬車突然劇烈顛簸了一下,惜夕的頭撞在車壁上。青柳驚呼一聲,連忙查看她的額角。
“沒事。“惜夕擺擺手,掀開車簾向外望去。
道路兩旁開始出現(xiàn)零星的農(nóng)田,但莊稼稀疏枯黃,田埂殘破不堪。遠處幾個衣衫襤褸的農(nóng)夫跪在田間,對著干裂的土地叩拜,顯然是在祈雨。
“這里離灤縣還有多遠?“惜夕問道。
“回大人,已入灤縣地界了。“車夫回答,“再有一個時辰就能到縣城。“
惜夕心頭一沉。剛入縣境就看到如此景象,縣城情況只怕更糟。她忽然注意到路邊立著一塊殘破的石碑,上面模糊刻著“白河治水功德碑“幾個字,但碑文已被苔蘚覆蓋。
“停車。“惜夕跳下馬車,走近石碑查看。她撥開厚厚的苔蘚,隱約辨認出“開元十二年““筑堤““良田“等字樣。
“開元...“惜夕思索著,這是女帝蕭清璃的年號,十二年前正是她登基之初。看來灤縣并非一直如此貧困,曾經(jīng)有過治水工程。
“大人,這碑有什么問題嗎?“青柳好奇地問。
惜夕拍了拍手上的苔蘚:“問題大了。十二年前能治水造良田,為何如今又成這般模樣?“
她回到馬車上,心中已有計較。水患恐怕不是天災,而是**。女帝給她的考驗,遠比想象中復雜。
馬車繼續(xù)前行,路況越來越差。遠處隱約可見城墻輪廓時,前方突然傳來喧嘩聲。
“讓開!官道也敢擋!“一聲厲喝伴隨著鞭響傳來。
惜夕掀開車簾,只見一隊鮮衣怒馬的騎士正在驅(qū)趕路邊的百姓。為首的是個錦衣少年,手中馬鞭毫不留情地抽向一個躲閃不及的老婦人。
“住手!“惜夕厲聲喝道。
那少年聞聲勒馬,轉頭望來。看到惜夕的馬車和裝束,他輕蔑地笑了:“哪來的小官,也敢管本少爺?shù)氖拢俊?/p>
惜夕沉著臉下車:“本官乃新任灤縣縣令顏惜夕。你是何人,敢在官道行兇?“
少年聞言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原來是那個瘋婦縣令!“他轉頭對同伴道,“聽說她在京城胡言亂語,被貶到咱們這窮鄉(xiāng)僻壤來了!“
惜夕面不改色:“報上名來。“
少年傲然揚鞭:“白河塢,白家三少白景琦。顏縣令,記住了,在灤縣,有些人是不能惹的。“說完,他一夾馬腹,帶著眾人揚長而去,濺起的泥水潑了惜夕一身。
“大人!“青柳急忙拿帕子給她擦拭。
惜夕擺擺手,目光深沉地望著遠去的馬隊。白河塢白家——老翰林竹簡中提到的灤縣三害之一“吏患“的背后勢力。
“走吧。“惜夕回到馬車上,“進城。“
當灤縣破敗的城墻終于映入眼簾時,惜夕深吸一口氣,握緊了腰間的鎏金腰牌。這里沒有明倫堂的珠旒鳳座,沒有太極殿的唇槍舌劍,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系統(tǒng),既然你給我開了新劇情,“惜夕在心中默念,“那我就讓你看看,現(xiàn)代女性在古代能做到什么程度。“
馬車緩緩駛入灤縣城門,守門的差役懶洋洋地看了一眼通關文書,連基本的禮節(jié)都沒有。惜夕注意到城門處的磚石松動,城墻上的垛口殘破不堪,顯然年久失修。
遠處,縣衙的輪廓隱約可見。惜夕挺直腰背,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她都將一一踏過。
因為她是顏惜夕——從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的金融精英,女尊王朝的破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