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過去。
五一當天下午,陳良乘坐T15次列車前往羊城,坐了三十多個小時,在第二天深夜,抵達羊城。
第三天開始驗貨工作,確定所有設備都如錢前進說的那般后,陳良才代表公司簽了合同。
王盛這邊把貨款打給了對方在京城的辦事處賬戶,節省了異地電匯的時間,讓陳良等人和設備在今天就坐上了返回京城的車次。
雖然路上偶有風波,但在保衛科干事手持真理的護衛下,還算平穩。
……
一九九六年五月五日,星期日,農歷三月十八。
黃歷上寫著:宜嫁娶、納采、訂盟、齋醮、開光、祭祀、祈福、求嗣。
天還沒亮透,北影廠生活區卻早已醒了大半。
盛影傳媒辦公室門口,三輛擦洗得干干凈凈的金杯面包車已然發動,低沉轟鳴著,車頭上還扎了朵俗氣又喜慶的大紅花。
兩輛車運人,一輛車拉設備。
王盛站在車邊,最后一遍清點人員和裝備。
“新郎組跟我車。攝影師周偉,燈光大劉,三名學徒,負責扛反光板、遞東西等?!?/p>
“新娘組,猴子帶隊。攝影師梁威,燈光小兵,三名學徒。到了女方家,一切聽猴子指揮,穩字當頭,多抓拍情緒和細節。許靈你跟新娘組,直接去新娘家,負責指導婚慶公司派的化妝師,一定要拿出電影化妝師的檔次,明白嗎?”
這是免費贈給陳女士的額外服務。
“明白!”
許靈應聲道。
王盛:“好,所有人再次檢查設備,確保Betacam SP電池滿電,備用帶夠數,腳架云臺鎖緊!
今天是咱們‘盛影’開門第一炮,更是‘金禧典藏’頭一單!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出了岔子,別說對不起我那五萬塊借款,更對不起全廠老少爺們投的那兩百萬!聽明白沒有?”
“明白!”十來個眼神里既有緊張,更有壓不住的興奮和躍躍欲試的年輕人,穿著統一訂制的、印著不明顯“盛影傳媒”小logo的紅色馬甲,齊聲應道。
“好!出發!”
王盛一揮手,眾人迅速而有條不紊地登車。
車隊駛出北影廠,融入帝都清晨漸漸蘇醒的車流。
王盛坐在頭車副駕,看著窗外飛速掠過的街景。
四九城的五月,槐花初綻,空氣里帶著一絲甜膩的暖意。
……
車隊先抵達位于海定區的新郎家里。
小區門口,陳女士和她丈夫早已等候在此,見到掛著北影廠出入證、顯得“正規軍”氣派十足的車隊,頓時松了口氣,臉上笑開了花,趕忙迎上來。
“王總!你們可來了!快請進快請進!”
“陳阿姨,恭喜恭喜!咱們按計劃來,時間充裕,別急?!蓖跏⑿χ帐?,示意團隊開始干活。
周偉扛著攝像機直撲樓上,尋找最佳機位,開始拍攝新郎做準備的花絮。
大劉則帶著幾名學徒,做布光等雜活,狹窄的樓道和客廳瞬間被專業燈光打亮,有了幾分片場的感覺。
……
另一邊,新娘組也順利抵達了位于西城的新娘家。
過程幾乎類似。
猴子帶隊,廣播級Betacam SP攝像機一亮相,專業的燈光一打,立刻鎮住了場子。
新娘家的親戚朋友圍觀的不少,竊竊私語。
“嚯!這拍錄像的架勢可真不一樣!”
“那機器,我在電視里見過,拍新聞用的!”
“聽說花了小一萬呢!能不專業嗎?”
“娟娟婆家真是有錢?!?/p>
“……”
陳女士給親家打了個電話,說明許靈是專門給影星化妝的師傅后,新娘原本的化妝師,直接成了給許靈打下手的,幫忙給其余幾位伴娘化妝。
嚴格意義上來講,伴娘其實是舶來品,是在近代由西方習俗與中國傳統“喜娘”角色融合后形成的。
趕時髦、要洋氣,伴郎、伴娘這種舶來品,在改革開放后,尤其在進入90年代后,變得日益普及和規范化。
……
吉時到,接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出發。
王盛帶著新郎組全程跟拍。
車隊、堵門、塞紅包、找鞋、念保證書……
隨著兩隊人馬匯合,場面更加熱鬧。
雙機位的優勢徹底發揮出來,主機位抓全景和流程,輔機位游走捕捉細節和情感瞬間。
……
陳女士兒子的婚禮,設在一家老字號飯店的大廳。
當迎親車隊抵達飯店時,王盛敏銳地察覺到不對勁。
飯店門口,除了喜慶的拱門和迎賓的紫房子工作人員,還多了不少扛著攝像機、拿著照相機、掛著記者證的人,三五成群,低聲交談,目光不斷掃視著到來的車隊和人員。
“我操!怎么這么多記者?”坐在第二輛車上的猴子忍不住在對講機里低呼一聲。
王盛拿起對講機,語氣平靜:“意料之中。都穩住,該干嘛干嘛,把他們當空氣。拍好咱們自己的,這才是正事。記住,咱們越專業,越淡定,他們能寫的正面內容才越多。”
昨天,《京城晚報》的周六刊,又追蹤報道了一下全國第一樁‘天價婚禮’在今日舉行的消息。
瞬時間,又吸引了全京城的吃瓜群眾圍觀,業內同仁更是早早就打聽到了婚禮舉辦地點,來這貓著。
此刻,這群人里不僅有京城本地的記者,還有其他各城市報社派駐在京城的記者來湊全國第一樁‘天價婚禮’的熱鬧。
總之,《京城晚報》已經把噱頭拉滿了,抬升到了全國的層次。
為了維持高端業務的逼格,應對紙媒引流的沖擊,王盛昨天做了緊急修改,嚴格規定了訂購次數,‘金禧典藏’每月限量16單、‘鉑金映像’每月限量8單、‘私人訂制’每月限量3單,訂完即止。
從車上下來的陳女士,看到門口的記者團,也被嚇了一跳,她就稍稍宣傳了一下,怎么來這么記者。
但下一秒,她臉上忍不住露出了激動和自豪的神色。
尤其是一位相熟的老姐妹拉著她驚呼:“哎喲我的老陳!你家強子結個婚,怎么還把電視臺和報紙都招來了?這得多大面子??!”
陳女士強壓著得意,故作淡定地擺擺手:“嗨!沒什么沒什么,就是之前訂的那個婚慶電影,人家報社的同志覺得新鮮,過來看看……”
揚起的嘴角,卻怎么都壓不住。
……
婚禮儀式正式開始。
大廳內燈光暗下,追光燈打在門口。
新郎新娘攜手步入禮堂。
王盛打了個手勢,周偉和梁威立刻操控攝像機跟上。
一臺抓全景,一臺推特寫,穩穩地將新人幸福、緊張、期待的細微表情全部收錄。
專業的燈光加持下,畫面質感遠超普通婚慶錄像的灰暗和平淡,顯得明亮、通透,充滿了電影感。
臺下,各路媒體的鏡頭也對準了臺上,閃光燈亮成一片。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么重要活動現場。
主桌旁,陳女士看著臺上光彩照人的兒子兒媳,看著周圍親朋好友羨慕、驚嘆的眼神,看著那些不斷閃爍的媒體鏡頭,虛榮心瞬間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值了!
之前那九千九百九十九花出去時的心疼和猶豫,此刻早已煙消云散,只剩下滿滿的“值了!太值了!”的暗爽。
司儀在臺上賣力地主持著,流程一項項進行。
臺下,王盛通過對講機,調度著兩個機位,捕捉著交換戒指、敬茶、父母發言等每一個重要環節。
他還特意讓輔機悄悄掃過臺下那些媒體記者和賓客們專注、羨慕的表情——這些都是極好的素材,將來無論是給客戶看,還是自己宣傳,都極具說服力。
婚禮儀式順利結束,酒宴開始。
王盛這才稍稍松了口氣,安排團隊成員輪流吃飯、休息、檢查設備電量素材。
幾個相熟的媒體記者湊了過來,遞上名片。
“王總是吧?我們是《京城青年報》的,對您這個婚慶電影業務特別感興趣,方便簡單聊幾句嗎?”
“王總,我們是京城電視臺《百姓生活》欄目的,想約個專訪……”
“王總……”
王盛一一接過名片,簡單回應:“感謝各位媒體朋友今天能來捧場,今天是客戶的大喜日子,我們的職責是服務好客戶。采訪的事情,咱們后續再約時間詳細聊,一定配合大家的工作。”
……
婚宴的喧囂漸漸沉淀為杯盤狼藉,賓客們帶著酒足飯飽的滿意和談資陸續散去。
飯店服務員開始熟練地收拾桌椅,空氣中混合著殘羹冷炙的味道和淡淡的煙酒氣。
但對王盛和他的團隊而言,工作遠未結束。
……
一行人返回新房。
王盛團隊搶先一步下車,周偉和梁威立刻尋找最佳機位。
一個守在樓門口,準備抓拍新人下車的鏡頭;另一個則快速上樓,在新房門口架設好機器,準備拍攝新人入洞房的瞬間。
燈光組也迅速行動,在光線可能不足的樓道和新房內提前布置好便攜式采訪燈,確保任何角落都能被柔和而清晰的光線覆蓋。
當強子抱著娟娟,在一片親友的哄笑和祝福聲中走下婚車,沖過寥寥無幾的彩帶攔截,跑進單元門時,周偉的鏡頭穩穩地追蹤著他們。
進入新房,更是重頭戲。
按照習俗,新房早已被布置得喜慶而溫馨,床上撒滿了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寓意“早生貴子”。
年輕的親友們開始鬧騰起來,各種無傷大雅的小游戲輪番上陣:咬蘋果、吃香蕉、說情話、吻夠多少秒……
笑聲、起哄聲幾乎要掀翻屋頂。
老實講,城巴佬們玩的還是偏保守了。
王盛默默看著,通過對講機調度著:
“主機位,跟緊新人,表情特寫不能少。”
“輔機位,游走抓拍親友反應,尤其是笑得夸張的,都是好素材?!?/p>
“燈光,注意角度,別直射人眼,營造氛圍光。”
兩個專業的攝像師如同戰場上的老兵,在擁擠、嘈雜的環境中穩如泰山,鏡頭始終鎖定著焦點,將那些歡樂、甜蜜、略帶尷尬卻又無比真實的瞬間一一捕獲。
Betacam SP的高畫質和專業燈光的好處此刻盡顯無疑。
無論是新人臉上細微的紅暈和汗珠,還是親友們搞怪夸張的表情,甚至床上那些寓意吉祥的干果的特寫,都清晰、生動、色彩飽滿,充滿了生活氣息和電影般的質感。
鬧洞房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氣氛熱烈而歡快。
……
送走大部分親友后,新房內終于漸漸安靜下來。
王盛讓團隊成員開始收拾設備,做最后清點。
他則走到強子和娟娟面前,遞上兩份包裝精美的禮品盒:“蘇先生,馬女士,再次恭喜二位。
這是我們‘盛影傳媒’的一點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祝二位永結同心,白頭偕老?!?/p>
禮品盒里是兩尊小巧的水晶擺件,刻著新人的名字和婚禮日期,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哎呀,王總您太客氣了!這怎么好意思……”
強子和娟娟連忙推辭,但臉上的笑容卻更盛了。
這種細致入微的服務,讓他們覺得這錢花得格外舒心。
“應該的。”王盛笑道,“今天的拍攝部分就全部結束了。后期制作大概需要一周時間,成片出來后,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您和陳阿姨過來看樣片。如果有需要調整的地方,盡管提?!?/p>
“好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