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般平靜地悄然劃過。
這一日秋風習習,南瑾半倚在暖座的軟榻上養神。
她身上蓋著薄毯,看著宮人們在庭院里玩著沙包,聽著暖閣方向傳來孩子輕甜的笑聲,倒覺得是一派歲月靜好了。
她尚在月子里,許平安再三叮囑過,頭半個月是斷然不好下床走動的。
她這邊如此,皇后那邊想必也是。
這幾日,后宮的姐妹們倒是常來她這里走動。
順妃腿腳不便,卻也來過兩次。
她將盈月教養得極好,性子活潑又懂禮數。
每每前來,也少不得要與南瑾分享許多養育女兒的心得體會,又帶來許多精致的布偶、搖鈴等小玩意兒送給南瑾。
盈月和小公主也格外投緣。
每次隨順妃前來,盈月總愛跟著乳母守在小小的公主搖籃邊,咿咿呀呀地逗弄著尚在襁褓中的小妹妹,一待就是許久。
順妃看著女兒歡喜的模樣,便笑著對南瑾說:“瞧她們倆這樣投契。從今往后彼此也算是有個伴了。”
南瑾倚在榻上,含笑頷首,“是呢。只盼著孩子往后,也能像盈月這般討人喜歡就好。”
順妃握著南瑾的手,溫言道:“你的孩子自是差不了的。”又問:“可想了名字了?”
南瑾道:“想了個‘馨’字。溫馨的馨。”
順妃道:“香之遠聞者為馨,是個好名字了。只等著滿月之時皇上再賜下正名,往后咱們守著孩子,日子便也有了盼頭,一切都會順心如意起來。”
私下里,南瑾也曾多次向來探望她的后妃們問起皇后鳳體安否。
各宮妃嬪也都見過了皇后誕下的那對雙生子。
前兩日榮嬪來瞧她時,便興致勃勃地說起,“那小哥倆感情好得不得了,生得面孔一模一樣不說,還總是躺在一張小榻上,怎么黏著都不夠。雖說才丁點大,可那眉眼鼻唇,已能看出將來定是極俊朗的模樣了!”
如此南瑾心中便也盼著。盼著休養上半個月可以下床走動了,便要趕著去看望皇后和一對小皇子,也是要把她親手備下的心意送給皇后。
這日一早,采頡便將南瑾親手給皇后的孩子織就的小兒衣取了出來。
那些細軟的小衣、小褲、小襪,用的皆是最上等的湖綢,針腳細密勻稱,又都繡著寓意吉祥的云紋和福字。
采頡將它們一件件仔細撫平,整齊地擺放在錦盒中,笑著對南瑾說:
“娘娘的手藝這樣精巧,皇后娘娘瞧了定是歡喜得很呢!”
南瑾笑著點頭,“等下把馨兒抱上,也讓皇后娘娘瞧一瞧。”
二人正說著話,許平安提著藥箱進來為南瑾請平安脈。
“娘娘脈象平穩,氣血漸復,只是月子里還需仔細將養,下床少走動些已是無礙,不過切記不可累著,以免落下病根。”
南瑾頷首,“有勞你了。”
許平安剛回完話,卻見采頡卻突然上前一步,伸手便在他的胳膊上狠狠擰了一把。
“哎喲!”許平安猝不及防,疼得倒抽一口涼氣,差點跳起來。
南瑾瞧他滑稽模樣忍俊不禁,又聽采頡埋怨道:
“好啊你!要不是我今日去內務府領月例銀子,我還不知道你竟得了這樣大的威風呢!”
她賭氣地背過身去,重重哼了一聲,
“你升了院判這樣天大的好信兒,卻瞞得我和娘娘滴水不漏!怎地?是覺得你如今撿了高枝兒飛了,我這小宮女便配不上你了是不是?”
采頡這話半是埋怨半是嬌嗔,顯然是故意說些氣話。
可許平安卻當了真,他急得臉都紅了,忙不迭解釋道:
“這話可就是亂說了!這不是調任的旨意還沒正式下來,八字沒一撇的事,我怎好早早張揚?萬一不成,豈不讓你空歡喜一場?”
他二人旁若無人地打情罵俏,南瑾起初還帶著笑意看著,但聽著聽著,卻隱隱覺出了不對勁來。
她問許平安,“你成了院判,那侯院判呢?”
許平安臉色微滯,忙道:“侯院判他年事已高,自覺力不從心,前幾日已經向皇上請辭,告老還鄉了。”
南瑾微瞇雙眸盯著他,狐疑道:“侯院判素來戀棧權位,他從前那般壓著你,不肯給你出頭之日,怎么突然就告老還鄉了?且就當如你所言這般,可太醫院那么些人,朝廷官員遷升向來講究論資排輩,循序漸進。怎么就輪著你成了院判?”
許平安有些結巴道:“皇、皇上說是看微臣護您平安生產有功,故而才......”
恰此時,門外有宮人稟報道:“瑾嬪娘娘,轎輦已經備好了。”
采頡只以為南瑾這般問,是在氣許平安升了官職卻有意瞞著她,于是試圖緩和道:
“娘娘,許平安瞞著咱們升官的事是他不對!奴婢回頭定不會輕饒了他!只是這會兒瞧著外頭起風了,咱們還是趁著天晴,快些動身去皇后娘娘宮中吧?入秋以來上京雨水多,萬一待會兒下起雨來,路上泥濘顛簸,娘娘您身子可受不住折騰。”
然而南瑾卻并沒有緩和的意思。
她將放置小兒衣的錦盒重重推到一旁,沉著臉色吩咐采頡說:
“你出去打發了他們,咱們今日或許是沒有去給皇后娘娘請安的必要了。”
而后蹙眉看著許平安,肅聲道:
“許平安。你該與我說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