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萬商大會:北藥局牽頭,成立“北藥聯市”(上)
一、三伏市集,風云際會
七月十二,北關縣城最熱的一天。
十字街口卻搭起了連綿百步的青布涼棚,棚頂灑水,棚下置冰。棚口一桿三丈高的旗幡迎風獵獵——
“萬商大會?北藥聯市”
旗下,三十二張八仙桌拼成“回”字形主臺,上覆雪白杭綢,擺著十只鎏金藥匣、三只機關沙盤、一摞蓋著巡撫關防的空白契書。
桌后,沈青蘿青衣束袖,墨玉算盤懸腰,眸色沉靜。
她左右,大寶執筆、二寶按機括、三寶抱著錦鯉郡主小印,儼然三足鼎立。
臺下,人潮涌動。
北關本地藥農、藥鋪、船行、鏢局;府城、省城、甚至江南、關外的藥商坐賈,皆聞風而來。
賭檔的盤口已悄悄改了:
“北藥局能否一呼百應,一賠一。”
二、擂鼓三通,盟約初現
鼓聲三通,巡撫劉思危親自登臺。
他只說一句:
“朝廷三年萬畝軍需,今擇北藥局為綱。凡愿共襄者,稅三免七,漕運、鹽引、路引,一體優敘。”
一句話,擲地有聲。
臺下商賈,呼吸皆重。
沈青蘿抬手,大寶展開一幅《北藥聯市圖》:
“聯市非一家獨大,乃是共利共分。
一、設‘采藥司’,北藥局占三股,其余各商按出資、出地、出技分股;
二、設‘制藥司’,北藥局出技師、出方,其余商出工、出炭、出器皿;
三、設‘販售司’,北藥局掌北地、漕運,其余商分領江南、關外、海東;
四、設‘公賬庫’,每日結算,每月分銀,每季查賬,每年滾存;
五、設‘公議堂’,凡藥價、藥規、藥稅,皆由眾商共議,不得私漲私降。”
話音落,二寶按下機括。
機關沙盤升起,洛河、青沙河、鹽運河三水交匯,三十六個紅點依次亮起——正是未來三十六處藥材集散倉,水、陸、馬、舟,四路通達。
人群發出低低的驚嘆。
三寶踮腳,奶聲奶氣補一句:“誰要欺負咱們聯市,錦鯉咬他!”
童言一出,緊張的氣氛頓時松了,笑聲四起。
三、刺頭與反刺
并非人人買賬。
府城“慶余堂”少東柳敬亭,年少氣盛,啪地合上折扇:
“北藥局出技不出銀,空手套白狼?”
沈青蘿不怒,側身讓出一張空椅:“柳少東若出銀三萬兩,可坐‘公議堂’第二把交椅,分股一成五,敢否?”
柳敬亭一怔,耳后青筋直跳。
三萬兩,他拿得出,卻須押上慶余堂一半資產。
正猶豫,二寶抬手,沙盤紅點之一“慶余倉”亮起,旁邊標注:
“預計年利六千兩,三成年息。”
少年聲音清冷:“柳少東若不敢,讓位旁人。”
笑聲四起。
柳敬亭咬牙:“我出!”
四、滴血入樽
午時,烈日當空。
主臺上,一只青銅大樽,盛著半樽清酒。
沈青蘿率先以銀刀劃破指尖,血珠滴入酒中,聲音清晰:“北藥局,沈青蘿。”
隨后,大寶、二寶、三寶依次滴血。
柳敬亭滴血:“慶余堂,柳敬亭。”
老白頭滴血:“回春堂,白守仁。”
趙闖亦上前,滴血:“黑蛟旗,趙闖。”
……
三十二家商號,三十二滴血。
酒色由清轉淡紅,如晨曦初綻。
沈青蘿舉杯,環視眾人:
“今日之盟,不為一家之富,為北地藥農有活路、為邊關將士有傷藥、為天下病者不再無藥可醫。
若有違盟,人神共棄!”
三十二只手,同時舉杯。
酒入喉,甘冽如刀,亦醇如飴。
五、萬商聯市成
鼓聲再起,劉思危高舉巡撫印,朗聲宣布:
“自今日起,北藥聯市立!
設總柜于北關,分號三十六;
凡聯市商號,稅三免七,漕運、鹽引、路引,一體優敘;
三年之內,若萬畝軍需達成,朝廷再賜‘御藥金匾’,世代免徭!”
臺下,商賈齊聲應和,聲浪沖霄。
三寶踮腳,把錦鯉郡主小印“啪”地蓋在聯市契書之首,奶聲奶氣:
“錦鯉蓋戳,誰反悔誰掉錢!”
笑聲、掌聲、鑼鼓聲混成一片。
十字街口,涼棚撤去,陽光灑在一張張興奮的臉上。
沈青蘿抬眸,望向遠處洛河——
河面帆影點點,那是三十六處倉廒的第一批藥材船,正順流而下。
六、尾聲
當夜,北藥局賬房。
大寶撥動算盤,聲音輕快:“今日聯市股本,共收銀十二萬七千兩,地契、船契、工契若干。
三年萬畝,可成。”
二寶展開沙盤,指尖輕點:“三十六倉,水路已通,陸路三日內動工。”
三寶抱著錦鯉錢袋,倒在銀堆上打滾:“好多小錢錢!”
沈青蘿立在窗前,月光如水。
她輕聲道:
“北藥聯市,今日只是序章。
真正的硬仗,在七月十五。”
窗外,星河浩瀚,萬商燈火,與月色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