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星夜密盟
一、子夜叩門
縣城斗藥大勝后的第三夜,沈青蘿帶著三崽回到破廟。
灶膛余燼未冷,她剛把五十兩銀子碼進瓦罐,外頭傳來三聲極輕的敲門聲——
咚、咚、咚。
節奏分明,像暗號。
大寶握棍,二寶端燈,三寶躲在門后。
沈青蘿掌心扣著短刀,問:“誰?”
“杜懷瑾,深夜叨擾,只為送一封信。”
門開,杜懷瑾一襲墨青長衫,披風上落滿星霜,手里托著一封火漆密函。
二、堂內燃燈
燈芯挑亮,火舌在墻上拉出兩道長長的影子。
杜懷瑾不急著說話,先遞上木匣:“斗藥贏家,該得彩頭。”
匣內是一疊銀票,每張五十兩,共五百兩。
沈青蘿沒接,只抬眼看他:“杜掌柜不怕我拿了銀子跑?”
杜懷瑾輕笑:“北地藥路若只靠銀子就能買下,我早富可敵國。”
他展開密函,推到她面前——
三、密函真相
火漆印是萬和行總號的“和”字篆印。
內頁只有寥寥數行:“京藥行會擬于今夏統購北地藥材,價壓七成,不從者斷貨。魏家鹽商已為其爪牙,意在壟斷。萬和欲聯地方藥農,自組行會,抗衡三年。缺一位能服眾的‘北藥令’。”
落款:萬和行總掌柜杜懷瑾。
四、條件與籌碼
杜懷瑾指尖輕敲桌面:“三年之內,萬和提供種子、銷路、銀根。你領北地藥農,按質議價,不得私售京行。三年后,北地藥路一成紅利歸你,另贈萬和行一成干股。”
沈青蘿沉默,火光在她眸中跳動。
一成紅利,一成干股——那是足以讓子孫三代衣食無憂的籌碼。
但她更清楚,這也是一條與京城巨鱷正面廝殺的船。
五、三崽的表決
大寶開口:“娘,干!咱們不怕。”
二寶撥算盤,噼啪作響:“三年一成紅利,按現在市價,每年少說一千兩。”
三寶抱住沈青蘿胳膊,小聲卻堅定:“娘在哪,我在哪。”
沈青蘿抬眸,望向杜懷瑾:“我要加三條:
第一,萬和行須先替流民建藥材初制坊,讓他們有工可做;
第二,北地行會成立后,流民占三成席位;
第三,若三年后京行反撲,萬和行須共擔風險,不得獨斷。”
杜懷瑾朗聲一笑:“沈娘子果真不讓分毫。好,我代總號應下!”
六、滴血為盟
沒有香案,沒有酒水,只有一盞油燈、一把短刀。
沈青蘿劃破指尖,血珠滾落燈盞,火苗“噗”地竄高一寸。
杜懷瑾亦以匕首劃掌,血滴入同一盞燈。
燈芯浸血,火焰由黃轉藍,映得兩張臉冷峻而明亮。
“血燈不滅,盟約不改。”
兩人異口同聲。
七、星夜啟程
盟約既定,杜懷瑾連夜返城籌備初制坊。
沈青蘿送他至村口,月色如銀,照得雪地泛光。
杜懷瑾翻身上馬,回身拱手:“三月后,初制坊破土動工,我在縣城等你。”
馬蹄聲遠,雪沫飛揚。
沈青蘿立在原地,寒風掀起她單薄的衣擺,像一面獵獵作響的旗。
八、破廟新圖
回到灶房,她把密函在燈上焚盡,灰燼落在瓦罐里,與銀子混在一處。
大寶磨墨,二寶鋪紙,三寶按紙角。
沈青蘿提筆,在草紙上畫出一張宏大草圖:
——以破廟為中心,向外輻射五條藥材帶:當歸、川芎、黃芪、柴胡、甘草;
——坡頂建初制坊,曬場、烘干房、倉儲倉;
——山腳設流民新村,每戶兩畝口糧田,一畝藥田;
——村口設學堂,大寶教識字,二寶教算盤,三寶教兒歌。
她畫完最后一筆,抬頭望向三崽:“三年后,這里會成為北地最大的藥材集市。你們,愿意陪娘賭這一把嗎?”
三崽齊聲:“愿意!”
九、第一塊基石
次日黎明,沈青蘿帶三崽在荒地立第一塊木牌:“北藥令?初制坊址”。
木牌簡陋,卻深深釘進凍土。
她掄起鐵錘,每一下都像敲在命運的鼓面。
錘落,雪塵四濺,驚起一群早起的山雀,撲棱棱飛向初升的太陽。
十、尾聲
夜深,沈青蘿獨自坐在田埂上,手里摩挲著那盞浸血的油燈。
燈芯已短,火苗卻倔強地亮著。
她輕聲自語:“三年前,我欠這三個孩子一個家。
三年后,我要給他們一個天下。”
遠處,北斗七星排成一把勺子,像要舀盡人間寒苦。
——第十二章?完——
【第十三章預告】
春末,初制坊破土動工。
流民新村卻遭縣衙刁難,說“擅占官地”。
沈青蘿帶著三崽和縣丞對簿公堂,一紙“流民安置策”震驚四座。
她指著縣衙后山的荒墳群,冷聲質問:“官地?那請問這些無主荒墳,又占的是誰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