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云市。
“東叔,我訂了一車火鍋底料,今晚就到,辛苦您晚上起來幫我接貨。”
程書宜回現代來買菜。
她已經叫了外賣。
在等外賣送到的時間,趕緊來找她租的倉庫房東大爺——東叔。
東叔把程書宜當自己家人。
很感謝她租了他家的倉庫,不然空著也是空著。
不僅如此,還給他一個月八千塊錢的工資,讓他幫忙接貨。
說是接貨,其實就是開開門、關關門的事兒。
一點兒都不累。
“書宜你就別跟東叔客氣了,這都是叔該干的。”東叔閑時還在種地,一副剛從地里回家的打扮。
“除了接貨,我這次還有個事兒想找東叔幫忙。”
程書宜說:“倉庫里有一批壇子您知道吧?我想請東叔幫我找幾個人,把一會兒到的火鍋底料全都去掉包裝,裝進壇子里。”
“您幫我找人辦,工資我日結,一人一天三百。”
她說著,掏出一萬塊現金遞給東叔。
“這是工錢,下次我再來,多還少補。”
那一車火鍋底料,找七八個人干一兩天也差不多了。
一萬塊夠用。
東叔接過錢,答應得很干脆。
“行!這活不重,村里人搶著干呢。”
外賣的電話打來,程書宜又交代了一句,讓他們一定先把壇子洗干凈晾干再裝調料。
說完就離開村子,朝附近的菜市場去。
她在海鮮攤買了蝦蟹魷魚,正讓老板幫忙處理。
外賣地址寫的也是海鮮攤。
程書宜買好菜就又趕緊回古代了。
她今晚訂了海底撈火鍋,還有十五斤小龍蝦。
正在廚房里拆包裝,把食材裝到盤子里時,白馬書院散學的鐘聲響起了。
程書宜放下手里的活,擦干手,拿起放在菜板上的兩封請帖。
奔跑著沖出門去。
在書院門口,攔下林硯之和沈懷昌。
“硯哥兒、昌哥兒,今晚我請你們和你們的娘親吃飯,這是請帖,記得要來。”
程書宜想正式感謝一下沈周氏和林余氏。
沈周氏幫她照顧孩子,林余氏替她調人送貨,盡了不少力。
一盒鳳梨酥可不夠。
所以程書宜今晚正式下請帖,請兩位夫人來吃飯。
至于他們的丈夫就不請了。
程書宜一個婦人家,跟沈庭他們也沒有什么私交,于公于私都不該請。
林硯之把請帖寶貝地抱在懷里,就差蹦起來了。
“我知道了程姨,我和娘親一定來!”
耶!
又可以到如期如許家吃好吃的咯。
沈懷昌亦是如此。
兩個孩子高興得撒丫子就往家跑。
一個朝長盛街的方向跑,一個朝護城河的方向跑。
哥哥妹妹一肩背著書包,一肩掛著竹水壺,手里還拿著算盤。
活脫脫兩個古代小書生模樣,又萌又軟。
“走吧,回家幫我洗菜。”程書宜可愛死她家兩個崽崽了,“我們今晚吃火鍋。”
兩個崽崽換下書院的衣服,坐在院子里洗菜。
程書宜去現代買菜之前就把家里的冰柜換冰了。
正廳前兩天鋪了管道,這會兒屋里開始涼了,適合吃火鍋。
她準備了一張專門吃火鍋的,中間下沉的桌子。
外賣送的鍋太現代,也小,不能用。
程書宜就特地買了一口雙耳老式鐵鍋,鍋下面的炭罐燒得通紅。
底料和清水倒入鍋中,慢慢地燒。
牛肉片、羊肉卷、巴沙魚、蝦滑、毛肚、大蝦、螃蟹、魷魚片,各種丸子、青菜。
還有蘸料,程書宜都裝到小碗碟里了。
來到古代之后,她就沒吃過火鍋。
兩個崽崽饞了,她更饞。
所以程書宜買了足夠份量的食材,今晚好好吃上一頓。
時辰差不多了。
住得近的沈懷昌提前來了,和兩個小的一起洗蘑菇呢。
程書宜見狀,趕緊把小龍蝦回鍋熱一熱。
蒜香小龍蝦起鍋時,沈周氏就跟一同被邀請過來的林余氏和林硯之在門口碰面了。
兩位夫人互相見禮、問候。
林硯之則直接跑進院子,跟小伙伴們匯合。
“周姐姐、余姐姐,快進屋坐,別客氣。”
程書宜端著兩大盤剛熱好的小龍蝦出來,邊招呼邊往正廳去。
沈周氏快她一步,到門口幫忙掀簾子。
看到桌上那咕咕冒泡的紅鍋,還有圍著一大堆的盤子和食材。
沈周氏驚呼:“今兒吃煮鍋啊,只是這些是什么菜?”
大盛朝早有圍鍋用膳的吃法,但它不叫火鍋,叫煮鍋。
聽說這吃法是源自民間窮苦百姓家。
窮苦百姓家沒錢打一張吃飯的桌子,一家人只能圍著鍋灶吃飯。
后來傳著傳著,一些大戶人家偶爾也會這么吃。
但也僅限于寒冷的冬日。
在鍋灶邊吃飯,還能取暖。
炎炎夏日,不會有人這么吃。
就連窮苦人家都是把菜夾到碗里出去吃,恨不得離火遠遠的。
“一些海鮮魚肉罷了。”
程書宜把小龍蝦放下又要出去,“周姐姐,你同我一起到廚房,把酸梅湯和橙汁端進來吧,已經冰鎮好了。”
她還有個麻辣小龍蝦要回鍋,騰不出手。
“好。”沈周氏笑著應聲。
沈家雖有婆子做飯,但沈周氏偶爾也下廚。
給夫君和兒子燉燉湯、做做糕點什么。
二人一起去廚房。
林余氏則是幫忙照顧幾個孩子,讓他們洗手準備吃飯。
三個女人,四個孩子,坐滿一桌。
程書宜身為主人,她率先動筷,把牛肉片、魷魚片下鍋。
“這是茄汁鍋底,不辣,兩位姐姐若想吃辣,可以調個辣的蘸料。”
“昌哥兒、硯哥兒,程姨不知道你們喜歡吃什么,就不照顧你們了。”
“你們喜歡吃什么就自己下,像程姨這樣。”
兩三句話的功夫,程書宜剛才放下去的牛肉片和魷魚片已經熟了。
她分別給兩個崽崽夾到碗里,算是示范了。
“懷昌哥哥、硯之哥哥,這個魷魚可鮮了。”
妹妹喜歡吃魷魚,但她卻把自己碗里的魷魚夾給兩個小哥哥。
“多謝許許妹妹。”
兩個孩子捧著碗接過,道謝。
“如許真乖。”沈周氏看著小丫頭笑得甚是溫柔:“我要是有這么個乖女兒就好咯。”
她是真心喜歡這個小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