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滬市市政廳,經濟司司長辦公室。
陳陽剛剛走進辦公室,還沒來得及放下公事包,秘書李寧玉便跟著走了進來,
“長官,我匯報一下您今天的行程及工作安排。”
“您上午要去一趟物資倉庫,跟和平建**后勤部劉部長核實一下入庫的物資情況。”
“原本這是通濟辦公室主任的工作,但是,現在主任的位置還空懸,馮副主任對這些東西了解的不多,所以,還是要您親手抓一抓。”
陳陽微微頷首道:“這個沒問題,李秘書,跟對方確認一下時間,大概幾點在物資倉庫碰面。”
李寧玉點了點頭,連忙拿出鋼筆在后方做下備注。
緊接著,李寧玉又恭敬的說道:“下午兩點鐘,浙省綏晉公署謝復寬謝專員會到辦公室跟您匯報浙省去年物資收集情況。”
“順便會跟您確認物資啟運時間。”
“早上許秘書還特意打來電話跟我確認了一遍。”
“金陵各大機構剛剛開始辦公,各種流程都需要資金支持。”
“行了,”陳陽擺了擺手,不耐煩道:“政府內部的事情不用你提醒我。”
“下午兩點鐘是不是,我到時候會在這里等著他。”
“李秘書,你先去安排物資倉庫的事情,順便把清單拿進來,我看一下心里有個底。”
李寧玉微微鞠躬,轉身出去準備材料。
陳陽翻了翻桌子上的文件,經濟司的工作開展時間還不長。
這里面是下面第一科室跟第二科室送上來的各種報告。
這兩個科室的工作,說白了就是一個是往內收物資,一個是往外發物資。
工作不是很復雜就是流程比較繁瑣,而且所需要準備的東西也很復雜,所有數字都需要絕對正確。
這些在別人眼里無聊到爆的工作,陳陽卻是最喜歡,因為,這些冰冷的數據在他眼里就跟一加一這般簡單。
他的系統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大量民國時期的各種數據支持跟喂養,來提升系統算力……
不要懷疑,一旦大數據成型,系統的算力可是非常恐怖的。
別說一些物資調運,就算從物資損耗推測出戰爭勝負也有可能……
等了一會兒,李寧玉將和平建**后勤部的物資明細單送了進來。
陳陽點頭示意她將物資單放在一旁。
所有報告只用了十分鐘便全部看完,陳陽看著手上的物資調撥單突發奇想……
是不是可以利用物資進出補給,以及日常損耗情況,來推測出部隊正常架構。
嘗試著將錄入成功的數據進行模擬推演,可腦海中的提示卻是一連串的錯誤。
也就是說,單從這個無法推算,這不科學,用了多少,剩余多少,正常損耗多少,這東西都是有數據的。
而且,每次收進來的物資跟他們要求補給的物資,這都是有規律的,如果這都是錯誤的話...
陳陽拍了拍自己腦袋,暗罵自己糊涂,即便有了這些詳細數據也的確很難判斷,因為數據是人做的,他可以相信數據不會騙,但他卻忽略了人是會騙人的。
當然,這句話不是說有人騙他,而是說人為操作的數據在騙他。
理由很簡單,從始至終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這些軍官的還有最重要的一項技能,喝兵血,吃空餉。
所以,這個數據不應該是從進出損耗入手,應該是由兵員人數進行反推。
就拿現在的和平建**為例,和平建**原先是張嵐峰的第十三軍,進入滬市之后增加了三個保安團,日本方面又派了幾個軍事顧問。
所有人數按照后勤部門的報表是一萬四千二百十九人。
以他們的損耗為模型,加入正常損耗比,再加入后勤部物資明細,這樣就能得出和平建**正常的損耗,以及一些多余的損耗。
然后,用這個模型套進即將開展清鄉運動的齊燮元下屬第107師以及配合行動的兩個保安團。
第一次得出來的數據跟損耗明顯不對,比正常損耗多了百分之十五。
陳陽又調節了幾回數據,一連試了幾次,腦海里的各式數據終于都對上了。
嘀嘀嘀,三秒鐘后,一段長長的武器及人員配置,輜重物資等詳細架構分解圖便出現在腦海之中。
陳陽將所有信息謄抄下來,略一考慮之后,末了又在尾頁寫上數據僅供參考的字樣。
做完一切,陳陽起身拿上公事包,走到門口朝對面辦公室在辦公的李寧玉道:“李秘書,通知一下,安排車子送我去物資倉庫。”
滬市,憶定盤路,和平建**司令部對面的一間民房二樓。
窗外,暮色漸沉,遠處傳來電車叮當叮當的聲響,民房二樓,一道高大的身影走進房間,脫下帽子快速走到窗戶邊,掀起窗簾一角看向對面掛著“和平救國”字樣的和平建**司令部。
此時的門口,一排重卡車排成長龍,緩緩的往里面行駛。
“這么多的物資送到哪里了?”男人有些疑惑,今天一大早開始,和平建**就不斷往外運輸物資。
按照他的記錄,今天運輸的物資恐怕得有上千噸了。
這么多物資,難道是送到前線給日本人的?
看了看手表上的時間,男人坐到房間廣播邊上,熟練的轉動廣播上的頻率數字。
不一會兒,廣播里傳來越劇《白蛇傳》選段“斷橋”的聲音。
“西湖山水還依舊....”
一句委婉悠長的起調,扮演白素貞的花旦唱功的確了的,瞬間就能給人一種被男人拋棄了十幾回的感覺。
一段歌曲唱完,廣播里傳來女性播音員的聲音:“越劇經典曲目《白蛇傳》播放完畢,感謝大家收聽,接下來是散文詩朗誦。”
來了,男人聚精會神的聽著廣播里的聲音,并且不斷記錄下關鍵信息。
這種傳遞情報的方式很考驗情報人員的速度跟反應。
作為資深的情報聯絡員,男子更是屏氣凝神,一個大字都不敢錯過。
短短幾分鐘,一首散文詩已經念完,廣播里面響起滋滋的電流聲。
男子走到墻上的掛歷前方,掀開掛歷,在墻面上輕輕一推,下方彈出一個小盒子。
男子拿出里面的密碼本,跟之前記錄下來的信息相互比較,很快就破譯出其中的意思。
“明日中午十二點,鼎香記二樓,有緊急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