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新篇·猛虎駐蹕(立威建制)
民國二十四年深秋,陜北高原的風已然帶著刮骨的寒意。黃土坡梁縱橫交錯,天地間一片蒼茫。吳起鎮這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迎來了它新的主宰——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獨立團。
團部設在鎮西頭一座還算齊整的四合院里,此處原是鎮公所兼本地最大劣紳杜老爺的別業,如今門口掛上了“中國工農紅軍獨立團團部”的木牌,兩名持槍哨兵挺立如松,眼神銳利,無聲地昭示著權力的更迭。
院內正廳,炭盆驅散著寒氣。團長王林、政委王光道,以及團直屬警衛連長、輜重營長鐘光邦、偵察連長張紅土、炮連連長劉根勝等干部濟濟一堂。墻上掛起了新繪制的吳起地區略圖,上面尚且大片空白。位置空著,那是留給南下開赴華池方向的四營和李云龍的。
“同志們,”王林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他手指敲了敲地圖,“老李帶四營去南邊釘釘子了,咱們這里的擔子也不輕。這家能不能當好,第一步,就看咱們能不能站穩腳跟,讓老百姓信咱們,怕咱們的敵人!”
政委王光道接話道,語氣溫和卻堅定:“團長說的對。站穩腳跟,一要立威,掃清一切魑魅魍魎;二要立信,爭取萬千窮苦百姓。威不信,則令不行;信不立,則根不固。”
王林目光掃過在場干部:“輜重營、警衛連、偵察連,這次你們要頂上去!”
“偵察連!”
“到!”連長張紅土立刻起身。
“給你兩天時間,帶上你的人,化裝成貨郎、逃荒的,把吳起鎮周邊五個鄉、大大小小村子給我摸個底掉。特別是那些有錢有勢的大戶,誰家鍋底是黑的,誰家手上沾著血,給我查個清清楚楚!還有,附近有沒有成股的土匪、潰兵,據點在哪,多少條槍,一并報來!”
“是!保證完成任務!”張紅土領命,轉身快步離去。
會議接著商討了部隊駐防、后勤安置等事宜。散會后,王林獨自站在地圖前,目光深邃。來自后世的他深知,基層工作的復雜遠超一場單純的戰斗,精準的“階級分析”和“區別對待”是成功的關鍵。
兩日后,張紅土風塵仆仆地趕回,帶來了詳盡的偵察情報。
“團長,政委,情況摸清了!”他灌下一碗水,開始匯報:“吳起鎮周邊五鄉,共有大小地主十一戶。按咱們的標準,大致可分三類…”
他拿起炭筆,在地圖邊緣空白處寫下:
“其一,劣跡昭著,民憤極大者,共六戶。以鎮上的杜明山(杜老爺)、二龍鄉的趙百川為首,手下都養著武裝鄉丁,放高利貸、強占田產、逼死人命的事數不勝數,是標準的土豪劣紳。”
“其二,態度曖昧,有過盤剝但也算不上大惡的,有兩戶。多是觀望。”
“其三,名聲尚可,算是‘開明士紳’的,有三戶。平日里租息相對較輕,荒年時也會施點粥米,沒聽說有太大惡行。”
“另外,”張紅土語氣加重,“在鎮西北三十里的老鴉溝,盤踞著一股土匪,頭子報號‘黑山狼’,約有四五十人槍,打家劫舍,無惡不作,是本地一害。我們偵察到,他們剛劫了一支疑似軍閥的小型運輸隊,撈了不少干貨,正在窩里分贓呢。”
王林與王光道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土匪,正是立威最好的靶子,既能為民除害,又能繳獲物資,一舉兩得。
“這股土匪,戰斗力如何?”王林問。
“烏合之眾,仗著地形熟,欺負老百姓還行。咱們一個加強連,足夠收拾他們。”
“好!”王林一拍桌子,“林火旺!”
“到!”輜重營營長起身。輜重營并非戰斗主力,但兵員充足,其中一連更是由老兵組成,負責重要物資押運,戰斗力不容小覷。
“帶你的一連,讓張紅土派個向導,連夜出發,奔襲老鴉溝!給我端了黑山狼的老窩!注意,減少傷亡,以繳獲為首要目標!”
“是!”林火旺眼中閃過興奮,輜重營難得有單獨執行戰斗任務的機會。
戰斗毫無懸念。黎明時分,槍聲和幾聲“鐵管驚雷”特有的沉悶爆炸聲打破了山溝的寂靜。不到一個時辰,通訊兵便跑回團部報捷:匪巢已破,擊斃頑抗匪首“黑山狼”及匪徒十余人,俘虜三十余,繳獲步槍四十余支,彈藥若干。最重要的是,在土匪的山洞里,發現了堆積如山的糧食(很可能是土匪多年積累和剛劫獲的)、幾十匹布、大量鹽巴,以及一個沉甸甸的小木箱,里面赫然是幾百塊大洋和十幾根黃澄澄的金條!
消息傳回,王林大喜。這批物資,對初來乍到的獨立團簡直是雪中送炭!
當天下午,吳起鎮中心的空場上,人頭攢動。鄉親們被戰士們招呼著,既好奇又恐懼地圍攏過來。
一場公開審判大會召開了。王光道政委親自主持,他聲音洪亮,言辭懇切,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偵察連的戰士和受害百姓代表,輪流上臺,指著被五花大綁的六個劣紳(杜明山、趙百川等),聲淚俱下地控訴他們欺男霸女、奪田逼債、草菅人命的累累罪行。樁樁件件,證據確鑿,聽得臺下群眾一開始竊竊私語,繼而群情激憤。
“槍斃他們!”
“殺了這些吃人的豺狼!”
憤怒的吼聲最終匯成浪潮。
王林最后上臺,目光如電,掃視全場,聲音斬釘截鐵:“父老鄉親們!紅軍,是窮人的隊伍!我們來的目的,就是要鏟除這些壓迫在你們頭上的封建劣紳!根據蘇維埃法律和人民群眾的強烈要求,我宣布:判處杜明山、趙百川等六人死刑,立即執行!”
幾聲槍響,宣告了舊秩序的徹底崩塌。歡呼聲震天動地。緊接著,戰士們抬出了一箱箱從劣紳家和土匪窩里起獲的地契、借據,當眾投入熊熊烈火之中。看著那些吞噬了他們無數血汗的紙片化為灰燼,許多老人激動得跪倒在地,淚流滿面。
“鄉親們!”王林高聲宣布,“這些人的土地、浮財,包括土匪搶來的不義之財,都將由蘇維埃政府主持,公平地分給大家!”
雷霆手段,菩薩心腸。立威,已然做到。
隨后幾日,對另外五家地主的處理也迅速展開。那兩家態度曖昧的,團部派出干部上門,明確政策:土地除保留其自家居住老宅和足額自耕田外,其余部分沒收分配,浮財不追。要求他們支持新政,遵守蘇維埃法令。兩家地主眼見劣紳下場,哪敢不從,戰戰兢兢地表示配合。
最后,王林換上一身稍舊的軍裝,只帶了一名警衛員,親自登門拜訪了那三位口碑尚可的“良善之家”。
在其中最德高望重的白老先生家中,王林態度謙和,以晚輩之禮相見。
“白老先生,紅軍到此,只為救國救民。打土豪、分田地,打擊的是為富不仁、欺壓鄉里的劣紳,絕非與所有鄉紳為敵。老先生平日多有善舉,鄉鄰稱道,我等深感敬佩。”
白老先生原本心懷忐忑,見這位威名赫赫的紅軍團長如此客氣,稍稍安心。
王林繼續道:“如今舊政權垮臺,新政權初建,百廢待興。我們希望像老先生這樣的開明士紳,能看清大勢,支持蘇維埃政府的新政。日后地方建設、穩定鄉里,還需倚仗各位鄉賢的聲望和支持。紅軍保證,各位的合法財產和人身安全,將得到保護。”
這番話,既有尊重,又有警示,更指明了道路。白老先生沉吟片刻,終被誠意打動,拱手道:“王團長深明大義,老朽佩服。貴軍為民除害,老朽亦深感欣慰。但凡有用得著老朽之處,定當盡力。”
夜幕降臨,團部油燈下,王林看著桌上初步統計的物資清單和土地分配方案草圖,對王光道笑道:“老伙計,這第一把火,算是燒起來了。接下來,該讓這火燒得更旺,把咱們的根,牢牢燒進這片黃土里!”
王光道點點頭,目光同樣堅定:“是啊,威已立,信初顯。下一步,就是真正地扎根下去,讓這吳起鎮,徹底換個新天!”
窗外,寒風依舊,但吳起鎮的這個冬天,注定將與往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