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十年十二月十一日,雪愈繁。
馬踏泥濘,碾碎飛雪,一千八百名騎士急行前驅。
“世民公子,快看!”
扶蘇循聲扭頭,待到戰馬越過一處山坡,西北方向的人影綽綽便映入扶蘇眼簾。
有胡賊乘船往來于大河兩岸,數千胡賊正以吹脹的羊皮為底,用木板為面,在大河之上修筑浮橋。
浮橋的質量算不得好,筑成之后也最多只能走馬、難以過車,但浮橋修筑的速度卻很快,已經即將延伸至大河東岸。
扶蘇心頭一沉,聲音多了幾分肅然:“胡賊修筑浮橋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扶蘇之所以選擇先率一千八百騎士全速北上,而不是跟隨大軍一同北上,就是為了以最快速度抵達筑橋處,把胡賊堵在黃河西岸。
但扶蘇沒想到,胡賊的動作竟會如此之快,即便扶蘇徹夜未眠全速疾馳,也差點沒趕上。
駱甲沉聲開口:“觀此浮橋,最晚兩個時辰就能修筑完畢。”
“依胡賊習性,一旦浮橋修筑完畢,必會先派一旅精兵渡河,查探河對岸五十里敵情。”
“我部本就是遠道奔襲而來,徹夜未眠,一日夜疾馳近二百里,兵力又寡。”
“若是遭遇敵軍斥候,我部恐難抵抗。”
“便是逃,也無馬力逃脫追殺!”
騎士二五百主陳嬰肅然拱手道:“監軍所定軍略皆可交代給我部完成。”
“我部寧死,亦必全令!”
“還請監軍速速后撤,與蘇裨將匯合,以保監軍安全。”
蘇角自知不懂軍略,所以在蒙恬的將令抵達之前,蘇角愿意聽從扶蘇號令。
但身為常年廝殺在一線的人,蘇角很清楚最前線有多危險,蘇角實在不能眼睜睜看著扶蘇奔赴最前線,更無法承受扶蘇戰死于蘇角軍中的代價。
苦勸無果后,蘇角揀選出麾下最精銳的一千騎士,又讓最信重的二五百主陳嬰統帥,隨同扶蘇一起北上,就是希望陳嬰能繼續代蘇角勸說扶蘇,由這一千騎士代替扶蘇承擔前驅戰略。
事實上,扶蘇自己也不喜歡赴險,但在有些時候,唯有向死沖鋒方才能得大勝!
扶蘇看向陳嬰發問:“陳二五百主不懼死?”
陳嬰轟然拱手:“末將不懼死!”
扶蘇目光又轉向申屠嘉、駱甲等一眾騎士,沉聲發問:“諸位袍澤懼死乎?”
所有將士齊齊拱手:“愿為世民公子效死!”
士卒難免陣前亡,如果真要一死,那為扶蘇而死多少還能死的更有價值一些。
他們篤信,倘若他們果真戰死于此,扶蘇必定不會虧待他們的家眷。
用自己的一條命換取全家人的榮華富貴,值了!
扶蘇暢快大笑:“善!甚善!”
“此戰我部承擔的任務即重又險。”
“但唯有我部拖延了足夠久的時間,才能等到援軍陸續抵達,將胡賊逐出大河之外,護身后萬家燈火!”
“有些事唯有孤才能做到。”
“若是孤先行后撤,只留諸位前驅,反倒是會白白誤了諸位性命。”
扶蘇聲音堅決的說:“諸位袍澤不懼死,孤,亦不懼死!”
不就是率領千余兵馬直面數十萬大軍嗎?
這活兒,孤熟的很!
陳嬰、申屠嘉等人連聲道:“公子/監軍……”
但沒等眾人說完,扶蘇便抬手止住了眾人話頭,肅聲道:“諸位袍澤無需再勸。”
“能與諸位袍澤戰死于一處,亦是人生快事!”
“不懼死者,隨孤全速北上,務必于敵軍浮橋修筑完畢之前抵達北五里外的那座山坡之東潛藏埋伏。”
“人盡銜枚,無令不得妄動。”
“懼死者,自行離隊,孤絕不阻攔!”
話落,扶蘇再夾馬腹,當先向北全速奔去!
看著扶蘇決絕的背影,陳嬰無奈輕嘆,申屠嘉眼中更多了幾分敬意,千余將士竟是不約而同的肅聲低呼:“愿為公子效死!”
-----------------
與此同時,大河西岸。
“報!北方未發現敵情!”
“報!水路未發現敵情!”
大量斥候不停傳回消息,每一個消息都是沒有看到秦軍,每一個消息都讓頭曼的心情更好了幾分。
伊藤看頭曼的目光也更多了幾分欣賞:“果然如單于所料一般。”
“無須多久,浮橋便可修筑完畢,但秦軍卻仍未現于周。”
“這茫茫大河本該是秦賊抵抗你我的天險,而今卻被你我一躍而過。”
“快哉!快哉!”
頭曼的表情卻很平靜:“吾胡國兒郎皆是生在馬背上的天之驕子,轉戰如風,遠勝秦賊。”
“只要將軍蒙恬果真率軍北上高闕,那我部安然渡過大河就是理所當然之事。”
“但秦賊的步戰之利卻也不可小覷。”
“渡過大河之后,才是真正的戰爭!”
伊藤輕笑:“單于莫不是怕了?”
怕嗎?
回想起三年前那場毫無反抗之力的慘敗,頭曼怎么可能不怕!
頭曼笑道:“吾乃是撐犁孤涂單于,怎會懼怕區區秦賊!”
“但狼從不會撲咬陌生的野獸,狩獵的前提,是要了解獵物。”
遠遠望見浮橋即將修筑完畢,頭曼右手一引問道:“浮橋即將修筑完畢,伊藤將軍可要先行渡河?”
伊藤毫不推脫的說:“多謝!”
“萬夫長巴克什,率你部兵馬于河岸等待,浮橋筑成之后,立刻渡河!”
巴克什振奮高呼:“遵令!”
仆從軍的速度更快了幾分,僅只是用了一個半時辰便完成了最后的工作,讓一條簡易浮橋橫亙于大河兩岸。
巴克什難掩心中激動,第一個牽著戰馬走上木板,率領麾下將士向河對岸小跑而去。
很快!
很快他就能跨越大河,距離故鄉更近一步!
但就在巴克什即將踩上黃河東岸的土地時,東側一里外的山坡后卻突然出現了一名騎士。
緊接著,一千五百名著甲騎士逐次策馬登上山坡,排出極松散的一字長蛇陣,每一名騎士的姿態都很放松,卻如一張大網般遙遙罩住了浮橋。
更有一桿振翅高飛的玄鳥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玄鳥旗下,一名身穿重甲的將領拱手一禮:“大秦長公子,于此地恭候多時!”
將領身側,一千五百名騎士同聲復誦:“大秦長公子,于此地恭候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