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草草應付過父母的關切詢問,簡單洗漱后便倒在床榻上沉沉睡去。
明日還有諸多事務等著他處置,此刻最要緊的是養精蓄銳。
而此時胡金寶的宅院里,卻是燈火通明,人影幢幢。快班衙役幾乎悉數到齊,就連壯班也有數人不請自來。
若林峰在此,定會驚訝地發現,連王五這廝也赫然在列。
這群人大多出身市井,不是游手好閑的潑皮,就是欺軟怕硬的無賴。此刻聚在一處,自然是為了商議如何對付新上任的壯班都頭。
“要我說,就該給那林峰點顏色瞧瞧!”王五拍案而起,滿臉怨毒,“真當攀上陳師爺的高枝,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他這些日子回了趟鄉下,本以為回來時能看到林峰被雷豹打斷手腳、革除差事的慘狀。誰知不僅風平浪靜,這昔日被他背叛的兄弟反倒青云直上,成了壯班的都頭。
往日林峰對他的接濟之恩早已拋到九霄云外,此刻滿心只想著如何將對方拉下馬來。
有些人就是這樣,見不得別人好,尤其是見不得曾經不如自己的人飛黃騰達。
一個叫張東的快班遲疑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他畢竟是正經補的都頭,又有師爺撐腰......”
胡金寶瞇著三角眼,目光在王五和張東之間來回掃視。
他何等精明,一眼就看出眾人雖聚在此處,卻各懷心思。
當下他冷笑一聲,拍案道:“怎么?在這安寨縣的地界上,咱們還能讓個毛頭小子給壓住了?他林峰算什么東西!”
胡金寶端起茶盞抿了一口,陰惻惻地繼續道:“至于陳師爺,不過是個外鄉來的幕僚。雖說背后是縣尊,可這縣里上上下下,哪件差事不是靠咱們弟兄們跑腿辦事?”
他明面上不敢與陳師爺正面沖突,暗地里卻自有倚仗。
明清兩朝為加強中央集權,嚴格實行官員異地任職與避籍制度。知縣須由外省人擔任,不得于原籍、姻親所在地甚至曾經商之處為官。此舉雖有效遏制了地方勢力坐大,卻也釀成“流官”之困。
這些外來的知縣到任時,往往對當地風土人情、方言脈絡、豪強大戶乃至錢糧刑名的淵源一無所知,形同“盲聾”。一切政務皆須仰賴熟悉本地情形的胥吏方能推行。
加之知縣任期普遍只有三至五年。如此短的時間內,既要摸清地方,又要組建班底,還要做出政績,難度極大。錢糧稅收與刑名獄訟乃知縣的核心考績,一旦未完或積壓,輕則影響升遷,重則招致罪責。
因此,為快速達成目標,知縣往往不得不倚重現有胥吏系統,即便明知其中弊病叢生,也無力在任期內整肅。
一個外來的知縣若想觸動他們,極易陷入孤立無援,甚至反遭構陷。連知縣尚且如此,更何況區區一個幕僚師爺?
屋內燭火搖曳,映得胡金寶那張胖臉陰晴不定。
他摸著下巴上的胡須,故作沉吟:“不過嘛……師爺的面子還是要給的。”話音未落,卻突然將茶盞重重一放,“可若就這么算了,豈不是什么阿貓阿狗都敢騎到咱們頭上撒野了?”
王五立刻跳起來附和:“班頭說的是!您就發句話,弟兄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胡金寶見火候已到,陰笑著壓低聲音:“明的不行,就來暗的。張東,去告訴各大戶,斷了壯班的常例銀!看他們拿什么養人!
次日,天剛破曉,林峰便起身洗漱,辭別雙親來到衙門。
林峰在衙門處理完晨間公務,便帶著幾名親信出了門。他昨日已吩咐趙小乙等人,將城內各大賭坊的檔頭、青樓暗娼的老板都邀至醉仙樓一敘。
剛邁出衙門大門,迎面就撞見了王五。
他特意避開了清晨點卯,本想著躲過與林峰照面的難堪,誰知偏偏在衙門口撞個正著。他下意識想扭頭避開,卻已被林峰一眼瞥見。
“王五兄弟,”林峰聲音平穩,甚至帶著幾分舊日熟稔,“今早點卯怎未見到你?身子可還爽利?”
王五臉上青紅交錯,他心中自覺難堪,所幸撕破臉道:“勞林都頭掛心,不過是一時起晚,不比都頭您,如今步步高升!”
他語帶譏諷,眼神卻不敢直視林峰,只硬邦邦別過臉去。
林峰目光在他面上停留一瞬,也不惱,反而淡淡一笑:“兄弟說哪里話。”說罷不再多言,領人徑直離去。
王五盯著他背影,眼神愈發狠辣。
林峰帶著趙小乙、李勝幾人往醉仙樓行去,趙小乙越想越氣,忍不住啐了一口:“王五那廝真不是東西!峰哥這些年幫他墊了多少銀子,替他擋了多少災禍。如今峰哥升了都頭,他不來道賀也就罷了,還敢這般冷言冷語!”
李勝也憤憤的幫腔:“就是!要我說就該給他點顏色看看,讓他知道什么叫尊卑有別!”
林峰聞言卻擺了擺手,神色肅然:"兄弟一場,何必計較這些?王五兄弟一時想不開,也是人之常情。咱們做人要講情義,不能因為如今有了些微末權柄,就忘了當初的情分。”
他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趙小乙等人聽了都不由動容。李勝更是慚愧地低下頭:“都頭教訓的是,是小的們心胸狹隘了。”
“還是都頭仁義啊!”趙小乙由衷嘆道,“換作旁人,早就...”
林峰微微一笑,打斷道:“好了,此事就此揭過。眼下咱們還有正事要辦。”說罷當先邁步,朝醉仙樓方向走去。身后眾人望著他的背影,眼中滿是敬佩之色。
眾人很快便到了醉仙樓前。這醉仙樓坐落在安寨縣城最繁華的十字街口,三層飛檐翹角,朱漆欄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門前車馬喧囂,進出的多是衣著光鮮的商賈和衙門里的頭面人物。
早有小廝眼尖,遠遠瞧見林峰一行人,連忙小跑著迎上來:“林都頭大駕光臨,小店蓬蓽生輝!快里邊請!”
這小廝心里明鏡似的,眼前這位林都頭,早些年帶著一幫潑皮在城里爭強斗狠時就已是個人物,如今更是升了壯班都頭,哪敢有半分怠慢。
林峰微微頷首,帶著眾人邁入樓內。只見大堂內陳設考究,清一色的黃花梨桌椅,墻上掛著名家字畫。跑堂的穿梭其間,端著精致的瓷盤,盤中菜肴色香俱全。
“都頭您看,這大堂里掛著的‘醉里乾坤’匾額,可是咱們縣太爺親筆所題。”小廝一邊引路,一邊殷勤介紹,“樓上的雅間更是講究,一水兒的蘇作紅木家具,連茶具都是從景德鎮專門定制的。”
趙小乙跟在后面,忍不住咂舌道:“乖乖,這一頓飯怕是要吃掉咱們半年的餉銀吧?"
小廝聞言笑道:“這位差爺說笑了。咱們醉仙樓最普通的席面也要二兩銀子,若是點些時令鮮味,再配上陳年花雕,五六兩銀子都打不住。前幾日縣里周員外宴客,一桌就花了八兩多呢!”
林峰聽著這番介紹,心里卻在盤算:今日這頓酒席的花銷,怕是要從待會兒那些賭坊老板身上找補回來了。他不動聲色地問道:“我昨日讓趙小乙來訂的‘醉月軒’可準備好了?”
“都頭放心,早就備妥了。”小廝連忙應道,“按您的吩咐,臨街的那間‘醉月軒’,最是清凈。窗邊還能瞧見街景,又不會太吵。酒菜也都按最高規格預備下了,光是前菜就有八樣,主菜十二道,還有四樣點心...”
李勝在后面聽得直咽口水,小聲嘀咕道:“乖乖,這排場...”
林峰卻只是淡淡一笑,今日這場宴請,表面上是聯絡感情,實則是要跟這些賭坊、青樓的老板們"立規矩"。
隨著時辰漸近,醉仙樓外漸漸熱鬧起來,車馬陸續停駐。
最先到的乃是“春香院”的老鴇王媽媽。她一身絳紫色綢衫裹著豐腴的身子,臉上脂粉厚重,走起路來腰間贅肉微顫,還未進門笑聲先至:“哎呦呦,林都頭恕罪,老婆子腿腳不利索,來遲了,來遲了!”她連連作揖,臉上堆滿了逢迎的笑。
緊接著,“劉記賭坊”的掌柜劉老棍也到了。此人身材干瘦,一雙三角眼精光四射,進門便不著痕跡地四下掃視,活像只警惕的老鼠在探查新地盤。他身后跟著兩名膀大腰圓、面色不善的打手,氣勢逼人。
眾人寒暄兩句后,又有一人邁入門檻。乃是“金鉤賭檔”的老板錢恒。他五短身材,滿面橫肉,脖頸上掛著一副精巧的金算盤,隨著步伐叮當作響。
此人也不寒暄,毫不客套,大喇喇地揀了張椅子坐下,聲如洪鐘:“這位林…都頭,咱們都是爽快人,今日擺下這陣仗,究竟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