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聲的余韻還在艦橋穹頂回蕩,紅色警示燈正緩緩轉為安全的幽藍。夏晴的戰術手套按在指揮臺的生物識別區,指節因長時間緊握而泛白——她盯著全息屏上逐漸消散的金屬碎片云,那些曾讓反物質魚雷都失效的戴森探針,此刻正像被擊碎的鏡面,在星塵里折射出細碎的光。
“全艦損傷報告。“她的聲音比平時輕了些,尾音卻仍帶著鋼鐵般的鋒銳。
“引擎艙溫度92%,反物質反應堆穩定。“輪機長的聲音從通訊器里傳來,帶著劫后余生的震顫,“光繭接口處能量損耗...比預計低17%。“
夏晴抬眼,透過艦橋的全景舷窗,艾彌爾的光繭正懸浮在方舟號右舷外。淡紫色的量子霧靄裹著星芒,像一顆被揉碎的銀河系,偶爾有細碎的光屑飄向深空,那是剛才對抗時耗損的載體物質。她想起三小時前,當共鳴網絡展開的瞬間,自己的意識被拽入那片由情緒編織的星圖——織夢族孩子的歌聲像清泉漫過心尖,陳默炸小行星時的火光與林深童年捧在掌心的水,竟在同一維度里溫柔重疊。
“那不是技術。“林深不知何時站到了她身側,眼鏡片上還凝著引擎艙的寒氣,“是...文明的共鳴頻率。“
夏晴沒接話。她轉身走向艦橋角落的私人日志艙,戰術靴跟叩在金屬甲板上的聲響,比平時慢了半拍。艙門閉合的瞬間,全息投影自動展開,空白的日志頁泛著暖黃的光——這是她從21歲當少尉時就保持的習慣,每次重大戰役后記錄,用最冷靜的文字鎖住最滾燙的情緒。
筆尖懸在“2247年5月19日“的日期上方,她突然想起奧列格昨天在戰術會議上的冷笑:“用外星蟲子的共鳴網?不如把他們的光繭當誘餌,反正硅基生命死了也不可惜。“陳默的拳頭砸在奧列格腮幫上的悶響,混著艾彌爾投影時那聲幾乎聽不見的抽氣,此刻在她耳邊格外清晰。
“今天我終于明白,'黑暗森林'里最亮的光,從來不是槍口的火。“她按下確認鍵,文字在全息屏上泛起漣漪,“當織夢族的孩子與地球的極光在意識里重疊,當我們的恐懼與他們的絕望共振成同一段頻率——原來所謂生存,從來不是孤狼的撕咬,而是...火種的傳遞。“
艙門被輕叩兩聲。夏晴快速劃動日志頁,將未寫完的“但奧列格的人還在月球基地“那句抹掉。轉身時,林深抱著一摞數據板站在門口,鏡片后的眼睛亮得反常。
“艾彌爾的光繭損耗比預期低,是因為...“他遞過最上面的那塊板,“他們把備用能量源轉輸給了我們的生命維持系統。“
全息屏上的曲線像春天的溪流,從光繭能量池延伸到方舟號的生態循環區。夏晴盯著那道溫柔的弧線,想起剛才戰斗最激烈時,醫療艙報告說所有冬眠艙的溫度突然穩定了2%——她當時以為是引擎調整,原來...
“他們本可以只保自己的光繭。“林深的聲音低下來,“就像我們本可以拒絕共享引擎能量。“
艦橋的警報燈徹底熄滅了。夏晴跟著林深走到舷窗前,艾彌爾的光繭正緩緩靠近,量子霧靄里浮現出模糊的人形輪廓。那是她的投影,比平時更淡,像一片要融化在星空中的云。
“共鳴網絡需要重啟冷卻。“艾彌爾的聲音帶著星塵的震顫,“但...謝謝你們的光。“
夏晴望著光繭與方舟號引擎噴疊的光暈。反物質引擎的藍光是冷冽的,光繭的紫芒是溫熱的,兩種顏色在真空中纏繞,像兩雙手,把獵星者的殘片掃進了暗物質云的裂隙。
“他們退了,但還會再來。“林深的指尖抵在舷窗上,仿佛要觸碰那些尚未消散的星芒,“戴森探針群只是先遣隊,主艦至少還有三個月抵達。“
夏晴扯了扯領口的戰術徽章。那枚銀質的地球-月球-火星徽章,是她18歲軍校畢業時父親親手別上的,此刻在雙重光芒里泛著柔和的暖光。“那就讓下一次...“她望著光繭里逐漸清晰的艾彌爾的眼睛,“我們的光更亮些。“
通訊器突然響起短促的蜂鳴。夏晴接起,奧列格的臉在全息屏上皺成核桃:“艦長,聯合政府緊急電文——月球基地的逆向工程團隊修復了部分量子對撞機數據,他們說能提煉出更高效的共鳴網絡催化劑。“
林深的手指猛地收緊,數據板邊緣壓出淺淺的凹痕。夏晴盯著奧列格身后晃動的人影,那是幾個穿著黑色防輻射服的技術官,懷里抱著的金屬箱上,赫然印著“排他協議風險等級:紅“的標識。
“告訴他們。“她轉身看向舷窗外交織的光芒,“催化劑需要的不是技術,是...信任。“
奧列格的臉在通訊中斷前扭曲成某種她熟悉的表情——那是21世紀末小行星防御戰時,那些堅持用核彈硬剛的老將軍們,在看到用引力彈弓偏轉小行星時的表情。
夜航燈次第亮起時,夏晴再次打開日志艙。新寫的那頁在暖光里泛著溫柔的漣漪,她在末尾補了一句:“或許宇宙從不是黑暗森林。那些我們以為的陰影里,藏著太多未被看見的光——只要我們愿意,先伸出手。“
艦橋外,艾彌爾的光繭與方舟號的引擎光芒仍在共舞。夏晴望著那片交織的光暈,突然想起林深說過的話:“文明的意義,是讓火種不僅能燃燒,還能傳遞。“
而此刻,她終于看懂了那團光里的秘密——所謂共存,從不是兩個文明的妥協,而是兩顆火種,決定一起,把黑夜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