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談朱棣在這邊心潮澎湃,那邊于謙去泡了茶,回到車廂上便是一愣。
只見方才還好的眾人此時都垂頭喪氣,尤其是朱棣旁邊的朱瞻基,更是面色通紅。
想也不用想,他離開這段時間應該發生了什么:“怎么了,諸位這是?”
“無事!”朱棣見于謙返回,便笑道:“于詹事方才去了何處,怎的現在才來?”
“我見天熱,怕諸位口渴,特地去泡幾杯茶來!”于謙回應著,
他親自給朱棣和朱瞻基奉上了茶,隨后又給朱高煦等人親自端了過去。
許是因為剛才發了一通脾氣,朱棣現在心情居然頗為舒暢。
看著手中茶杯,他端起便飲了一口道:“果是好茶!此茶莫非也是瓊州所產?”
“正是!”于謙點了點頭,來到了朱棣面前端起茶杯笑道:
“此茶喚作五指山茶,有琥珀湯、奶蜜香之稱,乃是瓊王摯愛。”
“飲上一口,可謂回味無窮啊!”說著他便喝了一口,隨之就是一臉的陶醉。
看他一副享受的模樣,朱棣嘴角一揚道:“吾觀于詹事年紀尚輕,不料亦喜茶道?”
“那是自然,涼茶與啤酒,乃我瓊州兩大特產,島上無人不喜!”
“哦?這啤酒又是何物?”朱棣一時又來了興趣,現在的他對島上的一切都十分好奇。
“要說啤酒嘛,其實喝酒差不多,本是麥芽所制,加點啤酒花,苦澀之中又有醇香,回味無窮!”
于謙一臉笑意道:“貴客遠來不知,似我瓊州,天氣頗為炎熱,難解暑氣。”
“唯有這冰鎮啤酒,飲上一口,透徹心扉,怎一個暢快了得。”
“似謙初至,尚有些喝不慣,如今每日不來一杯,便覺饑渴難耐!”
“還有這等奇物?”朱棣被他說的一陣嘴饞,咂了咂嘴道:“待入了城,定要喝上幾杯才是!”
“這是自然,貴客若是想喝,在下便帶貴客前去品嘗即是!”
“不過在飲酒之前,還需去趟醫院,先將那位貴客的傷口處理一番!”
于謙努了努嘴,示意后排的朱高煦的傷口還在淌血呢!
朱棣聞此,猛然回過神來,回頭看向了朱高煦道:“老二,你還好吧?”
這難得問候直讓朱高煦一陣感動,忙點頭道:“爹,兒子無事!您要喝酒,咱就先去喝!”
“無妨,治傷要緊!”朱棣看他這樣,也是微微一嘆。
他家老二其實還是挺孝順的,就是脾氣太掘,像頭倔驢一樣。
不過這回好了,在知道黃金洲之后,他已經暗暗下定了決心。
等探明黃金洲所在之后,他就安排朱高煦去帶兵去開疆擴土。
到那個時候,打下多大疆土他就封老二多大的王,反正隔了一重大海,即便老二再想造反,這輩子估計也很難實現。
至于后面的事情,他就管不了了,總之,要先將東邊那塊大陸給占據下來。
至于老四朱高燨嘛.....他一時還真不知道如何安排的好。
你說換儲君吧,老大朱高熾畢竟監國這么多年,地位太過穩固。
你說不換儲君,這老四朱高燨貌似也是個不安分的主。
但好在不同于這三個哥哥,朱高燨主意很正,想來世界這么大,總能找到安置朱高燨的辦法。
如此想著,他突然發現格局打開之后,世界仿佛變了一個模樣。
之前他總想著把自己兒子安排在國內,思考怎樣才不會引起內斗。
可現在來了一趟瓊州,他才感覺世界似乎遠比自己想像的要大!
反正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每年光是各種饑荒災害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口。
既然留在國內也難以安排,為啥不開枝散葉?索性滿世界的探索去!
大明現在已經具備了大洋航行能力,就應該打開格局,征服世界!
如此既能創造不世之功,又能開辟大量疆土,豈不是兩全其美之事?
朱棣一時暗自點頭,心中仿佛被埋下了一顆種子,有些抑制不住這顆種子的生長。
“說來此番入瓊州,我等可算是大開眼界,不過其間種種還是有不少迷惑之處,不知于詹事可否為我解答?”
想開了之后,他心中一陣開朗,再無之前芥蒂,就像盲人剛剛睜開了眼,想要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而于謙,顯然就是一個合適的向導,不僅人真誠,而且絲毫沒有隱瞞。
朱棣如此,于謙自然是樂見其成,不管眼前這個老者是皇帝也好,還是大臣也罷,他最不希望的就是瓊王被朝廷誤會。
現在將一切說清楚,反倒是解決皇家矛盾的最好方式!
見朱棣主動言明,他索性點了點頭道:“貴客有問但說無妨,在下必知無不言!”
朱棣見之,索性便將自己上島之后的疑問問出,諸如電報,又如碼頭建材。
于謙聞言就笑道:“要說這電報,實則有些駭人聽聞......”
他將自己所知的電報原理簡單說了一番,直聽得朱棣等人頭暈腦脹。
什么世界是個大球,球上兩極,類似思南一般有巨大的磁場。
又說磁能生電,熱能可以轉換為電能,又通過電報機將電流以不同頻率和波長經天線發出。
對面接受,使頻率和波長轉化為交變電流,再讓收報機打印出來。
這其中光是地球的概念就已經足夠駭人聽聞,更別說地球還有磁極了。
雖然朱棣以前就聽朱高燨說過,可現在再聽一遍,任舊感覺有些云里霧里。
什么叫磁能生電?什么又是熱能換電能?更別說頻率與波長之類的話語,簡直天方夜談。
可見于謙說得頭頭是道,眾人又不知從何處反駁,更別說提出疑問。
直到于謙說罷,朱棣才一臉嚴肅道:“如此說來,這電報莫非真能憑空千里傳信不成?”
“千里自然是沒有的!”于謙搖頭一笑道:“這電報在我瓊州也是個稀罕物,才剛制造不到一年。”
“不過此物能憑空傳信確實不假,短的能傳播數十里,長的傳播能有一二百里?!?/p>
“當前我瓊州上共設電報六十余臺,加上群島電報站,基本也能全覆蓋?!?/p>
“方才海關之所以能知會在下,就是因為瓊王府上便有電報。”
“監聽員聽得電報,翻譯之后傳信在下,在下方知諸位前來。”
“至于傳信千里之說,倒也不是不可能,只是還需研究幾年方可實現!”
眾人聽著這話,自然是面面相覷,尤其是朱高煦與張輔,他們還以為是什么烽火臺。
現在才知道,合著與人家相比,他們就像原始人一般,思維早已落后。
而朱棣也是嘆息不已,暗道自己身為天子,卻也犯了這等夜郎自大的錯誤。
若非來了一趟瓊州,他恐怕要以為這是什么妖術了,現在看來,瓊州的技術,恐怕已經遠超大明不知多少代!
看來大明睜眼看世界已然勢在必行!再不睜開眼來,早晚會被外界拋棄。
思慮之間,他不由暗下了決心,等見到老四之后,一定要派些官員南下看看!
世界的全貌,不能只是他一人看到,而應該是朝廷上下都得看清楚。
只有這樣,大明才能開啟改革,追上瓊州現在有的技術水平!
朱棣相信,光是瓊州一地已經能有這種水平,集大明全力發展,整個世界必然都將會為之震顫!
他就不信了,自己這個前老四,堂堂永樂大帝,會比不上自家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