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停在云彥昌家門口的時候,云彥昌已經在門口等著了,看見李修遠騎車過來還有些意外,他以為李修遠和司機兩人一起過來呢。
“這么晚了,你怎么自己騎車過來了,不讓司機接你一趟。”云彥昌臉色有些沉重,不過還是開口問了一句,他對于李修遠終究還是和別人不同,還是看重李修遠的。
李修遠搖搖頭:“謝謝領導,這我騎車能節約點時間,咱們黃塬路政建設還是不錯的,路上也明亮。”
云彥昌點點頭,沒有再說這個話題,而是開口說道:“剛才我已經聯系苗安了,讓他現在負責前期的救援工作,該通知的醫院,消防隊,專業救援隊,都已經通知了。”
云彥昌這話一出,李修遠一顆心就放在肚子里了,不管最后的結果怎么樣,最起碼現在開始救援了。
兩人說話間,宋宇已經開著車到了,李修遠拉開了車門,請云彥昌上車,然后自己坐到了副駕駛的位置上,讓宋宇直接開車去中心鎮的金鑫煤礦。
一路上,云彥昌也在打著電話,安排著救援的各項事情,這個時候其實李修遠能做的事情就很少了。
車子到了金鑫煤礦的時候,救護車和警車已經到了,閃爍著紅藍色的燈光,劃破了金鑫煤礦的黑夜,苗安和金鑫煤礦的礦長趙明兩人過來匯報工作。
云彥昌對兩人也不客氣,直接說道:“不要說其他的,現在就告訴我,被困井下的有多少人,現在他們的情況怎么樣?”
“云縣,這個估計井下……”
“估計,這種事情能用估計嗎?”云彥昌立馬瞪了眼睛。
礦長趙明和苗安兩人縮了縮頭,趙明趕緊開口說道:“這個初步統計,被困井下的有十二人……”
這個數字一出來,云彥昌的神情就凝重了起來,十個人這兩年是一個分界線,超過十個人那就要縣領導擔責了。
光是處理煤礦的具體負責人就不行了。
“說說井下的情況?被困的位置有沒有摸清楚?”云彥昌繼續問道。
“這個還在統計中,其中有三個人確定,在作業平臺,有很大的生還希望,但是其他人的位置還沒有確定……”
“現在,立馬去確定這些人員的位置,還有井下的情況,在消防救援隊到來之前,這些情況必須要確定。”云彥昌死死的盯著趙明說道。
趙明趕緊應了一聲去做事情了。
苗安卻留了下來,云彥昌詢問一些事故發生的原因之類的,李修遠則是幫著云彥昌泡了杯熱茶,有領導在場的情況下,也輪不到他做主。
很快,張景輝就到了。
緊接著常務副縣長谷凡蕾也來了,只不過就她自己帶著司機過來的。
就剩下一個快要退休的劉副縣長沒來,劉副縣長歲數大了,也晉升無望,這煤礦也不是他分管的,他不要說現在知道不知道消息,李修遠估計他就是知道了消息,也懶得大半夜過來。
消防救援隊到了的時候,煤礦上這邊也把消息差不多統計好了,各項消息也匯總到了云彥昌這里。
臨時的救援指揮部也設立起來了,幾個縣領導、安監局、救援隊、金鑫煤礦,甚至金塬礦務那邊也來了一個副總。
這樣的場合,李修遠這個秘書都擠不進去,在外邊等待著。
宋宇不知道什么時候來到了李修遠身邊,給李修遠遞了杯熱茶。
用的杯子還是保溫杯呢,李修遠接過來問道:“宋哥,這是?”
“我之前買了兩個杯子放在車上,就想著萬一要是有著急的事情,也有個喝水的,這正好就用上了。”宋宇笑了笑說道。
“謝了,宋哥。”李修遠也沒有客氣,接了過來。
喝了一口茶,然后給宋宇遞了根煙,兩人誰也沒有說話,就默默的抽著煙,這宋宇不是話多的人,李修遠心情也有些沉重。
十二個人啊,現在被認定“生還希望很大”的只有三個在作業平臺上,剩下的九個人,那還有生還的希望嗎?
當然了,李修遠也明白的,對于領導來說,可能這就夠了,十二個人,要是能生還三個的話,那剩下的九個人,其實對于領導來說,影響就不大了。
指揮部里邊的聲音還隱約的傳來,大家在討論著救援的方案,一根煙抽完,李修遠也擠了進去,來都來了,雖然說里邊沒他的位置,但是他找個角落聽一嘴還是沒問題的。
具體的事情上,他幫不上忙,但是聽一聽,心里也能安心一點。
這個時候消防救援隊,正在訴說著救援的難點,透水事故的救援呢,有兩個困難的地方,一個是可能面對的井下缺氧的問題。
井下的氧氣濃度太低的話,那基本上被困人員就沒有生存的希望了。
另外一個是,水壓的問題,水壓要是超過二十個大氣壓的時候,人體也無法承受。
而具體的救援執行過程中,主要的難點是排水,要先把水給排出來以后,救援人員才能夠進入。
“各位領導,現在的問題是,調集更多的水泵過來,加大排水量。”救援隊的負責人說道。
云彥昌點點頭,一聲令下,確定了救援方案以后,開始正式開展救援了。
時間也一點點的過去,現場的氣氛也很緊張,很快,天邊就慢慢的亮了起來,指揮部里邊眾人已經熬了大半夜了,這群領導一個個的都上年紀了,眼睛熬得通紅。
煤礦這邊安排送來了早飯,一群領導就在現場吃著,等云彥昌吃過飯以后,李修遠找個了單獨的機會,看著云彥昌勸說道:“云縣,要不然您先去休息一會吧,我在這里守著,有什么情況的話,我及時去叫您。”
“沒事,我不用休息。”云彥昌擺擺手,李修遠張張嘴還想要再勸說一下,但是最后還是忍住了,云彥昌在這里,可能其他人更上心一點,畢竟現在還在等著呢。
早上八點左右,指揮部這邊的人更多了。
吳依依也到了,她是一早起來以后才收到的消息,趕緊就趕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