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火眼金睛。”
溫梨也不再拐彎抹角,直接說出自己的目的:
“既然您已經知道兒媳在為您籌辦壽宴,那兒媳也不隱瞞您。”
“明日勞您幫忙照看湛兒一日,我要出宮辦點事情。”
太皇太后夾面的筷子停住,皺著眉看她:
“出宮?”
“有什么要緊事差人出去替你辦不就行了?何必出去。”
溫梨耐心解釋道:“兒媳不敢欺瞞您,我與三嫂在東街開了一間糕點鋪。”
“您的壽糕御膳房做出來的我不滿意,我想借機出去鋪子里做一個。”
“一來是去視察鋪子,順便教鋪子里的糕點師傅們制作方法。”
“二來也是想借您壽辰的福氣,給鋪子打個名號。”
“您壽辰當日,會請齋滿樓的師傅進宮給您現做,兒媳親手做。”
“還有就是,我來京都這么久了,想出去看看,親眼目睹一下您管理的這京都盛景。”
太皇太后盯著她瞧了片刻,見她眸子里沒有絲毫閃躲和欺騙之意,沉吟一二,點了頭。
“多帶點人,宵禁之前回宮。”
“哎,多謝母后。”
“哀家的壽糕,你打算親手做?”
溫梨輕輕頷首,“親手做才顯得有誠意。”
“兒媳給您做個別樣的壽糕。”
太皇太后挑挑眉,漫不經心嗯一聲。
“也別累著,既然是要出去教人做,那就讓他們做就是了。”
“這外面鋪子里的教會了,咱們自己宮里的,也別忘了教一教。”
“就教你自己小廚房里的御廚吧,哀家若想吃,離你宮里也近。”
“是,兒媳心里有數了,您就安安心心等著壽辰那日,開開心心慶祝就行。”
“哎?你不陪哀家用膳了?”
目的達到,沒規矩的王后起身拔腿就往外跑。
穿著一身華服溜得賊快。
“您慢慢吃,讓小壯墩兒陪您。”
“兒媳去找夫君,給您的壽禮還沒找著滿意的呢。”
太皇太后瞪著跑遠的身影斥責一句:
“哪有個王后樣兒,沒規矩。”
徐姑姑笑著接過洗干凈的小世子,急忙讓他替他母后找補。
“來,小世子說母后有事忙,就由他代替盡孝。”
“皇祖母要開開心心,笑口常開才是。”
太皇太后睨一眼這個一直以來都偏著二兒和他媳婦的女官,不滿地盯她一眼。
徐姑姑不敢正面看她老人家的眼睛,只能抱著手里的擋箭牌繼續打馬虎眼:
“喲,娘娘,瞧小世子盯著您呢?這是也想吃面了?”
“還小,等你大點再讓你母后給你做吧。”
“乖乖等皇祖母吃完再陪你玩兒。”
溫梨得了首肯,跑回自己宮殿,季縣主已經等候多時。
看到她回來,季盈起身見禮:
“王后娘娘,我正忙著籌備自己的婚事呢。”
“您這么著急將我傳來,可是有何要事?”
就喜歡這樣開門見山的。
溫梨點頭,“我想問問縣主,你出海去過那么多國家和地方,有沒有什么新奇玩意?”
“我想尋一樣獨一無二的物品。”
“送太皇太后的壽禮?”
“對,縣主打算送什么?”
季盈也不藏私,直接告訴她:
“我當時去了一個西面的國家,得了一對琉璃杯,我打算送這個。”
“玻璃杯?”
“娘娘您怎么知道?您見過?”那邊的人好像是這么叫的。
溫梨連忙打哈哈,“啊,有幸見過。”
“不對啊,這琉璃杯咱們這里好像沒出現過吧?您在哪兒見過的?”
“如果您都見過了,那,那這就不稀奇了呀。”
“那我也得重新再準備新的壽禮了?”
“不是,那個.....”
溫梨慌忙掩飾:“我曾經是機緣巧合看過圖片,對,就是畫像。”
“真的琉璃杯沒見過。”
“哦,嚇死我了。”
季盈拍拍胸脯,虛驚一場。
“我還以為這東西都傳到咱們宸國來了呢。”
“打算將它當作壽禮前我還刻意去京都城各大商鋪問了一圈了,沒有見過哪家有才決定送這稀罕物的。”
“那縣主這里可還有其他稀罕物件了?我們一直沒尋到合適的,也愁死了。”
季盈好笑地打趣她:“你還用準備什么壽禮。”
“你生下的小皇孫就是天底下獨一無二的大禮了,還準備什么呀?”
“那不一樣。”
“若是有,我向你買唄,出多少價只要你開口,我都給。”
季盈暗自得意了一回,豪爽道:“我那兒是有不少雜七雜八的東西。”
“您要不自己去看?我也不知道您喜歡什么樣的,若是看中了,拿走便是,不收您錢。”
溫梨也不客氣,直接跟她約定:“明日我要出宮,那這樣,明日我先去你府里看看。”
“若真能尋到什么寶物,婚禮當天,我讓我家王爺過去給你坐高堂,如何?”
“成交!”
兩人一拍即合,就這么把某位攝政王給賣了個干凈。
不過這也不算賣人情,季盈成婚當日,小陛下肯定是要去的。
看在郅兒的面子上,讓他坐一下高堂,也算全了太子妃當年的照顧之情。
商定結束,季縣主順了她宮里一籃子冰豆糕離開。
溫梨招來影從,讓他去安排一下明日出宮的車駕和人手。
影從領命,轉手就著手準備。
午膳后小皇帝沒去練馬,他命瞬遂取了弓箭和箭靶,就在鳳祥宮旁訓練。
待看到影從離開,他連忙示意瞬遂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