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這么慌張?”溫梨蹙眉問道。
小宮女慌慌張張回答:“回王妃,三王妃在壽春宮門前跪了一上午了。”
“兩位太妃和公主怎么勸都勸不住,娘娘發(fā)了好大的火。”
“公主只得命奴婢過來請您。”
“看看能不能請您過去讓太皇太后消消氣,順便勸一勸三王妃。”
畢竟現(xiàn)在整個皇宮,只有您能在娘娘跟前說得上話,還不怕挨罰。
“徐姑姑都被勒令閉嘴噤聲,不許求情,大家已經(jīng)沒轍了,這才過來驚擾您。”
這是公主的原話。
溫梨眉頭皺得更緊了,連忙起身。
“三王妃因何事跪求太皇太后?”
小宮女連忙回答:
“三王妃鬧著要與三王爺和離,太皇太后不允,三王妃便一直跪在殿門前不肯起。”
“那三王爺呢?”
“三王爺他……”
也正跪在三王妃面前,一直求著她起身,不停追問她為什么?
但是三王妃好似下了狠心,一心就想和離,眾人怎么勸都無用。
“雅琴,嬤嬤,讓人備轎輦,去看看。”
王嬤嬤急忙阻攔,不贊同道:“王妃,您大著肚子,就別過去了吧?”
“有娘娘在,事情總能解決的。”
“您現(xiàn)在身子重,不方便。”
“去看看吧,要是能解決就不會跪長跪不起,還過來請我了。”
“可是,萬一您過去出個好歹.......”
“叫影從,讓他跟著。”
王嬤嬤看她鐵了心要過去,無奈嘆口氣。
只能讓人過去通知影從,命人準備轎攆。
風祥宮雖然離壽春宮不遠,但是走過去的話,少不得也要半刻鐘的時間。
尋常走路過去倒也快,但是溫梨如今大著肚子,只能慢慢穩(wěn)當?shù)刈摺?/p>
影從帶著人親自抬的轎子,轎攆很穩(wěn),一會兒就到了。
壽春宮的宮人看到她來,連忙將殿門打開,讓轎子進來。
有宮女已經(jīng)慌忙往里跑,去通傳。
溫梨下了轎輦,便看到殿門前相互跪著的一對‘苦命鴛鴦’。
蕭行仲不停追問沈秋婉為什么?就為了花船的事兒?
這件事不是都過去一個多月了嗎?還沒消氣?
要怎么樣才能消氣?
三王妃卻一言不發(fā),木然地跪著。
溫梨在雅琴和嬤嬤的攙扶下上了臺階。
她沒立刻上前勸解,在兩人跟前停了一下腳步,嘆口氣搖搖頭,朝殿內(nèi)走去。
徐女官親自出來迎接,給她打竹簾。
“是誰嘴那么大把您給叫過來了?膽子也忒大了點。”
溫梨與她微微一笑,解釋道:“姑姑安好,是我自己得了消息非要過來的。”
“母后還在生氣?”
徐女官瞥一眼門外跪著的兩人,輕輕點頭。
“氣得不輕。”
“也不知三王妃是怎么想的,孩子都五歲了,還鬧著和離,哎。”
好長的一聲嘆息。
溫梨淺淺一笑,沒再繼續(xù)說話,她大概知道是為得什么。
等她走到殿內(nèi),錢太妃趕緊起身讓出位置。
趙太妃則捏著帕子一直在抹眼淚,看到她來,連忙起身過來扶她。
“好孩子,難為你跑一趟,這個孽障真是要氣死我了。”
溫梨回握趙太妃的手,與她安慰道:
“太妃莫急,三嫂嫂心里苦,把氣順出了,應該便能好。”
“給母后請安。”
微微欠身,與鳳榻上的尊貴之人福禮。
還沒等她彎下身,太皇太后連忙朝她伸手:
“快過來我身邊坐著,請什么安。”
“你身子重,以后請安免了。”
“阿韻,給王妃再拿個軟一點的席團。”
徐姑姑早有所準備,等溫梨走到她身前,快速將席團放好了。
“王妃慢點。”
等溫梨一坐下,徐姑姑又趕緊給她上了新鮮的枸杞紅棗茶和一些水晶綠豆糕。
太皇太后握住她手,不滿地瞥一眼屋內(nèi)的眾人,冷聲斥責道:
“誰這么大膽,把我兒媳婦都給驚動了?”
“她要是路上出個好歹,你們誰擔得起?”
“簡直膽大包天!”
寧安公主嚇得連忙跪下去請罪。
“請?zhí)侍笏∽铮俏易屓巳フ埖纳┥!?/p>
“胡鬧!”
“平日哀家和你母妃太慣著你了是吧?”
“又不是什么天塌下來的大事,你平白驚動她做什么?”
“讓她挺著大肚子跑一趟……”
“母后。”溫梨柔柔喚住她,與她柔聲說道:
“您別惱寧安,是肚子里的小孫兒說想您了,讓我?guī)^來看看您。”
“整日待在宮殿里,悶得慌,我出門走走,到時候有助生產(chǎn)呢。”
“不信等陳太醫(yī)過來給您請脈時,您問問他,是他建議兒媳多走動走動的,我就跟您親,就往您這兒來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饞您宮里那個江南師傅做的水晶綠豆糕了。”
“桑嬤嬤雖然也會做綠豆糕,但是做出來的口味呀,總感覺少了一些什么。”
“還是您這兒做得更好吃些,我今日便過來向您討一些糕點回去。”
這肚子就是一張王牌,這一亮王牌,太皇太后再大的火氣,也能立刻消下去。
她笑著瞪她一眼,拍拍她手。
“阿韻,你去,把那個做水晶冰豆糕的廚子送去王妃那里。”
“多大點的事,既然得你歡心,只管叫王嬤嬤過來說一聲便是,平白走這么一趟。”
說著又想起什么,轉(zhuǎn)頭又與徐韻吩咐道:
“昨日哀家吃的那道滑肉和鮮湯不錯,很適合給王妃吃,也一并送過去。”
“是,奴婢立刻去辦。”
太皇太后自然知道她的目的不是為了這么一道糕點,就是過來求情而已。
不過她也不會戳穿,她難得出來走動,她高興還來不及。
溫梨這走了一趟,得了三個廚子,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母后把人都送兒媳了,那您這里不是缺了嗎?”
太皇太后卻不在意,隨意道:“不礙事,哀家一個人又吃不了多少。”
“現(xiàn)在你最要緊。”
“那兒媳便多謝母后賞賜。”
“乖。”
嘮嗑完了,也把太皇太后心里那點氣給順了出來。
溫梨開始進入主題,臉上兩個酒靨淺淺一彎,讓人看著心生歡喜。
“想來您應該聽說過三王爺在雍城做的那些事情了吧?”
“三嫂嫂是個大氣又明事理的,斷不會為了這點小事就非要鬧得和離不可。”
“問題的根節(jié),也根本不是花船和花魁的那點小事。”
“哦?那是因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