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李茂森,牛哇!”
三里屯的小酒吧里,有人感嘆了一聲便不再說話了,姜導、馮導、王碩、王忠駿、趙保鋼等人默默抽煙,沒一會兒他們的卡座里煙霧滾滾,著火了似的。
“確實有兩下子!”
姜導用力嘬了口煙,腮幫子深深凹下去,煙頭閃爍的火光倒映在他沉郁的瞳孔虹膜上,將他不太愉快的內心暴露了出來。
他不愉快的原因也跟《一個都不能少》熱映有關。
當初他們聽說《一個都不能少》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拿到最佳影片金獅獎,心里雖然羨慕李茂森好運,但不認為《一個都不能少》是一部好電影,至少在院線里不會是一部賣座的電影。
原因是威尼斯電影節(jié)在評選時比較重視電影的藝術水平。
藝術水平越高,獲獎概率越大。
這種情況就會產(chǎn)生一種很矛盾的情況——
藝術水平高的電影作品,曲高和寡,普通人欣賞不來,在上映時也不會得到觀眾們的熱捧,俗稱‘冷門佳片’。
《一個都不能少》在意大利拿到金獅獎,說明它的藝術水平很高,屬于‘陽春白雪’。
這類電影普通觀眾看得懂嗎?
姜導他們幾個預測這部電影上映后票房成績不會太好,李茂森即使能拿到獎項,也無法獲得市場的青睞。
可現(xiàn)實情況給了他們一巴掌。
《一個都不能少》上映后不到半個月拷貝數(shù)量突破1000個,全國觀影人次超過5000萬大關,成為九月份觀影人次最多的電影。
這說明李茂森的電影不止藝術水平高,還做到了雅俗共賞。
這太難得了。
在電影行業(yè)有兩種獎勵機制,一種是市場機制,好的電影在上映后受到觀眾喜愛,會獲得物質上的獎勵,譬如票房;
第二種是榮譽機制,這種機制評選機構是專業(yè)電影人,好的電影在上映后得到專業(yè)領域的認可,會獲得榮譽獎項,譬如各個電影節(jié)獎項。
一般電影只能二選一。
而李茂森拍的《一個都不能少》卻獲得兩種機制的獎勵。
一份付出,兩種收獲。
太特么叫人羨慕了。
“要我說你們也不用太羨慕李茂森。”
王作家仰頭看著天花板,半截香煙放在嘴巴邊上,“這部電影能獲獎主要是在風格上取巧。其實你們也可以借鑒一下,平時多研究意大利的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德國的政治電影,美國的人文關懷電影,過幾年你們也能獲獎。”
王忠駿王老板點點頭,“還有在票房上,這部電影能受到追捧,主要是教育部門在背后推動,鼓勵老師學生家長觀看,他們想用這種方式宣傳教育體制的改革和進步。要是沒有他們的支持,就不會有那么多人看電影。你們在拍電影時也可以借鑒這種做法。”
“哎~”
馮導、姜導、趙導齊齊搖頭。
王作家和王老板不是導演不知道當導演的難處,像《一個都不能少》這種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他們也想拍,但這種電影不是說拍就能拍出來。
很多人看過《一個都不能少》之后,覺得劇情和結構都很簡單,連七八歲小孩子也能夠看懂。
但他們是內行,能通過電影看清楚更多門道。
《一個都不能少》無論是劇本設計、鏡頭語言、故事節(jié)奏、敘事結構,顏色和光線搭配等等,都非常不簡單,不是一個人隨便想學就能學會的。
“可你們在這里唉聲嘆氣也沒用啊。”
葛攸躺在沙發(fā)上,搖著扇子說,“你們有時間嘆氣,還不如抽空多研究怎么拍電影,早些拍出一部好電影。”
“這話很對。”
胖子傅飆放下啤酒杯說,“你們三個,除了老趙是導演,老姜你是演員,老馮你是美工,你們都沒機會當導演,就算有人嫉妒李茂森,也輪不到你們兩個。”
姜導和馮導氣惱地瞪著胖子,早知道他這么不會說話就不叫他過來喝酒了。
“好好,我說錯了,自罰一杯。”
傅飆端起一大杯啤酒咕咚咚灌進肚子。
“老姜,聽你弟說劉小慶準備替你和李茂森說合,情況怎么樣?”
王老板問道。
“不怎么樣,上次過來挑事的是他,除非他主動過來道歉,不然我不可能跟他和解。”
“要我說有機會的話還是和解為好,大家一個圈子里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沒必要多個敵人。”
葛攸勸說道。
“無所謂,這里是燕京,我拍戲還用求著他?”
姜導搖搖頭,拿著煙狠狠抽一口。
王作家哈哈一笑,“這話沒說錯,你們沒看到前陣子李茂森被我們文藝界狂噴嗎?罵他沒膽氣沒骨氣,是在自我閹割,他在燕京文藝界名聲都臭了,以后他看中哪篇小說想改編都沒人搭理他。”
“這個確實卡住了他的脖子,沒有好的劇本就拍不出來好電影,他總不能每部電影都搞原創(chuàng)。”王老板說。
咕~咯~
胖子傅飆喝下一杯啤酒,揉揉大肚皮,“姜導,姜老二呢?他說了要找我補課,為明年考中戲作準備,今天怎么還沒來?”
“老二說他要當導演,最近在《代號美洲豹》劇組跑龍?zhí)住!?/p>
“啊?”
胖子傅飆愣了下,“他要當導演,怎么去跑龍?zhí)祝俊?/p>
“哈哈,你不知道嗎?張導最近變成導演專業(yè)名師,很多人跑到他劇組里學習拍電影,就像李茂森那樣。”
王作家拍著大腿哈哈大笑。
其他人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
“咔!咔!咔!”
“怎么回事,你們都站這里干什么?”
通州《代號美洲豹》片場,張大導演拿著擴音器片場外十多個探頭探腦的群演。
張衛(wèi)平制片無奈地告訴他,那幾個是想要當導演的學生,他們聽說李茂森在片場觀看張導拍戲最后拍出《一個都不能少》這樣的好電影。
他們想效仿李茂森,在片場向張導學習拍電影。
張導聽了臉色漸漸發(fā)黑,我一個導演怎么變成了導演老師?
他回頭掃了一眼,忽然發(fā)現(xiàn)不止外面十幾個人在盯著他拍戲,連劇組其他演職人員也盯著他的一舉一動,像是在偷學什么。
張導氣得咬牙切齒,李茂森真是該死啊,給他招來這么多麻煩。
“讓他們離開,都離遠遠的,不許站在這里,導演區(qū)也不許站人,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