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能少》在燕京地區的首映非常成功。
上映當天,在市里21家影院賣出32.5萬張電影票,算上免費的老師和半價票的學生票,首映當天觀影人數超過50萬人次。
成為教師節當天放映場次最多的電影。
多家報紙重點報道了上映的新聞并對電影做出評價。
《燕京早報》稱《一個都不能少》在上映后得到老師家長們的稱贊,孩子們也喜歡這部電影,有孩子在看完電影后主動要給農村的孩子們捐款捐物。
《華夏青年報》稱贊《一個都不能少》是對九年義務教育政策最好的宣傳片,是一部寓教于樂的教育片,也是目前為止最好的兒童教育電影之一。
《人民文藝》雜志當天發表了一篇三千多字的長篇評論。
文中詳細點評了《一個都不能少》,稱影片通過一個13歲代課老師的經歷,講述一個簡單、質樸卻觸動人心的故事,有一種讓觀眾難以抵抗的溫暖和甜蜜。
影片風格與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有些相似,采用非職業演員,實景和自然光拍攝,大量使用中遠景……充分體現了李茂森導演在電影藝術上的把控力。
該雜志認為《一個都不能少》之所以能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正是因為電影風格與意大利電影界提倡的電影風格類似。
李茂森導演找到了電影獲獎的密碼,其他導演可以學習借鑒。
還有張大導演也在采訪中稱贊《一個都不能少》水平很高,雖然劇情上存在幾處硬傷,譬如村里到處都是成年人,村長偏要找個13歲女孩當代課老師,這不合理,這是編劇為了故事性犧牲了邏輯;
還有劉敏濤和侯勇貴沒有村里的介紹信,在城里亂跑會被城管處收容并送回村里,根本不需要去找,等等……
但總體來說《一個都不能少》是一部合格的教育片。
李茂森也是個比較有潛力的新人導演。
等等。
除了點評電影,媒體也夸贊李茂森,稱他導演功力深厚,藝術水平高,敏銳的社會洞察力,是年輕一代導演里的代表人物。
可以說在《一個都不能少》上映后,大家對電影大夸特夸,好評如潮。
楊制片也從廠里打來電話,興奮地告訴他有二十多個省市地區院線負責人聯系廠里,預定《一個都不能少》電影拷貝。
教育部門也鼓勵各地中小學校組織老師和學生觀看《一個都不能少》。
目前35mm電影拷貝預定數量為52個,16mm拷貝預定267個,8.75mm拷貝預定21個。
首批預定拷貝超過三百個。
楊制片預計《一個都不能少》電影拷貝能賣出上千個,甚至有希望躋身年度前20名。
“哈哈李導,恭喜你了,第一部電影就創造了這么好的成績。”
楊制片在電話里非常開心,說一句話笑了三次。
“恭喜什么,電影是中影公司的,賣得再多也不會給我分錢。”
李茂森淡淡地說。
他雖然在給北影拍戲,可工資依然由武術院那邊發放,每月五十多塊,北影廠這邊只給他一點點補貼,每月7塊5。
別小看這7塊5,這已經是北影廠最高水平補貼了。
據劉小慶說,他們在拍攝電影《紅樓夢》時,不僅沒有片酬,甚至連補助都沒有。
因為補助問題,扮演史湘云的演員在廠里張貼謝鐵麗導演的小字報。
謝導專門找到廠里申請,廠里將他們的補助從7塊錢提高到7塊3,劇組演員從此過上較為寬裕的生活。
“哈哈,李導,你現在又不缺錢,要那點錢干什么?現在《一個都不能少》引發觀影熱潮,這說明你的電影拍得好,很受人民群眾喜愛,這不是喜事嗎。”
楊制片笑道。
“有道理,等拷貝數量超過1000個,我們慶祝一下。”
“哈哈,要得要得。李導,上次你說在寫新劇本,劇本寫得怎么樣?”
楊制片問道。
“早著呢,寫完了通知你。”
“行,你安心寫劇本,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告訴我,我繼續給你搞后勤。”
掛上電話,李茂森繼續寫新劇本《秋菊打官司》。
該劇本根據作家陳源斌發布在《華夏作家》雜志上的中篇小說《萬家訴訟》改編。
《萬家訴訟》原小說講的是一個發生在徽州農村的案子。
農村婦女何碧秋因丈夫被村長王長柱踢傷下身,在村委會調解、鄉派出所處理后仍堅持要求公開道歉,先后經歷六次訴訟程序,最終法院判決王長柱承擔賠償責任,但不支持何碧秋公開道歉的訴求。
這個案子展現了法律裁決與鄉土倫理的沖突。
李茂森在發現這篇文章后,開始收集資料,著手改編。
前幾天他通過《華夏作家》雜志聯系到作家陳源斌,并從他手里買到小說的改編權。
經過改編,劇本名變成《秋菊打官司》。
講的是西北農村婦女秋菊的丈夫被村長踢傷下體,為了討個說法,讓村長低頭道歉,她懷著孕從鄉派出所告到縣里、市里、省里。
在快要成功時,秋菊難產,村長帶人連夜把秋菊抬到醫院。
秋菊順利生下男孩。
在舉辦孩子滿月宴時,村長卻因為犯了故意傷害罪被警方抓捕,拘留12天。
秋菊也因此陷入一種情與法的困境。
在改編時他做了一些調整,把故事發生的地點放在西北,具體在西北什么地方,要根據藝術指導和布景師的建議來決定。
他還給女主角加一個妹妹。
增加這些內容的目的是在保證電影紀實風格的前提下,增強故事的沖突性,更加深刻地反映出現代法律制度與鄉土人情的沖突,以及農民尊嚴訴求與傳統的禮制沖突等。
此外,晚上看《新聞聯播》時,有一條新聞引起他的注意。
新聞聯播主持人羅金用磁性的聲音說,“近日,國家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行政訴訟法》,該法案將于1989年4月正式實施,旨在進一步完善行政訴訟程序,保障公民合法權益……”
事后他查了一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講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簡單來說就是‘以民告官’。
這一條與《秋菊打官司》里,秋菊為維護個人權利,先后把村長、市里局長告上法院的劇情相呼應。
李茂森打算把《行政訴訟法》內容加入進去。
一方面普法,一方面也能蹭熱度。
等《行政訴訟法》頒發時,電影剛好上映,到時候他的電影又變成法律宣傳先鋒,講解國內法制制度的改革和進步。
‘廠長啊廠長,像我這樣積極向上、熱愛國家的導演你去哪里找,虧得你還不讓我當官。’
李茂森暗暗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