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模擬培訓接近了尾聲,進行這場模擬答辯,培訓就結束了。
教室里的空調低沉嗡鳴,像某種疲憊的嘆息,在耳邊持續震動著。
冷氣從頭頂緩緩落下,拂過每個人的后頸,帶來一陣陣清涼與壓抑交織的感覺。
雖然是模擬,但每個環節都逼真得令人有些壓力。
空氣里彌漫著紙張與墨水的味道,混合著空調吹出的干燥氣息,讓人不自覺地屏住呼吸。
肖鋒的筆尖在模擬答辯草稿紙上頓住,紙面微微泛黃,帶著些許陳舊的氣息,指尖摩挲時能感受到細微的毛邊,仿佛是被反復翻閱過的記憶。
他抬頭望向窗外,陽光刺眼,蟬鳴如潮水般穿透玻璃窗涌進室內,震得人耳膜發脹,連心跳都似乎與那聲音共振。
三天前張教授說的話仍在肖鋒的腦海中回響:“選調生不是選會背書的機器,是選能把政策吃到骨頭里的破局者?!?/p>
這句話成為他此次模擬答辯的核心思想,也奠定了他的立論基調。
“下一位,肖鋒。”隨著叫號聲響起,答辯教室的門被推開。
穿白襯衫的男生起身,西裝袖口蹭過桌面,帶起半頁寫滿《孫子兵法》批注的稿紙,紙邊在空中輕輕翻飛,像一片飄零的落葉,邊緣還殘留著鉛筆勾畫的痕跡。
他彎腰撿起時,余光瞥見第一排評委席上,張教授正用紅筆在打分表上畫圈——那是前幾位考生的論述里,關于“基層矛盾調解”的部分,大多停留在“加強宣傳”“組織培訓”的套話。
這一細節為后續肖鋒的表現埋下對比伏筆。
“各位老師好?!毙やh站定,目光掃過七張嚴肅的臉,最后落在張教授鏡片后微挑的眉峰上,“我抽到的題目是如何用法治思維破解鄉鎮信訪積案?”
他突然想起上周在社區幫母親調解時遇到的案例,老人因宅基地糾紛上訪三年,鎮里每次都用“特事特辦”壓服,結果越壓越鬧。
這個具體案例不僅增強了論述的真實性,也為后文的制度性建議提供了現實依據。
“《孫子兵法·虛實篇》說‘致人而不致于人’,”肖鋒的聲音清冽起來,仿佛劃開悶熱空氣的一道冷風:
“基層治理中,我們常陷入被動,群眾上訪才去應對,矛盾激化才去解決,這不是‘致于人’嗎?”
評委席傳來紙張翻動的輕響,像是風吹過林間的沙沙聲。
張教授放下紅筆,身體微微前傾,連椅子發出的細微摩擦聲都清晰可聞。
這動作變化暗示了他對肖鋒觀點的認可與興趣提升。
“要變被動為主動,得用制度劃清‘可為’與‘不可為’?!毙やh舉起從母親調解記錄里整理的案例集,紙張邊緣已經有些卷曲,上面密密麻麻貼著彩色便簽:
“比如建立信訪預診機制,每月梳理矛盾隱患,用人民調解法明確調解時限,用行政訴訟法框定行政裁量邊界!這樣既給群眾明確預期,也讓干部有章可循——”
幾聲突兀的掌聲響起。
坐在末位的劉學姐率先鼓掌,指節敲得桌面咚咚響。
她的眼神在評委之間游移了一瞬,像是在試探。
緊接著,其他評委交換了一個眼神,第二聲、第三聲掌聲陸續響起,最后連成一片。
張教授摘下眼鏡擦拭,鏡片后的目光亮得驚人:“你這思路,把兵法融進法治里了?!?/p>
他伸手按住肖鋒要收走的答題卡,“這張我留著?!?/p>
肖鋒走出教室時,后頸還沾著薄汗,汗水順著脊椎緩緩下滑,浸濕了襯衫領口,留下一道溫熱的痕跡。
走廊盡頭的窗戶漏進穿堂風,吹得他脖頸一陣涼意,像是有人輕輕在他耳邊吐息。
他摸出手機,屏幕亮著李昊的未接來電——三個,時間都在模擬答辯開始后撥打的
“肖鋒是吧?聊聊……”
轉角處突然冒出個穿POLO衫的男人,腋下夾著黑色公文包,臉上堆著笑,香水味濃烈撲鼻,混著煙味刺得人睜不開眼。
他說話時呼出的氣息帶著一絲焦躁的熱氣。
“不用了?!彼皖^看表,聲音冷靜但略顯緊繃,“我趕時間?!?/p>
“年輕人別死腦筋?!蹦腥说氖执钌纤绨?,力道重得發疼,“李律師他爸和考務組張處長是老戰友......”
肖鋒猛地側過身,男人的手撲了空。
他望著對方瞬間冷下來的臉,想起省紀委校友說的“匯款記錄”,喉嚨里泛起一絲腥甜。
“謝謝好意?!彼读顺栋櫚桶偷奈餮b領口,布料粗糙地摩擦著皮膚,“但我相信考試公平。”
當天夜里,李昊在律所頂樓吸煙室摔了煙灰缸,火星子濺在定制襯衫上,燙出個焦黑的洞。
空氣中彌漫著煙草與酒精混合的苦澀味道。
第二天,選調生考試舉行筆試,考場外的梧桐葉沙沙作響,風吹過樹冠,帶來幾片落葉,輕輕擦過他的褲腳,帶來一絲秋日的寒意。
肖鋒坐在第一考場第三排,看著前排林濤抖腿的背影,昨天他還在群里炫耀“跟主考官吃過飯”。
肖鋒故意把筆掉在地上,彎腰撿筆時,他瞥見鄰座考生的答題卡,前兩題已經寫了半頁,墨跡未干,散發著淡淡的油墨香。
“不急!”肖鋒默念著自己筆記本最后一頁的批注:“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前半場考試,肖鋒只在選擇題上畫了幾個圈,論述題的空白處留著大片空地。
林濤回頭瞥了他一眼,嘴角扯出冷笑,筆尖在紙上劃得飛快,發出刷刷的聲響。
監考老師經過邊時,皺眉看了一眼肖鋒幾乎空白的試卷,又搖搖頭走開。
直到分針指向“45”,肖鋒的筆突然動了。
他盯著最后一道論述題:“基層維穩與依法行政是否存在矛盾?”筆鋒在“矛盾”二字下重重畫了道線,接著寫道:
“表面看是‘穩’與‘法’的沖突,本質是‘運動式治理’與‘制度性治理’的博弈。”
他想起北大導師的“制度彈性理論”——制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留足了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的空間。
“比如處理**,既不能為求穩突破法律底線,也不能僵化執法激化矛盾?!?/p>
肖鋒寫下母親調解過的養豬場污染案例,“用《環境保護法》明確賠償標準,用《行政調解法》設定協商時限,這就是制度彈性?!?/p>
就在他奮筆疾書的同時,第二排的林濤已停下筆,正頻頻回頭,眼中帶著幾分不屑與得意。
而右側的女生也在悄悄加快書寫節奏,顯然意識到有人正在反超。
收卷鈴聲響時,肖鋒在答題卡背面還行書寫著半行字。
張教授拿過試卷時,鏡片后的眼睛突然亮起來——那半行字是:“法如劍,穩如鞘,劍入鞘方得長久?!?/p>
“這思路?!睆埥淌谠谠u卷會上推了推眼鏡,“把政策高度和實踐深度揉在一起了?!?/p>
他翻開肖鋒的模擬答辯答題卡,兩張紙的批注驚人地相似,“此人不是臨時抱佛腳,是真把基層問題吃進心里了。”
更令人振奮的是,在成績公布前,張教授特意召開了一個小型研討會,展示了肖鋒的答卷作為范例,引發了評委們對“制度彈性”理念的熱烈討論。
不少資深評委當場表示,這是近年來少見的兼具戰略眼光與操作性的答卷。
筆試成績公布前夜,李昊在酒吧灌下第三杯龍舌蘭。
威士忌的味道苦澀,刺激著喉管,酒液滑入胃中,帶來一陣灼燒般的疼痛。
手機彈出考務組的消息:“肖鋒總分第二,面試名單壓不住?!彼笏榱司票?,玻璃渣扎進掌心,血珠順著指縫滴在大理石臺面,像朵開敗的玫瑰。
“別再插手了?!绷譂赣H的聲音從電話里傳來,“省里有巡視組在查考務問題,張處長昨天被約談了。”
李昊的手劇烈顫抖,手機“啪”地摔在地上。
屏幕裂成蛛網,照出他扭曲的臉。
與此同時,市圖書館的自習室里,正在復習準備面試的肖鋒合上泛黃的《三十六計》。
書頁間透出淡淡的油墨香,指尖摩挲封面時能感受到輕微的凹凸紋理。
最后一張夾著母親的便簽:“鋒兒,媽看你寫的案例,比我調解的還明白?!?/p>
肖鋒摸出面試通知單,紙張邊緣被翻得卷了毛邊。
窗外的月光漫進來,在“面試時間”那行字上鍍了層銀。
遠處大樓燈光一盞盞熄滅,只剩某間休息室還亮著。
隱約有男聲飄過來,帶著炫耀的尾音:“我跟主考官張教授可是老相識......”
“?!?/p>
手機震動,是劉學姐的消息:“明天面試休息室,有人要搞事情。”
肖鋒抬頭望向窗外,指尖輕輕敲了敲《三十六計》的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