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二春天,地中海水光瀲滟。
意大利半島東岸的小港口熱那亞,被一種從未見過的船影所籠罩。
那是一支來自遙遠東方的大明船隊。
五艘巨艦停泊在港口之外,
船身漆黑泛藍,鋼鐵龍骨下的船體隱約騰起蒸汽。
主桅高聳如塔,風(fēng)帆與蒸汽輪交替并行,旗幟獵獵,赫然寫著“大明通商使團”的漢字。
這樣氣吞萬里、氣勢磅礴的巨船,讓港口的漁民甚至開始跪在沙灘上畫十字禱告,以為是天使來臨的征兆。
不僅是普通民眾,港口的市政官員、貴族們也匆匆趕來迎接這支船隊。
他們中許多人自豪于自己國家的海上力量,卻從未見過如此規(guī)模的異國船只。
神父雷蒙多在圣經(jīng)中翻閱,苦苦尋找關(guān)于“東方巨人”的啟示,試圖解讀這些神秘的海洋來客。
“船是活的鐵龍。”
十七歲的少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站在人群中,雙眼緊盯著那艘名為“萬里光”的旗艦。
他的父親是一名船員,母親則常年臥病在床。
年幼的哥倫布早早便離開學(xué)校,靠在港口幫忙打雜為生。
他懂些拉丁文、會算術(shù),且自學(xué)了星圖與航線,為了追逐遠方的夢想,默默積累著航海知識。
然而這一刻,站在人群中的他,看著遠方那五艘龐大的船只,心中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震撼。
這些船,只在他從書本中見過,從未想象過它們會如此真實地出現(xiàn)在眼前。
船身三層樓高,巨大的船帆像一座移動的城堡,船上的蒸汽管道嘶鳴作響,仿佛有生命般地噴出白氣。
船舷如同巨大的眼睛,凝視著海洋的每一個方向,而每艘船上,站滿了身著海青色長袍、佩戴著珠玉的船員。
他們的言語宛如歌唱,帶著一股從未見過的異域氣息。
“這就是東方世界的人嗎?”
哥倫布心中無比震撼。
這個充滿智慧、力量和文明的世界,正如他從書本中所想象的那樣,遙遠而神秘,強大而寬廣。
更讓他驚訝的是,這些大明船只并沒有帶兵,也沒有帶戰(zhàn)斗武器,他們帶來的是貿(mào)易商品,帶來的是學(xué)問和文化。
船上展出的瓷器、絲綢、蒸汽機模具、算盤和火藥樣本。
甚至有一冊本子上寫著《萬國志》,其中詳細描述了大明與南洋、波斯、琉球、非洲、奧羅巴等諸國的航線與貿(mào)易;
還有《星圖論衡》,圖繪了精確的夜空星軌;
以及《地球大圖》,它的版面之廣、內(nèi)容之密,遠超托勒密的《地理志》。
這一切,對哥倫布來說,都是新世界的開啟。
在船隊駐扎的第三天傍晚,熱那亞的市民的好奇心開始漸漸減退,然而仍有一些大明的水手被允許登岸散步。
哥倫布在港口偷偷跟隨一個年紀相仿的水手,試圖與他交談。
這個水手顯然不懂拉丁語,只是從懷中拿出一張紙條,用漢字寫下名字:“李詡?!?/p>
哥倫布在港口上興奮地和他比劃,畫出了航海的圖案,發(fā)出“航?!钡囊艄?jié)。
李詡微笑著,用簡單的漢字回了一句:“萬里?!?/p>
李詡用腳在沙灘上畫出一條航線,標明了船隊從泉州到琉球,再到蘇門答臘,最后橫跨西非,直抵地中海的航程。
哥倫布站在一旁,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仿佛看見了星圖上的航線被逐漸點亮,自己也有了無盡的航海藍圖。
李詡從懷中拿出一張折紙,遞給哥倫布。
這是他們航海時使用的“晝夜風(fēng)向簡圖”,上面標注了季風(fēng)的方向、洋流的走勢,還有一段簡短的題詞:“以星為道,以風(fēng)為馬,千里江山,萬海不隔?!?/p>
這張圖對哥倫布而言,不僅是航海知識的寶貴財富,更像是一道神諭。
他把它小心翼翼地保存起來,每天都會壓在家中的圣母像下,日夜焚香禱告,仿佛它能引領(lǐng)他走向一個更大的世界。
夜晚,躺在破舊床板上的哥倫布仍聽見白日船只蒸汽噴發(fā)的嘶鳴聲。
他翻開那本《大明風(fēng)物圖鑒》,在空白的邊頁上寫下了一段話:
“倘若天主許我一條船,一雙眼睛,我愿循他們之路,以星辰為引,往東方而去,彼處有智慧、有秩序、有書、有學(xué),其國名曰:大明?!?/p>
這段話,飽含著哥倫布對未來的渴望,也凝聚了他對大明國度深深的向往。
他逐漸學(xué)習(xí)中文,借助教士與猶太學(xué)者的幫助,買來地圖、算盤,并嘗試臨摹大明水手的海圖與輿地儀。
他的心,早已不滿足于眼前的世界,而是放眼更遠的東方。
他的哥哥對這種想法嗤之以鼻,斥責(zé)他癡心妄想,但哥倫布堅定地回應(yīng)道:“我們祈禱天國,但我知道,天國不在天上,而在人間,它在東方。”
哥倫布從未放棄對東方的向往,那份對大明的崇敬與渴望,成了他一生航海事業(yè)的起點。
他懷抱著對大明的理想,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以大明的航線為路標,跨越大洋,找到那片充滿智慧、秩序與繁榮的土地。
......
哥倫布一直默默地關(guān)注著在港口補給貿(mào)易的大明船隊。
心中那股對東方世界的渴望從未消散。
每天,他都在想象著自己如果能夠加入這支船隊,能親身體驗?zāi)蔷夼灥暮叫校踔劣袡C會去一睹那片神奇的東方國度,那該是多么令人興奮的事情。
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終于來了。
一天,船隊傳出消息,招募雜工,報酬豐厚,這個消息迅速在熱那亞的街頭流傳開來。
哥倫布心跳加速,趕緊整理好衣物,準備去報名。
他深知,這或許是他接近大明船隊的唯一機會。
如果這次能成功,他就能靠近那些神秘的船員,獲得更多關(guān)于大明航海的知識。
哥倫布到達船隊的臨時招募點,那里已經(jīng)有不少意大利人聚集,大家都帶著期許和希望,準備投入這支偉大的船隊。
大明船員在一旁巡視,認真篩選著報名的人員。
哥倫布走上前,抬頭看了一眼站在前面的船員。
那是一位大明水手,他眼神冷峻,但又透著一股堅毅的氣質(zhì)。
船員看了看哥倫布,用當?shù)卣Z言問道:“你有什么才藝?是否暈船?”
哥倫布立刻挺直了背脊,回答道:“我十歲就隨父親出海,去過不少地方,無論風(fēng)浪多大,我都不會暈船?!?/p>
船員似乎對他的回答稍感興趣,便隨口又問:“你能做什么?”
哥倫布毫不猶豫地說:“我能打理船上的一切雜務(wù),也能幫助處理航海圖,還能在船上幫忙做計算和測量,這些我都會!”
他迫切的想要加入大明船隊。
大明船員點點頭,略作沉思后,決定讓哥倫布留下。
這是一個值得嘗試的年輕人,雖然他年紀輕輕,但看得出他有著不小的勇氣與責(zé)任感。
于是,哥倫布終于成為了大明船隊的一員,成為了一名雜工,肩負起了艱苦的工作,也開始有機會接觸到那片神奇的東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