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臺宮殿前廣場之上,儀仗隊伍喧天而來,聲勢浩大。
趙誠身著將軍大鎧端坐于革車之中,隨著隊伍前行行入前廣場,他的面容在諸多大臣的眼中,也是越發清晰。
眾臣漸漸露出驚奇之色。
待得隊伍停在前廣場,趙誠緩步走下馬車,雄武身影如頂天立地一般挺立時,面容愈發清晰可見。
端的是:
額如削玉銜霜刃,眉似開鋒映雪寒。一雙星目破鞘出,恰似龍淵劍吐芒。
鼻若金槍斜指闕,梁如鐵脊貫重霄,顴角棱棱如鏃突,腮線凜凜似纓搖!
許多大臣見此,頓時越發驚疑不定。
只覺此子為何如此眼熟?
越看越是眼熟,而且眼熟之中,還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敬畏感覺彌漫在心中,夾雜著那對趙誠殺氣的驚駭,形成了一種莫名的感覺。
讓許多大臣只是見到趙誠,就好像矮了一頭一般。
直至聽到嬴政的笑嘆,“蒙武所言不錯,此子類孤!”
正驚疑不定的大臣們聽到這話,才驚覺恍然,再看趙誠,終于知道了那種敬畏來自于哪里。
紛紛嘆道:“原來如此,臣還在疑惑,為何此子看起來如此眼熟,讓人見之就升起敬畏之心,原是肖似大王!”
“果真是貴胄之相,多有天表,此子神貌肖似大王,怪不得有如此神勇之能?!?/p>
“自是陛下燭照,才有此天賜神將于秦?!?/p>
嬴政笑著看向昌平君,“昌平君,你的八百門客,可準備好了?”
昌平君沒想到嬴政竟然還記得這個事,原以為趙誠如此功勛,不會再提起。
不過他向來做事周全,八百門客也早早就準備好了。
“回大王,八百門客此時正在殿外等候?!?/p>
“好,待論功之后,昌平君盡管試之。”
嬴政看著周圍疑惑不解的大臣們,笑道,“趙誠此前數戰,皆是戰功赫赫,足以驚世,更有許多人不敢置信,就算是寡人,也很是驚訝?!?/p>
“昌平君則對此多有疑竇,認為這軍功作偽,便提出以八百門客死戰趙誠,以此試之,看其是否真有萬夫不當之勇。”
“今日殿前論功授爵,如此大事,自然不能存有一絲一毫的疑慮,便當著百官的面,讓昌平君試之?!?/p>
“若真是軍功作偽,寡人不會姑息?!?/p>
“不過,若不是作偽,昌平君也需要給將士們一個交代,免得讓將士們寒心?!?/p>
眾大臣看了看昌平君,對于他的質疑并不意外。
昌平君是楚系外戚首腦,與軍方勢力自然不對付,軍方出現一個如此如日中天的人物,自然不是他愿意見到的。
不過以八百門客死戰趙誠一人,未免有些難為人了。
趙誠雖然戰功赫赫,但畢竟只是一個入伍不足半年的少年,戰場之上拿下赫赫軍功,那是因為戰場上瞬息萬變,許多人頭都是以智謀取之,軍報上有些夸耀也是無妨。
但這樣陣前試之,條件卻苛刻了許多。
萬一,那新貴戰之不下,這不是把人往死里得罪嗎?
此時,趙誠挺立在殿前廣場正中,遙遙打量著遠處的嬴政,臉上也有迷茫之色。
說實話,他今天入城的時候,心情也是有些激動的。
不是因為即將封爵。
而是因為即將見到千古一帝——嬴政。
這位始皇帝實是開天辟地之人。
他,以金戈鐵馬終結春秋戰國五百余年的裂土分疆,蕩平六國、混一宇內,于咸陽宮闕前建立起中國歷史上首個中央集權制王朝——秦。
他,以雷霆手段推行文明整合,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劃一貨幣,讓秦國小篆貫通南北,馳道骨架輻射全國,輪轍所至皆為王土,將散落的華夏族群熔鑄成一體。
他,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修筑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不僅抵御了胡馬南下,更成為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地理界碑,在風沙中守護著中原沃野的炊煙與稻粟。
盡管從后世去看,他的功績亦有爭議,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做出這些豪舉的嬴政,絕稱得上是開天辟地的千古一帝。
即將直面這位,趙誠自是心緒難平。
結果遠遠看到嬴政的時候,他就有點迷茫了。
怎么看著如此眼熟?
越看越是眼熟,卻不知道是在哪里見過。
趙誠苦思冥想,甚至連前世的明星網紅面容都回憶了一遍,卻始終想不到嬴政長得像誰。
于是臉上便一直帶著迷茫之色。
這時,一名禮官已經上前,將準備好的斬捕首虜簿交遞給趙誠,小聲提示道,“將軍以此呈遞國尉,國尉會宣讀此戰功勛,以此論功?!?/p>
趙誠點了點頭,壓下心中那若隱若現的熟悉感。
手持斬捕首虜簿大步上前,龍行虎步之間,如金山玉柱向前壓去,壓迫感撲面而來,一些大臣甚至感到有些窒息。
尉繚感受著那旺盛有若驕陽般的生命威勢,面色逐漸變得凝重,甚至身體都微微繃緊起來。
只這一瞬間,他便確定了,趙誠的那些恐怖軍功,絕不會是作偽。
此子,恐怕已經修為通天!
直至趙誠來到國尉身前,竟比本就高大的尉繚還要高上一頭,站在那里如巍然山岳。
他微微肅拜,而后將斬捕首虜簿遞上。
“末將呈斬捕首虜簿?!?/p>
國尉接過,看著這厚厚的斬捕首虜簿,心中感慨,還從未宣讀過這般厚重的斬捕首虜簿。
他展開斬捕首虜簿,當眾宣讀道,“右更將軍趙誠,此戰隨軍攻韓,方城隘口一役,先登破城,斬敵擒將,殺敵二百二十七級,率眾殺敵五百四十級……”
“葉縣攻城一役,間入城中,毀其中樞,城頭斬將,破門啟關,斬敵五千三百四十一級……”
“滅楚援,斬其將,率軍斬敵三萬……”
“夜襲犨城,率軍斬敵一萬……”
“率輕騎滅韓,大破陽翟,率眾斬敵三萬……”
“大破襄城,率眾斬敵一萬……”
“盡滅長社,殺敵八千……”
“陘山方城,殺敵一萬……”
“滅韓都新鄭,斬敵兩萬,捕俘六萬余,生擒韓王,盡俘王公……”
“此戰風馳電掣,摧枯拉朽,實乃揚大秦之天威!”
“以此滅國殊勛,當封以列侯之基,大良造之爵,拜上將軍,以示天下?!?/p>
殿前廣場之上,尉繚聲音雄渾蕩開,回蕩在此天地之間。
這長長的功勛之中,所有大臣們都聽出了一個字。
殺!
濃濃的血氣幾乎是撲面而來。
當真是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外號,血屠閻羅四字,與這少年殺星何其般配!
宣讀的余音漸漸散去,場中安靜之際,嬴政突然開口。
“趙誠?!?/p>
趙誠肅拜,“臣在?!?/p>
嬴政看了一眼昌平君,“昌平君譖言爾軍功有偽,欲以八百食客于轅門試鋒。”
“寡人曾言,趙誠可為我大秦之利刃,國家之柱石,豈懼金戈試鋒?
今便問你,可敢以吳鉤飲血,教咸陽宮闕見識,寡人親封的大良造,鋒芒何銳?”
趙誠眉峰一挑,好似寶劍出鞘,鋒芒刺穹!
他按劍大笑,目光如鏃直射昌平君,聲震殿瓦,“八百門客?不過廊下趨走之徒!若論死戰,當以萬甲為賭!”
“趙某斬敵首時,血濺階下可曾計數?今便教爾等知,吾腰間寶劍非為虛佩!”
當此之時,他那已經收斂多時的殺氣豪放而出,眾大臣無不感覺暴虎撲面,渾身汗毛倒豎,如墜冰窟。
這才知道,趙誠此前還是收斂了來的。
昌平君臉色難看,好個狂徒,竟敢對自己放出殺意!
還說八百門客不夠他殺的,要以萬甲為賭!
可他如今上哪去找上萬甲士?
就算找來了,就算被趙誠殺了大半,那也是承擔不起。
于是冷哼一聲,“豎子莫要狂傲,吾之門客,亦有千夫莫敵之勇,如此八百人,你尚且勝之不易,何須萬甲?”
“喚吾門客來!”
八百門客早就等候多時,此時在尉官的引領下,魚貫而入,踏入前廣場。
為首一人,是一按劍之青年。
那酒鬼反倒是迷迷糊糊的跟在隊伍之中,不顯山不露水。
趙誠此來論功授封,穿的是將軍鎧,配的是將軍劍,于是沒有拿出大戟,只是按劍走下臺階。
隨著他前行,六千輕騎迅速分開,為趙誠空出一大片區域。
在他們的臉上,絲毫看不到一絲緊張,反倒顯得有點無聊。
甚至有人撇嘴,露出不屑之色。
他們見慣了將軍神武。
八百門客?
都不夠將軍熱身的。
一國之丞相,手筆未免太小家子氣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