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流轉,映照出北京城“鎮國公府”內景象。
那份自南昌星夜兼程送來的、措辭慷慨激昂、痛斥朱壽“僭越神器、禍亂朝綱”的寧王“奉天靖難討逆檄文”,正被一只骨節分明、帶著幾分玩世不恭的手隨意地捏著。
手的主人,正是權傾朝野的鎮國公朱壽。
奉天殿內,洪武君臣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寧王舉兵了!這是自天幕揭示朱壽跋扈以來,第一個敢于公開亮劍、打出“靖難”旗號的宗室藩王!
一絲微弱的希望之火,在朱元璋、朱標、徐達等人眼底悄然燃起?;蛟S……這寧王就是撥亂反正的那顆星火?
然而,天幕中朱壽接下來的反應,卻像一盆冰水,狠狠澆滅了這剛剛燃起的火苗,更讓洪武君臣驚掉了下巴!
只見朱壽非但沒有絲毫驚怒,反而像是看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話,又或是期盼已久的珍寶終于到手!
他捏著那份沉甸甸、足以震動天下的檄文,先是肩膀可疑地聳動,接著是壓抑不住的悶笑,最后竟演變成拍案狂笑!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一個‘奉天靖難’!妙!妙極了!”
朱壽笑得前仰后合,眼淚都快飆出來了,那份發自肺腑的興奮勁兒,隔著天幕都能感受到。
“老子等這一天等好久了!太好了!終于有由頭去南方溜達溜達了!”
他猛地將檄文拍在桌上,雙眼放光,如同一個即將去春游的孩子,對著旁邊的心腹江彬手舞足蹈。
“江彬!知道老子最想去哪兒嗎?南京!孝陵!太祖皇帝他老人家一個人躺在那兒多寂寞?。±献釉缇拖肴ニ麎烆^……哦不,陵前,好好跟他老人家嘮嘮嗑了!問問他當年提著刀砍人是什么感覺!哈哈哈哈!”
“砰——?。。 ?/p>
一聲震耳欲聾的碎裂聲在奉天殿內炸響!
朱元璋雙目赤紅,須發戟張,如同被激怒的雄獅,猛地將御案上那只珍貴的青花茶盞狠狠摜在地上!瓷片飛濺,滾燙的茶水潑灑一地!
“混賬東西!混賬!混賬!??!”
朱元璋的咆哮聲震得殿梁嗡嗡作響,他指著天幕中朱壽那張興奮到扭曲的臉,氣得渾身都在發抖。
“他…他什么意思?!跑咱孝陵去?!去跟咱‘嘮嗑’?!他是想去咱墳頭蹦跶!是想去踩在咱棺材板上耀武揚威!是想告訴咱,他朱壽馬上要取代咱老朱家的江山了!畜生!禽獸不如!”
老朱的胸膛劇烈起伏,眼前仿佛出現了極其不堪的畫面:
天幕里那個飛揚跋扈的朱壽,趾高氣揚地站在莊嚴肅穆的孝陵前,身后跟著他的爪牙,對著他的陵寢指指點點,甚至可能……
“祭拜”他時,表面恭敬,實則帶著征服者的炫耀!
不!朱壽連表面的恭敬都不會有!他只會肆無忌憚!這比刨他老朱的祖墳更讓他感到奇恥大辱!
馬皇后連忙扶住氣得搖搖欲墜的丈夫,臉色也是煞白,看向天幕的目光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冰冷恨意。
太子朱標、徐達等人亦是面沉如水,指甲深深掐進掌心。
朱棣更是臉色鐵青,眼中殺意沸騰——那孝陵里埋著的,也是他的生母馬皇后!這朱壽,其心可誅!
天幕中,江彬諂媚的聲音適時響起,打斷了朱壽的狂想:
“國公爺英明!只是……楊閣老他們那幫子酸儒,一定會拼死反對您去南方的!他們肯定會說,您萬金之軀,豈能輕涉險地……”
“險地?”
朱壽嗤笑一聲,隨手拿起那份檄文抖了抖,仿佛在抖落一張廢紙。
“寧王奉天靖難?哼,按老子這兒的說法,那就是叛亂!**裸的叛亂!老子身為威武大將軍、鎮國公,親自去平叛,天經地義!”
他話鋒一轉,帶著戲謔看向江彬:“怎么?你想替我去?派你江彬掛帥?嗯?”
他拖長了調子,學著那些文官的口吻,陰陽怪氣地道:“楊閣老他們肯定會跳出來說:‘三思啊!江彬此去,萬一成了下一個李景隆,那可如何是好?’哈哈哈哈!”
“李景?。俊碧炷簧系慕蛞荒樏H唬袄罹奥∈钦l?他很厲害嗎?”
“噗——哈哈哈哈!”
奉天殿內,原本肅殺凝重的氣氛,被江彬這“靈魂一問”瞬間戳破!
藍玉第一個沒繃住,抱著肚子笑出了豬叫聲:“哎喲喂!這莽夫!連李景隆都不知道!哈哈哈哈!笑死老子了!”
耿炳文、王弼等老將也是忍俊不禁,搖頭失笑。就連徐達嘴角都抽了抽。
階下的曹國公李文忠,臉色一陣紅一陣白,最終化為一聲無奈的長嘆,麻木地閉上了眼睛。
得,老李家這“景隆之恥”,看來是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連二百年后的莽夫都知道了,雖然是以這種“無知”的方式。
天幕里,朱壽顯然懶得給江彬科普李景隆的光輝事跡,大手一揮:“行了,不開玩笑了!傳令下去,本大將軍的親軍,即刻整備!南下平叛!”
他意氣風發,仿佛不是去打仗,而是去赴一場期待已久的盛宴。
就在這時,另一個親信太監急匆匆跑進來,臉上帶著一絲惶恐和憤懣,尖聲道:“國公爺!國公爺!有個壞消息!”
“嗯?”朱壽眉頭一皺,被打斷興致的語氣明顯不悅。
太監噗通跪倒:“是…是內閣楊閣老!上次您在大同親自擊潰蒙古可汗,立下不世之功,朝廷本議定加封您為太師……可,可楊廷和他……他還是帶頭拼死反對啊!”
“反對?理由呢?”朱壽的聲音冷了下來。
太監頭埋得更低,聲音發顫:“楊…楊閣老說…說國公爺您如今已是位極人臣,國公、大將軍、總督軍務……再加太師……那…那下一步……”
太監似乎用盡了全身力氣,才擠出那句大逆不道的話:“楊閣老說……下一步……就只能……只能請您篡…篡位登基了!”
天幕上的朱壽是什么反應暫時不得而知。
但奉天殿內,洪武君臣剛剛因江彬的“無知”而略有放松的心,瞬間被這太監的話再次狠狠攥緊!如同一盆冰水從頭澆到腳!
“位極人臣……下一步只能篡位……”朱元璋咀嚼著這幾個字,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這朱壽對朝堂的掌控,對皇帝(那個正德)的架空,已經到了如此**裸、連遮羞布都懶得要的地步了嗎?
連加封太師這種名義上的榮銜,都被文官集團視為通往篡位的最后一步階梯?
這哪里是權臣,這分明是……無冕之皇!
一股巨大的寒意籠罩了眾人。
原本因寧王舉兵而生出的一絲希望,此刻被這殘酷的現實無情碾碎。
這朱壽如此勢大,寧王……能是對手嗎?
晉王朱棡帶著一種近乎絕望的冷靜,幽幽地開口,聲音不大,卻像重錘敲在每個人心上——
“老四……”
他看向身旁臉色同樣難看的朱棣。
“我記得……當年你‘靖難’之后,寧王麾下那支驍勇善戰的‘朵顏三衛’,還有八萬精兵……不是被你連哄帶嚇,徹底吞并收編,再也沒還給他嗎?他……他手里除了王府那八百儀仗護衛,還能有什么兵?靠南昌城里的那些衙役和臨時拉起來的民兵?”
此言一出,整個奉天殿內,陷入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到朱棣身上!
朱棣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臉上只剩下一種被戳破隱秘的尷尬和面對殘酷現實的無力。
是啊……寧王,他哪還有兵?!
他所謂的“靖難”,在朱壽這個掌控著整個帝國暴力機器的怪物面前,恐怕連一場像樣的鬧劇都算不上!
唯一的懸念,或許只剩下——他能在朱壽的鐵蹄下,堅持幾天?
絕望,如同冰冷的潮水,無聲地淹沒了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
天幕的光芒映照著每一張凝重而灰敗的臉龐。
寧王南昌舉起的“義旗”,還未真正飄揚,似乎就已在所有人心中,看到了它必然折斷、墜落的結局。
朱棣迎著眾人的目光,嘴角扯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苦笑,最終化作一聲沉重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