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巨幕,光華流轉(zhuǎn),將洪武十三年的時空粗暴地拖入永樂朝的財政深淵。
畫面不再是金戈鐵馬的豪邁,而是堆積如山的賬簿、空蕩蕩的糧倉和愁眉不展的官員。
旁白音帶著沉重的嘆息,如同撥動緊繃的算盤珠:
“永樂皇帝雄心萬丈,欲再征漠北,永絕北虜之患!然此志宏圖,卻卡在了一道看似尋常卻重逾千鈞的門檻上——錢糧!十年勵精圖治,帝國倉廩本非空虛,然架不住數(shù)只吞金巨獸同時張口!”
畫面如同最冷酷的賬簿,一頁頁翻開那觸目驚心的消耗:
北京城:無底洞般的龍巢!
鏡頭猛地扎進(jìn)一片塵土飛揚、人聲鼎沸的巨型工地——初具雛形的紫禁城基址!視角拉至半空,可見宮城輪廓已顯,但更震撼的是其規(guī)模:
東西望不到頭的宮墻地基如同沉睡的巨龍骨架,南北縱深令人目眩!
數(shù)十萬民夫赤膊在深達(dá)數(shù)丈的基槽中蠕動,喊著低沉號子,將千斤重的條石用滾木和繩索艱難拽起、壘砌。
遠(yuǎn)處西山采石場,鑿巖聲震天,石屑如雨。巨大的原木從南方水運而來,堆積在通惠河碼頭,堆積如山,連綿不絕。
旁白音冰冷報數(shù):“營建新都,遷鼎北京!宮闕千間,城墻百里,衙署如林!一磚一瓦,皆民脂民膏!僅采辦金絲楠木一項,役夫十萬,耗時三載,耗銀百萬!十年國庫積蓄,傾注于此巨坑,猶見深壑難填!”
大運河:黃金鋪就的生命線!
畫面切換至千里之外的運河工地。不再是波光粼粼的通途,而是泥濘不堪、熱火朝天的疏浚現(xiàn)場!
鏡頭貼近:渾濁的河水中,無數(shù)河工僅著襤褸短褲,腰系粗繩,半身陷在散發(fā)著惡臭的黑色淤泥里,用簡陋的鐵鍬、藤筐,甚至雙手,奮力挖出沉積百年的腐泥!
沉重的淤泥被一筐筐拖上堤岸,堆成連綿的污穢小山。更遠(yuǎn)處,新建水閘的工地上,巨石在號子聲中緩緩吊裝,民夫肩扛手抬,汗流浹背,稍有不慎便是筋斷骨折!
漕船在狹窄、尚未完全疏通的河道中艱難前行,纖夫在兩岸陡峭的堤壩上匍匐拉纖,繩索深深勒進(jìn)黝黑的皮肉!
旁白:“重修疏通大運河!疏淤、筑堤、建閘!役夫百萬計!僅永樂九年山東段疏浚,耗糧便達(dá)三百萬石!此河每通一里,腳下踩踏的,皆是帝國倉廩中白花花的米糧,黃澄澄的金銀!”
安南烽煙:南疆的無底泥潭!
畫面陡然轉(zhuǎn)入濕熱窒息的安南雨林。瘴氣彌漫,蚊蟲如云。一隊明軍押送糧車的隊伍在泥濘小道上艱難跋涉,車輪深陷。
突然,兩旁密林中箭矢如飛蝗般射出!押運士兵猝不及防,慘叫著倒下。反抗軍如同鬼魅般沖出,點燃糧車!熊熊烈焰吞噬著寶貴的軍糧,濃煙滾滾!鏡頭拉遠(yuǎn),更多類似的襲擊點在雨林各處上演。
旁白:“征討安南,設(shè)交趾布政司!然反抗此起彼伏,無日不戰(zhàn)!大軍深陷泥潭,糧道屢遭截斷!軍械損耗、撫恤傷亡、駐軍糧餉……每年耗費錢糧,足以再養(yǎng)十萬邊軍!此非拓土,實為放血!”
西洋寶船:潑天富貴買虛名!
鏡頭回到浩瀚大洋。鄭和那支龐大的艦隊正劈波斬浪,氣勢恢宏。
但特寫鏡頭卻給到了寶船內(nèi)部巨大的底層貨艙:里面堆滿了光鮮亮麗的絲綢、璀璨奪目的瓷器、沉甸甸的銅錢!
而艦隊抵達(dá)的某個番邦小國港口,簡陋的碼頭上,當(dāng)?shù)赝镣鯉е倭侩S從,獻(xiàn)上幾筐品相普通的香料、幾塊未加工的寶石原石。
鄭和身后的禮官,卻指揮著船員將遠(yuǎn)超貢品價值的豐厚賞賜——更多的絲綢、瓷器、金銀器皿,甚至還有精良的武器甲胄——搬下船,贈予土王。
旁白帶著一絲尖銳的諷刺:“七下西洋,揚威異域,萬國來朝!然寶船建造,靡費巨萬;數(shù)萬官兵水手,人吃馬嚼;賞賜番邦,出手闊綽遠(yuǎn)勝貢物!所換回胡椒、蘇木、珍禽異獸,于國計民生何益?此乃以傾國之力,鑄就煌煌天威之幻影!虛名之下,國庫暗傷!”
畫面最終定格在戶部衙門深處。尚書夏原吉(面容比天幕初現(xiàn)時蒼老憔悴許多,鬢角染霜)獨自坐在堆積如山的告急文書和攤開的空賬冊中間。
燭火搖曳,映照著他深鎖的眉頭和疲憊絕望的眼神。他枯瘦的手指顫抖著撫過賬冊上那刺眼的、代表庫銀存余的朱紅數(shù)字——一個巨大的、鮮紅的、令人心悸的“零”字!
旁邊散落著各地請求撥付修河、筑城、軍餉的奏章,如同索命的符咒。
旁白音帶著巨大的壓力,如同宣判:“修北京、通運河,雖利長遠(yuǎn)、利北征,然其耗費已掏空十年積累!安南、西洋,更是只出不進(jìn)!永樂十二年之二次北征,箭在弦上,卻因這錢糧重負(fù),一拖再拖!煌煌盛世之下,帝國血脈已近枯竭!皇帝縱有擎天之志,亦被這無形的錢糧鎖鏈,死死困于龍椅之上!”
夏原吉對著空賬冊,發(fā)出一聲沉重悠長、飽含無力感的嘆息,在寂靜的戶部大堂中久久回蕩。
奉天殿內(nèi),空氣仿佛凝固成了沉重的鉛塊。天幕上夏原吉面對空倉賬冊那聲悠長的嘆息,如同實質(zhì)的冰錐,懸在每個人的心頭,寒意刺骨。
朱元璋端坐龍椅,身體繃得像一張拉滿的硬弓。他鷹隼般的目光死死釘在天幕上那個未完工的奉天殿高臺,釘在未來兒子朱棣那緊鎖的眉頭和復(fù)雜難辨的眼神上。
畫面無聲,卻比千軍萬馬的嘶吼更震撼人心。老皇帝仿佛能透過時空,清晰感受到四子朱棣胸腔里翻涌的憋悶——
那是一種雄心被現(xiàn)實鐵鏈死死鎖住的窒息感!一個志在掃蕩漠北、追亡逐北的雄主,竟被“錢糧”二字,這最尋常也最沉重的枷鎖,困在了他親手締造的煌煌盛世之巔!這比戰(zhàn)場上的明槍暗箭更令人屈辱,更讓人無力!
“十年積蓄……掏空……”老朱的喉嚨里發(fā)出一聲極其壓抑、如同砂紙摩擦般的低吼。
他太明白這種滋味了!他打天下時,何嘗不是常常為一粒米、一束草絞盡腦汁?
坐天下后,更是深知國庫空虛的可怕。只是他萬萬沒想到,未來那個被他認(rèn)為“骨頭夠硬”的老四,坐擁比他洪武初期強盛十倍的帝國,竟也會被同樣的難題死死扼住咽喉!
天幕旁白如同鬼魅的低語,精準(zhǔn)地刺入朱元璋最敏感的神經(jīng):“……皇帝驀然發(fā)現(xiàn),自己那肥胖多病、不甚合心意的長子,竟已成帝國不可或缺的支柱!離了他,這雄心萬丈的北征,寸步難行!”
鏡頭適時給了朱棣一個特寫。未來的永樂大帝,站在象征著無上權(quán)力的高臺,目光卻投向遙遠(yuǎn)的南方(南京方向),嘴唇幾不可察地翕動了一下。天幕用低沉渾厚的配音,將那句未曾宣之于口的心聲,清晰地送到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
“熾兒……爹這皇帝當(dāng)?shù)茫x了你,竟真是……寸步難行了么?”
轟——!
這句話,如同九天落下的驚雷,不是炸在耳邊,而是狠狠劈在了朱元璋的靈魂深處!
“呃!”老皇帝的身體猛地一個劇顫!仿佛被無形的巨錘當(dāng)胸?fù)糁校∷麕缀跏潜灸艿亍O其倉皇地猛地側(cè)過頭,渾濁而銳利的目光,帶著一種溺水者般的急迫,死死鎖定了侍立在御座之側(cè)、距離自己最近的那個身影——太子朱標(biāo)!
朱標(biāo)此刻也正憂心忡忡地望著天幕,溫潤如玉的臉上寫滿了對四弟未來困境的憂慮,以及對那“肥胖多病”描述的隱痛。他感受到父皇熾熱到幾乎灼人的目光,下意識地轉(zhuǎn)回頭,迎上那雙布滿血絲、翻涌著滔天巨浪的眼睛。
“標(biāo)兒……”朱元璋的嘴唇哆嗦著,卻發(fā)不出聲音。心中卻如同山崩海嘯!
天幕上朱棣那無奈的低語,何嘗不是他朱元璋此刻最真實的寫照?!
他傾注在朱標(biāo)身上的,豈止是心血?那是他全部的希望,是整個大明江山的未來藍(lán)圖!
他為他廢宰相,集權(quán)于中樞;他為他屠戮驕兵悍將,拔除一切可能威脅東宮的荊棘;
他為他延請名儒,精心培養(yǎng)治國理政的班底;
他為他修改禮法,確立無可動搖的嫡長繼承……
他幾乎將整個帝國的重量,都壓在了朱標(biāo)這一個看似堅實、卻也無比脆弱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