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白人,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二区三区,男男gaygays亚洲,www国产精品视频

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小威小說網 > 其他 >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 第一百二十章:砍柴的日子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第一百二十章:砍柴的日子

作者:李蘇章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5-07-10 19:53:15 來源:香書小說

小時候,我家不缺錢,不缺糧,但缺柴。

不缺錢,是因為阿爸是縣里干部,每月收入有五十多元。

他每個月會回家一次,把錢送回來。

阿爸很懼怕阿美。

阿爸是干部,阿美是農村婦女,倆人的地位還是很懸殊的,按理應該倒過來才是。

但世界上的事總是不按常理出牌。

以前不理解,后來參加了工作,也遇到這么一對夫妻,才明白了。

男的是保衛科長,是中層干部,女的是普通工人。

倆人地位很懸殊,但男的就是怕老婆。

如果女人是大美人,也理解,問題不是。

一張冬瓜臉,細小的眼睛,身材臃腫,絕對不是美人,但他家里就是女的說了算。

我家也是如此。

阿爸一般是下午到家,很快天黑了,到了吃晚飯的時候。

飯菜端上了桌,這時,阿爸就會從身上掏出三十元錢,小心翼翼放在阿美身邊。

如果她看了一眼,他就會端起飯碗吃飯。

如果沒看,他會輕輕說一句:錢。

如果沒反應,會加重一句,直到她回頭,只有她回頭了,阿爸才會放心吃飯。

阿美呢,雖然回了頭,但只是看一眼,并沒有收起來的意思。

她似乎毫不在意這筆錢,安心地吃飯、喝水,直到大家吃完飯,收碗筷的時候,她才會把錢收起來,塞進自己的口袋。

當然,速度有點快,我們的目光剛離開,錢就不見了。

當年三十元是筆大錢。

在生產隊出工,一個壯勞動力一個月的收入也只有六元。

我們去糧店買米是八分錢一斤,差不多可以買四百斤大米了,所以我家不缺錢。

既然不缺錢,自然不缺吃。

我們家天天是大米,不像有的人家是紅薯加大米,或者只有紅薯。

當年,家家戶戶都窮,有的人家買鹽的錢都沒有。

小時候,我聽得最多的就是,我家要吃臘鍋了。

臘鍋就是干鍋,沒有油的鍋。意思是他家沒油炒菜,在吃水煮菜。

幸虧當時有自留地,家家都種菜,否則大家的日子更難過。

這樣的人家有許多。

一個客家人現在是千萬富翁,以前家里窮得叮當響,吃飯沒菜,放一點豬油,一樣吃得很香。

他們家里雖然缺錢缺糧,但不缺柴。

缺柴的只有我家。

原因很簡單。

他們的父母都在家,即使父親不在,還有爺爺奶奶。

客家人的習慣是,大人只要能動,不論年長還是年幼,都必須勞動,直到自己倒下這一刻。

很多老人去世前的一刻還在勞作。

往往是做著做著,人就倒下了,然后走了。

所以這些人家的大人多,大家都去砍柴,自然就有柴。

而我不一樣。

我家就阿美一個人,下面有五個年幼的孩子,其他沒了。

阿爸在縣城工作,不在家。

家里就只有我們六人。

當然,有一個阿家,但分了家,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互不干涉。

燒柴也是你燒你的,我燒我的,不準互相燒。

我們是經常沒柴燒,而阿家的柴卻很多。

畢竟她是一個人,而我們有六個人,還要喂豬。

我們的豬是吃熟食,不生吃,所以用柴量很大。

盡管如此,我們一般不會用阿家的柴。

我們從小就有一種意識,阿家的就是阿家的,跟我們沒關系。

當然,有一種極端的情況,就是燒著燒著,沒柴了,而鍋里的菜還是半生不熟,在這種情況下,會拿阿家幾根柴,當然,是偷偷地,趁她不注意的時候。

這樣的次數很少,我印象中只干了二三次。

當年客家人煮飯不像現在這樣干凈利索。

以前是很繁瑣的。

先把米淘好,然后放在鍋里煮。

煮到半分熟時,再撈起來,甑。

這個甑其實就是蒸,就是把米飯放在木桶里,之后加上水放在鍋里蒸。

這個蒸的時間比較長,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光是煮飯這一項就要燒掉一擔柴。

現在看來非常不合理的,但當年卻有它的合理性。

因為山里缺少鐵器,無法把米放在鐵器里直接煮,后來有了,也麻煩,再說吧,山上不缺柴火。

當然,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米不能直接在木桶上蒸,因為蒸出來的米會異常的堅硬,嚼不動。

煮軟煮爛的米,蒸出來才香。

當然,現在的客家人淘汰了這種落后的煮飯方式。

所以我們家經常沒柴燒。

我四歲左右就上山砍柴了。

阿美經常帶我去山里。

她不是要我去砍柴,而是要我陪她。

她一個人去山上很害怕,有我陪著,就不怕。

到了砍柴的地方,她去山里了,而我則呆在路邊玩。

這時的路邊上就我一個人,有不知名的蟲子在吱吱地叫,遠處還有樹枝在亂晃,害怕了,我就會叫一聲,阿嫩,你在哪兒?

阿美聽到了,會回一聲,我在這里。

聽到阿美的聲音,我就不怕了,專心在地上玩。

我喜歡玩的就是喂螞蟻。

山上的螞蟻很多,也很大。

我喜歡喂大螞蟻,找來一塊紅薯干,丟在地上,一只大螞蟻會歡天喜地跑來,轉了幾圈之后,就回去了。

它是去報信,不久,浩浩蕩蕩的螞蟻隊伍來了,上百只螞蟻圍著這個紅薯干,拼命地拖。

往往是,它們拖了幾米遠,我又把紅薯干拿回原地,它們又開始拼命地拖。

我又拿走,如此這般,會干它十來回。

這些螞蟻很怪,明知有人掏蛋,卻始終不放棄,依然來往地搬運。

它們這種不屈不饒的態度,讓我十分感興趣,一直在來回地較勁,直到阿美叫一聲,回家了。

我才起了身。

一般是阿美挑著柴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我不背柴,但會拿一根樹枝,邊走,邊打草叢中躥出來的各種蟲子。

很好玩,一打一個準,有的蟲子還會怪叫一聲,讓人聽了很舒坦,所以阿美要我去,我會歡天喜地跟著。

到了十三、四歲,我就要跟著大人們去砍柴。

我們砍柴主要有兩個地方。

一個是金領登。

這是我們認為的原始森林,里面有許多柴。

其實,金領登山腳下是住有人家的,因此我心里是非常的羨慕。

如果我家在這里該多好呀!

我家就有燒不盡的柴了。

另一個地方就是西背凹的新亭子、老亭子。

新亭子近,但沒什么柴。

老亭子遠,但柴火很多。

以前看電視,發現他們砍柴,把正在生長的樹枝也砍了。

我們這里是不允許的。

當然,沒有明文規定,但都是俗定約成。

我們都不砍正在生長的樹枝。

理由很簡單,生樹枝不燃火,再說吧,把生樹枝砍了,就成了光禿禿的山了,就不是山區了,而是沙漠了。

所以我們都不砍。

我們特別喜歡大年初一去砍柴。

大年初一,正是新春佳節的時候,我們卻覺得應該去拜山神,于是街上幾十號人,浩浩蕩蕩向山上奔去,一邊大聲喊道,山神爺爺,我們來拜年了,一邊砍枯樹枝。

之后,人人挑一擔柴回家。

有二件事讓人記憶猶新。

一次,我在金領登半山腰處砍柴。

我看到前方有一根枯竹,就跌跌撞撞爬了過去。

山上的路是非常不好走的,其實是沒有路,完全靠自己,在山坎坎上跳來跳去,所以跌跌撞撞是準確的。

我終于爬到這根枯竹邊上,立即用手去抓,然后用力一扯,把這根竹子扯了出來。

這時,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

十幾只大山蜂竟然向我撲來。

原來竹尾處有一個蜂巢,我不小心把它捅破了,蜂子立即向我發動攻擊。

這些蜂子不是家養的蜜蜂,而是野生的大山蜂。

它們個頭很大,腹部帶有金黃色的花紋,尾部有一根又長又亮的毒針。

大山蜂毒性很強,曾經咬死一頭強壯的水牛。

我聽到嗡嗡叫,就知道大事不好,但還是晚了,二只山蜂在我臉上兇狠地扎了一下。

一股刺痛頓時彌漫了全身,我不禁"?。⒌囊宦?,扔下竹枝,一腳踩空,人倏地滾了下去,滾倒在十幾米遠的草叢中。

幸虧這一滾,否則在十幾只大山蜂攻擊下,我有生命危險。

我倒在草叢中就不一樣了,山蜂看不見,只好無奈地飛走了。

當然,劇痛依然在,我忍不住大哭起來,哭得稀里嘩啦,撕心裂肺。

哭聲在山谷中回蕩,但無人來相助,我只好哭著回家了。

另一次也是在金領登。

這次我跟阿姐一起上山砍柴。

快到砍柴地方時,阿姐突然臉色發白,渾身冒虛汗,人竟然撲通一聲,倒在地上昏迷過去。

原來她中署了。

我一時嚇得手足無措。

當時阿家也在。

她有經驗,立即在阿姐脖子上死勁地掐,在中醫學說中,這叫刮痧。

客家人都會,但我年輕小,不懂。

經過阿家不斷地刮痧,阿姐蘇醒過來了。

大家把她扶到涼亭里休息。

客家人在山上的小路邊上,都設有一個個涼亭。

因為山路曲折蜿蜒,高高低低,十分難走,所以客家人都在高山建有涼亭,供行人休息躲雨,可以躲避野獸,也可以在里面睡覺。

阿姐在涼亭里休息,我們繼續去砍柴。

之后,我們輪流把柴挑回家。

這算是我在砍柴中遇到的二件驚魂事吧。

現在很多客家人走出了大山,融入了都市生活中,再也不用砍柴了。

這是生活的進步,時代的進步。

我們應該十分慶幸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里,與民族同呼吸,共命運。

我們一起見證、創造、參與這個偉大民族的復興!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設置
恢復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換源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
全局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湘潭市| 宜春市| 博湖县| 嘉荫县| 青田县| 会东县| 江油市| 溆浦县| 蓬溪县| 焉耆| 彰化县| 阿克苏市| 河西区| 石嘴山市| 新干县| 五大连池市| 玉环县| 勐海县| 安阳县| 迁安市| 密山市| 普宁市| 简阳市| 和林格尔县| 涪陵区| 榆林市| 三台县| 永城市| 子长县| 仙桃市| 台山市| 阳信县| 阿坝县| 连平县| 诸暨市| 新竹县| 金寨县| 靖边县| 双辽市|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