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牢房里忽然鴉雀無聲。
在隔壁牢房里旁聽的聞人瑕也不禁動容。
那一刻,黃天秀直接面露驚色,不可思議的看著陳廉。
半晌后,他咬牙道:“你當誰都跟你一樣,為榮華富貴而背信棄義,還妄自揣摩我的心思,自以為是!”
“不管你自己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看人向來挺準的。”陳廉理直氣壯道。
同時,他又掃了眼剛刷新的系統面板。
【衛獄機緣】
【福:無】
【祿:黃天秀心存被詔安的愿望,可說服他里應外合,施展緩兵之計,進而宿主以此戴罪立功】
【壽:無】
【喜:無】
【財:無】
而黃天秀聽了陳廉這么“霸道”的推測,臉色又是詭異又是難看。
雖然他矢口否認,但心里還是一陣陣的發虛。
畢竟,他是真的這么想的!
他本是秀才,在綠林江湖中以君子劍的名號著稱,但因與士紳交惡,滅人滿門之后才加入凈土教。
只是在凈土教,他也不受重用,沒兵沒權,只能當個教習,因此時常有些“懷才不遇”的失落。
像他這種有文化學識的讀書人,在凈土教內部是少數。
而讀書人往往清高傲嬌。
所以他也挺瞧不上那些只會逞兇斗狠、大字不識幾個的頭目。
他內心深處,依舊向往著朝堂,夢想著官袍加身,光宗耀祖。
對于一個從小發奮苦讀的傳統書生,有什么比金榜題名更有誘惑力的呢。
陳廉一看他閃爍的眼神就知道有戲了。
他看出來了,黃天秀就是類似宋江的心態,從小接受傳統儒家教育,“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觀念早已深入骨髓。
一言蔽之,寧做朝廷犬,不為草頭王!
于是,他抓住這個突破口,開啟了策反的套路:“我聽聞過你的情況,你本來是一個前途無量的秀才,只因遭到地方豪紳欺辱,不得已犯下命案,加入了叛軍。”
“其實這年頭,但凡有口安穩飯吃,誰愿意落草為寇呢,如果現在給你機會,衣錦還鄉、封妻蔭子,想來你是不會拒絕的。”
聞言,黃天秀只是冷哼道:“你提這一茬的目的是什么?來試探我是否能臨陣倒戈?你也說了,我只是一個教習,即便倒戈了,可也沒資格干預那些頭目的計劃。”
他又不蠢。
他之前在牢獄里表現得那么堅定,其實就是看出聞人瑕根本沒有詔安他的意思。
要接受詔安,需要籌碼,而他一個凈土教的中層干部,言輕位卑的,誰稀罕他?
“但凡那些人當初肯聽我的,早早就集結大軍匯聚在此,泰安城早已拿下了。”黃天秀一臉的幽怨。
“所以,如果現在給你機會,成為凈土教的首領,登高一呼,那你實現理想抱負的時機也到了。”陳廉試圖畫大餅:“進退之間,退可以領導凈土教,進則可以等待時機接受詔安。”
“黃口小兒,異想天開,你當你是什么,一句話就可以定我的前途?”黃天秀沒好氣道。
陳廉笑了笑:“我剛剛聽說,因為我破解了地宮機關的奧秘,被凈土教認定為疑似圣子轉生?”
“確有此事,但你不會覺得自己就可以號令凈土教了吧?”
“號令凈土教,也不是不能試試看。”
“怎么試……嗯!”
黃天秀再次愣住了。
他又瞇起眼盯著陳廉,半晌后冷冷一哂:“好算計啊!”
他大約猜到了陳廉的主意。
那就是以圣子的名義,敕封他為凈土教的首領!
雖然圣子在凈土教就是一個傀儡,但按照教義,終歸是名義上的精神領袖。
像之前的二代、三代圣子,就經常被各路叛軍的頭目們操控,發布各種人事任命。
不過眾口難調,有頭目歡喜,自然也有些頭目不滿,于是那兩位圣子就被“意外身亡”了。
“我也不管凈土教內部對我是什么看法,要找我做什么,但既然他們認為我是圣子轉生,那我就姑且頂著這個名頭給凈土教做點事吧,好歹有過香火之情。”
陳廉緩緩道:“我如今身在官家,大約是回不去了,只能委托你回去盡盡心意。鑒于你當過我的老師,那就是圣子的老師,該怎么敕封你呢……對了,就叫大賢圣師吧,代替我領導凈土教。”
隔壁的聞人瑕聽得目泛精光。
陳廉此舉,換言之,就是讓黃天秀代替他當凈土教的傀儡!
畢竟城外的幾路叛軍頭目貌合神離,都在互相提防算計著。
而這時候,如果給他們空降一位首領,試問那些叛軍的頭目們該會是什么反應?
“讓我想想,你是想放我回去,并放出消息,說我被圣子欽點為掌教,以此引發凈土教內部的爭斗,最終你們官軍坐收漁翁之利對吧!”
黃天秀的神情幾度變幻,忿然道:“卑鄙的豎子!我怎么教出你這么一個奸猾之徒,我記得你當初不是這樣的。”
“人都是會變的,為了活嘛。”陳廉悠悠道:“怎么樣,考慮一下合作?”
“休想!”黃天秀斷然回絕:“我黃天秀平生只講究問心無愧,加入凈土教,也不過是想為百姓們爭一條活路,你讓我去搞亂凈土教內部,引發他們自相殘殺,我怎么可能會讓你這小心思得逞!”
陳廉淡淡道:“那就只能把你殺了祭旗了。”
“死又何妨!”
“你死了后,我也可以在敕封書上再推舉其他頭目當首領,甚至給這些頭目排名次,到時該內訌的還得內訌。”
陳廉說完又想到了什么,道:“對了,隔壁的周赤炎還沒死,想必他也很樂于接受這份美差。”
黃天秀的嘴唇氣得直哆嗦。
陳廉悠悠道:“逗你玩呢,平心而論,我更希望你當這叛軍聯盟的首領。”
外面的叛軍頭目都有兵權,無論冊封誰當帶頭大哥,或許也能引發內訌,但可能內訌的效果不會太好。
因為相互間都有威懾力。
但黃天秀這個光桿司令就大不同了。
空降下來,無兵無權,誰能服氣。
屆時內訌必然會升級。
而這就遂了陳廉的心愿。
在敵人的陣營里投放了火苗子,然后隔岸觀火,以此拖延叛軍的攻勢,等待援軍到來。
“反正你要么死在這,要么出去搏一搏,興許往后真有機會獲得詔安。”陳廉蠱惑道。
黃天秀沉默良久,口吻開始有了松動:“你說我心存詔安之心,假設真是這樣吧。那我回去后,也不過是頂著虛名罷了,有誰會聽我的?更別說達成你期盼的內訌局面。”
“縱橫捭闔之術,你總學過的吧。”陳廉提議道:“拉一個,打一個,扶一個,勸一個。”
黃天秀心領神會。
意思是讓自己挑起那些頭目的內部矛盾,然后分化離間,自己再從中取利,一步步獲取真正的至高權力。
“縱橫捭闔幾個字說得容易,那些頭目豈會輕易上當?”
“這還不簡單,先拉攏勢力最小的那幾個頭目,挑撥離間幾下,把水攪渾了,摸魚的機會也就來了。”陳廉幫著出主意:“比如那些頭目肯定還在爭論該派誰打頭陣,盡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實力,而你回去之后,大可以利用這點煽風點火嘛。”
黃天秀愈發的動搖了,遲疑道:“但我這么做了,豈不是親者痛仇者快,反倒成全了你們的功業。”
“不存在誰成全誰,都是為了活著罷了,難道你忍心繼續生靈涂炭?”陳廉進一步開展睡服工作:“還有,你難道想一輩子背負著反賊的罵名,拖著你的祖先們一塊遺臭萬年嗎?”
這句話再次戳中了黃天秀的軟肋。
他都不敢想象,家鄉父老現在是如何評價自己的。
更不敢想象,自己祖先的墳墓是不是已經被人毀了。
如果現在給黃天秀一個選擇的機會,他大概率真會回到朝廷的懷抱里。
再如果,真要能領導叛軍,朝廷也會更重視他,向他拋來橄欖枝,屆時封他一個封疆大吏,那就功德圓滿了。
又經歷了一番內心的掙扎,黃天秀最終喟然一嘆:“罷了,我這殘軀留在這,無非是看著一條條人命如草芥般的消亡,倒不如回去,與那些弟兄們為大義捐軀。”
陳廉沒有diss他的偉光正。
人嘛,立個人設很正常,關鍵得看他怎么做的。
君子論跡不論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