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陳廉煞有介事地打量起了聞人瑕。
聽這話的意思,貌似想給他留一個活命的機會?
“不用驚奇,你我之間,本就無冤無仇,只是立場不一樣,如今到了這份上,又不是非要你死我活。”聞人瑕坦然道。
“難得聞人千戶這么的深明大義。”陳廉苦笑道。
“別多想,我可沒打算放你,只要我一天執掌泰安城的軍務,就絕不會徇私包庇。”聞人瑕申明道。
這意思,大約就是把槍口抬高一寸,在盡忠職守時給予的一點善意。
陳廉心里感念這份情義,于是也關心道:“我門外的人說,城外聚集了將近十萬的叛軍,你是準備死守了?”
“不然呢,我奉命守衛泰安城,自然是城在人在、城破人亡,沒有一絲退縮的余地。”聞人瑕斬釘截鐵地道。
頓了頓,她的眼眸中露出了一絲悲憫:“但就是可憐了城中的百姓,一旦守不住了,不知要有多少人遭難。”
陳廉沉默了。
撇開立場,聞人瑕的品德是無可挑剔的。
當了一個多月的小旗官,他見多了這世道的蠅營狗茍。
像熊海濤、張儀這些殘暴不仁的官吏比比皆是。
余下的也基本是趨炎附勢、隨波逐流,比如龐靖忠和姜世生。
而聞人瑕的忠勇無私,無疑當得起軍士的殊榮,也值得獲得陳廉的尊重。
“如果大秦能多一些像你這樣的軍士官員,也不至于出現如今的內憂外患、社稷動蕩。”陳廉感嘆道。
聞人瑕看了看他,道:“如果你是真的軍卒衛兵,想必此刻也能給我分分憂。”
這是她的心里話。
當初她設計戲碼,把陳廉忽悠成衛兵,只是存著利用的想法。
但陳廉的表現,卻是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
論智勇雙全,竟絲毫不亞于她。
可以說,這個反賊當起衛兵,比絕大多數的衛兵干得都要好!
以至于聞人瑕冒出了一個遺憾的念頭:卿本佳人,奈何從賊?
忽然,聞人瑕對陳廉的過往身世產生了些好奇:“我聽黃天秀說,你是跟著流民從北邊來的,你原來是什么身份?家人呢?”
陳廉搖頭道:“過往的絕大多數記憶,我依舊沒想起來。但想來不會太好,但凡有一條活路,又怎么會跑去造反呢。”
聞人瑕相信了。
到這時候了,陳廉沒必要說謊。
“或許你從前真的沒得選,那如果現在讓你選,你會選擇站在哪一邊?”
“現在不是依舊沒得選嘛。”陳廉沒有回答這種假設性的問題。
“也是。”聞人瑕苦笑一聲。
就在這時,屋門被叩響。
外面的衛兵說道:“大人,有情況!”
聞人瑕以為是叛軍有動靜了,立刻開了門,問道:“哪里出事了?”
“衛所門口。”那衛兵的臉色顯得古怪,還瞟了眼陳廉:“一群百姓聚集在門口,說想見見陳廉,表達謝意。”
聞人瑕怔了怔:“具體怎么回事?”
“好像是今日發行的《浮生繪》邸報,刊印了陳廉那日在抱仙樓破案,以及緝拿凈土教反賊的事跡,于是百姓們自發的找上門,要感謝陳廉呢。”
“……”
聞人瑕和陳廉對視了一眼。
“那日在泰安書院拜訪趙白先生時,他曾問我打聽過那夜的事情。”陳廉解釋道:“不過當時我與龐靖忠已經跟趙白約定好了,暫時秘而不宣。”
“但人家還是刊印了出來,讓所有人都知道了。”聞人瑕一時間也想不通趙白這么做的目的。
思忖了片刻,她打了個稽首:“走吧,去見見那些慰勞的百姓們,這都是你應得的禮遇。”
……
當兩人來到衛所的門口時,外面已經聚集了不少百姓。
守門的衛兵看到聞人瑕和陳廉,略微訝異,但還是扯著嗓門喊道:“千戶大人與陳廉出來了。”
百姓們張頭望去:“陳廉大人?哪位是陳廉大人啊?”
“我就是,諸位有何貴干?”
陳廉迎了上去,一眼掃去,這些人的臉上都帶著感激和欽佩的神情。
“陳廉大人,我們看了邸報,您可真是智勇雙全吶!您就是泰安城的救星!”
“大人,多虧您那一夜阻止了反賊的陰謀,讓泰安城免于戰亂,救了多少百姓。”
“是啊,每天提心吊膽,就怕打戰。陳廉大人,您這次和軍爺們也要好好保護咱們啊。”
百姓們爭相恭維贊頌陳廉的事跡。
一個老婆婆從懷里掏出了用抹布包裹的東西,要遞給陳廉:“大人,老身沒啥值錢的東西可以謝您,這里面有顆雞蛋,您拿去補補身子吧。”
陳廉連忙婉拒,直言不敢收。
“大人,我兒子被征召去當了民壯,我們一家老小每天都怕,怕他回不來,那夜如果打戰了,就兇多吉少了。”老婆婆說道:“你及時抓了那些反賊,沒有讓戰火燒起來,那便是我們家的恩公。”
陳廉看著被塞進手里的雞蛋,他一時間五味雜陳。
前世生在和平年代,今生開局就活在體制內,導致他很難體會到活在戰亂陰影下的滋味。
那夜他破案抓人,為的是功績和續命之法,卻沒深思過自己的舉動,竟讓泰安城的百姓避免了一場浩劫。
同樣,聞人瑕和門口的衛兵也動容了。
看著百姓們發自肺腑的心意,這時候,陳廉是兵還是賊,又有什么區別呢。
送走了百姓們,陳廉找人要了一份邸報。
剛出爐的《浮生繪》邸報還飄著油墨味,在頭版頭條,花了很長的篇幅描述了陳廉的杰出事跡,并希望所有官兵都以陳廉為榜樣,保家衛城、共抗敵寇!
“趙白先生倒是有心了。”聞人瑕也看見了邸報的內容。
捋了捋思路,她大約猜到了趙白此舉的目的:這是要發動百姓的輿論力量,保住陳廉的性命!
如今,陳廉的英雄名號傳遍泰安城,試問她又怎么能冒大不韙再處置陳廉呢。
這時,陳廉放下了邸報,眼神清澈,仿佛下定了決心:“你剛剛問我會如何選,現在我只想說,我以前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聞人瑕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點頭道:“好!我給你這個機會!”
……
陳廉之所以選擇當好人,并非只因覺悟了良知,也是權衡利弊的結果。
兩害相權取其輕,比起滿口仁義道德卻手段殘暴的叛軍,繼續背靠官方無疑更安全。
至于聞人瑕,自然沒權力給陳廉洗白上岸。
但她已經有了主意,只要能成功擊退叛軍、守住城池,回頭自己就以此功勞向朝廷請旨,給陳廉一個做好人的機會!
理想是好的。
但現實終究是殘酷的。
幾路叛軍在城外集結完畢后,看形勢,隨時可能發起攻城!
以泰安城的兵力根本抵擋不住,唯一的法子就是拖住叛軍的攻城行動,等待援軍到來。
陳廉也看透了這個局勢。
幾經思考之后,他向聞人瑕提了一個要求:讓他去見見黃天秀!
一刻鐘后,陳廉來到了衛獄,在牢房里,見到了這位“故人”。
黃天秀顯然也很驚訝,怔怔地看著陳廉,遲遲無聲。
“你們師徒倆聊。”聞人瑕先退了出去,實則藏到了隔壁牢房里偷聽。
等牢房里只剩下兩人,黃天秀悠悠輕嘆道:“孽緣啊,怎會如此呢。”
“聽說,你曾教過我?”陳廉試探道。
“我曾是你的教習,你的武道基礎,都是我教的。”黃天秀皺眉道:“你當真失憶了?”
陳廉回道:“不算完全失憶,還零星記得一些事。”
“卻惟獨忘了為師對你的教誨,與你當初的誓言。”黃天秀冷笑道。
“能說說關于我過往的事么?”陳廉對原主的過往有些好奇。
“沒什么值得說的,你當初就是一個普通的武夫。”黃天秀沉思回憶,道:“你曾對我說過,你的老家在北荒邊境的村莊,后來遭到妖獸襲擊,全家都死了,只留你一人隨著流民南下,一路顛沛流離,直到被我教收留。”
大秦北境毗鄰妖庭,是以經常遭到妖族的襲擾。
陳廉隨即也沒繼續探究,“就是說,凈土教對我有活命之恩。”
“所以,你就是這么恩將仇報的。”黃天秀氣極反笑。
陳廉卻不以為忤。
原主欠下的人情債,與他這個穿越者何干?
再說了,鬧造反才幾個錢,至于拿命去拼嘛。
“你說我恩將仇報,那敢問一句,那日官軍圍剿據點時,你又在哪里?”
“我當時正好有事外出,聞訊趕回來時,據點已被毀去了。”
“就是說你剛好躲過一劫,那真是太湊巧了。”
“你什么意思?莫非覺得我是獨自偷生?”
“究竟真相如何,只有你自己清楚。”陳廉促狹一笑:“但如果你真的心存大義,當時在周府你落敗時,大可以拿劍自刎,又何必忍受這罪囚的滋味。”
黃天秀這次嘴角跟著眼角一起抽動。
陳廉忽然壓低了嗓音:“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是盼著朝廷詔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