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業區官衙內,燭火搖曳。
朱高熾指尖捏著密探送來的情報,火苗舔舐著信紙,“王伯庸高價囤糧”幾字在跳躍的火光中扭曲、炭化,最終化作灰燼。
他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那笑容里藏著運籌帷幄的篤定。
不容易啊,辛苦布局這么久,你個老狐貍總算是上鉤了!
一旁的卓敬見狀,難掩急切,追問道:“小胖殿下,咱們收網嗎?”
朱高熾輕輕搖頭,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不著急。先讓子彈飛一會兒!”
卓敬雖對這話似懂非懂,但出于對小胖墩的信任,還是讓他選擇遵從命令。
此后五日,一隊隊糧車接連駛入天津城。
糧車往來本是平常之事,可今日這隊卻格外引人注目。
押車的竟是天津官府的差役,更令人震驚的是,露在外面的糧袋上赫然打著江南蘇州的封條。
江南的糧食,竟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北方的天津城。
隨著糧車入城,各種消息如同長了翅膀,在天津城的大街小巷飛速流傳。
不知從何處傳出流言,言之鑿鑿地稱朝廷心系北方災情,早在兩月前便下旨調撥江南各城糧食,經海路馳援北方,今日入城的不過是第一批。
這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天津城內駐留的糧商群體中炸開了鍋。
北方因災荒糧食稀缺,糧商們正是瞅準這個時機哄抬糧價。
傻子都知道,糧食是生活必需品,普通百姓雖無力購買,但家底殷實的富戶和大戶人家為了度過饑荒,必然會不惜代價。可如今江南糧食到來,打破了這種稀缺局面。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當“稀”不再,高價糧食還能賣得出去嗎?糧商們陷入了深深的恐慌。
當夜,周富海、趙有德等一眾糧商齊聚一堂,神色凝重地商議對策。
他們急忙派出伙計前往官倉查驗糧食真假,很快伙計們便回來稟報:糧食貨真價實!
押車差役用刀劃開糧袋,金燦燦的小麥傾瀉而出。
這個消息讓糧商們的心情愈發沉重。
今日入城的糧食雖僅有一萬多石,但誰也不知道后續還會有多少江南糧食涌入。
若照此下去,他們手中的糧食還能值幾個錢?
還能繼續以四十文一升的高價售賣嗎?顯然不可能。
到了這個時候,別說什么百文一升了,他們極有可能賠得褲衩子都不剩!
驚慌失措之下,糧商們決定再次求見王伯庸。
這個平日里老謀深算的王氏家主,此刻雖仍故作鎮定,但眾人都能察覺到他語氣中的底氣不足。
王伯庸溫言安撫眾人,堅稱這不過是天津主官的把戲,絕不可能是真正的江南糧食。
得到王伯庸的保證,糧商們稍感安心,繼續花重金收購市面上的糧食。
然而,天津城的恐慌情緒并未消散,只是在糧商們心中不斷蔓延。
第二日天還未亮,眾多糧商便聚集在工業區官衙門外,一些嗅覺敏銳的糧商察覺到不妙,急于將手中糧食脫手,生怕夜長夢多。
可此時的官衙大門緊閉,門外卻是人山人海。
不僅如此,受朱高熾千金買馬骨事跡吸引,仍有糧商源源不斷地涌入天津城。
就在這關鍵時刻,神秘的天津主官突然“病重”,且據說病得極為嚴重,仿佛只剩一口氣吊著。
這一變故,讓糧商們心中警鈴大作,紛紛懷疑其中另有隱情。
官衙內,朱高熾與朱雄英悠然自得地喝著茶水,全然不見外界的慌亂。
徐增壽急匆匆趕來,滿臉焦慮:“高熾,咱們的錢已花光了,一文也不剩,外面還有那么多糧商等著賣糧食,這可怎么辦???”
外面這些糧商,大部分都是被“千金買馬骨”吸引來的,少部分則是天津本地糧商,不想繼續斗下去了。
李景隆也滿臉愁容,擔憂地說道:“什么江南的糧食,根本沒影兒的事,明明是咱們做的一出戲,這要是被百姓得知,咱們會被千夫所指的?!?/p>
朱高熾卻依舊鎮定自若,有條不紊地下達命令:“常茂,明晚你領著親兵出城,繼續弄十幾車糧食,這次只要帶空的糧袋,找個沒人的荒郊野外裝點稻草河沙什么的,再貼上封條,打上戳記,天亮后大搖大擺回城。”
朱雄英撓了撓頭,雖不太明白其中深意,但隱約覺得似曾相識:“高熾,你這是……疑兵之計?”
“可以這么理解?!敝旄邿朊蛄艘豢诓?,目光轉向康鐸,“康鐸,天津衛該派上用場了,你親自去接管天津衛,明晚子時前到達天津城外,離城二十里處駐扎,待你們將第二批假糧食運回城里后,讓將士們將四個方向出城的道路全挖斷,然后抽調兩千兵馬入天津,接管城防?!?/p>
這天津有一天津衛,前段時間一直坐山觀虎斗,不摻和雙方的糧食大戰。
天津衛作為此地的軍事衛所,向來是各方勢力拉攏的對象,但此刻的按兵不動,反倒比公然站隊更令人忌憚。
若在收網關鍵時刻,這支力量被王伯庸暗中策反,不僅精心布局會功虧一簣,甚至可能危及自身安危。
眼下收網在即,朱高熾可不想多出什么變數,索性直接將其給收編,拉過來做工具人還是挺不錯的。
朱雄英瞪大了眼睛,滿臉震驚:“高熾,這是要作甚?收網了嗎?”
卓敬卻猛地一拍大腿,眼中滿是驚喜:“妙??!殿下這是要讓天津暫時成為一座孤城,并讓城內的糧商風聲鶴唳,給他們增加一點心理壓力?!?/p>
朱高熾贊許地看了卓敬一眼,繼續囑咐康鐸:“等兩千兵馬入城后,在城內散播流言,就說北方災情嚴重,相鄰州縣可能醞釀民變,加之有流匪在城中出沒,所以天津必須加強戒備,阻斷交通?!?/p>
卓敬聽后,眼中光芒大盛,忍不住贊嘆:“殿下真是高明!”
“這四通八達的道路,如今一旦挖斷,恰似掐住了糧商們的咽喉。糧食運不出去,每日損耗折耗都如剜心之痛,那些平日里錦衣玉食的老爺們,怎受得了這般煎熬?您這是逼著糧商降價呀?!?/p>
“更妙的是這虛實相生之策!江南賑糧的流言本就讓他們如驚弓之鳥,假糧車大張旗鼓進城,再配合道路阻斷的鐵腕,即便有人察覺異樣,也不敢輕舉妄動,只怕明日城里糧商們的心境,就像寒冬臘月里泡在冰窟窿里——上不著天,下不著地,除了向官衙低頭,再無他路!”
“可四文一升的平價,王伯庸那幫人前些日子囤糧,可是砸了血本。如今不僅撈不回本錢,還要倒貼倉儲、押運的花銷,這買賣做得,當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殿下兵不血刃,不搶不奪,糧商們心甘情愿把糧食賣給您,委實高明之極!”
能被卓敬這等奇才贊揚,朱高熾也是笑容不斷。
“商賈逐利,本無可厚非。但囤積居奇、哄抬糧價,讓萬千百姓餓殍遍野,就休怪我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朱高熾擺擺手,面上雖還帶著笑意,眼中卻閃過一絲冷冽:“行了,都下去準備吧,差不多該收網了!”
眾人聽后神情振奮,早就等著這一天了。
官衙外,糧商們還在焦急等待,卻不知自己早已落入朱高熾精心編織的羅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