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回信的老白也愣住了,不對呀,要說江南簽的條件不低了,整個江北、整個燕王下轄地盤全都歸我們,侯爺還是不滿意?
明白了,侯爺這是要一統整個大明,不再跟他們玩游戲了。
暗自猜測一番,老白覺得自己完全揣摩到了侯爺的意圖。
“來人,請江南主帥以及諸位將軍陣前答話!”
傳令兵去對面聯絡。
傅友德等人激動起來,“看來,侯爺的答復到了,此事終于能告一段落,但愿侯爺能答應下來。”
“放心吧傅帥,咱們開出的條件足夠優厚,他們不可能拒絕。”下屬紛紛議論。
傅友德卻沒那么樂觀,要說談合作會盟,應該在營帳才對,為什么約我們陣前答話?
……
“白將軍,久違了,可是侯爺有回復嗎?”兩軍陣前,傅友德跟白展堂拱手,身邊十幾名將軍護衛著。
白展堂一改往日的風趣,此刻滿臉嚴肅,冷哼一聲:“呔,爾等聽著,我家侯爺有令,拒絕跟爾等合作。我關中不日將對大明全面開戰,爾等回去告訴你家秦王和皇帝,洗干凈脖子等著,我們的迫擊炮必然會炸在爾等的金鑾殿上!”
什么???
這……
為何如此?
“白將軍,這是不是有什么誤會?可是我們給出的條件不夠?”傅友德慌了,身邊的將軍們也慌了。
白展堂冷笑道:“條件?你們還沒看清局勢嗎?我關中要的是整個大明,豈會在乎你們的邊邊角角?不用談了,我們之間只有仇恨。”
“傅老兒,你領著十萬大軍追了小爺我半個月,這個仇我可一直記著呢。”
這個……
“白將軍,你待若何?”
“很簡單,來而不往非禮也!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拔營跑路,一個時辰后,我會盡起三萬大軍追殺你們。如果你們有命渡江回到京城,算你們命大!”
說完撥馬回頭。
什么?一個時辰?這怎么行?我們十萬大軍拔營收拾,一個時辰怎么夠?
可此時是敵對關系,好像沒機會跟人家談條件。
傅友德也懵了,說好的自己人呢?怎么說翻臉就翻臉呢?侯爺到底要做什么?白將軍這是故意演戲嗎?
看著對方頭也不回的掉頭,傅友德覺得這不像是演戲。
完了……難不成我被侯爺拋棄了?
唉……
“傅帥,現在怎么辦?一個時辰,他們就會對我們進行炮火覆蓋,這次人家火力充足,咱們趕緊收拾東西跑吧,跑出他們的火力范圍。”
跑?能跑出去嗎?
“要我說,別收拾東西了,時間了,拋棄一切輜重,先逃命吧。”
“是啊,十萬大軍的輜重,一個時辰根本收拾不完,是要糧草還是要命?”
“廢話,當然要命!”
眾人七嘴八舌的吵起來,傅友德當機立斷,“傳令,放棄一切輜重,立刻拔營撤退!”
“傅帥,不要糧草輜重,咱們吃什么?”
傅友德沉吟道:“他們只有三萬人,我們十萬人,人數占優。以本帥之意,每一萬人做一隊,共分成十支隊伍分散逃命,然后半途你們再分散成千人隊……就這樣化整為零,看他們如何追擊?”
“至于糧草問題,沒辦法了,只能路上各自想辦法,實在不行,半路吃百姓一頓也沒什么,反正這里是燕王治下。”
眾人眼前一亮,“有理!化整為零,大家直接四散奔逃,最后京城匯合。他們這區區三萬人,如果分兵追擊,咱們敢直接來個反殺!”
好,就這么辦!
……
老白這邊早已經整理好隊伍,就等著敵人逃命呢。
“將軍,敵人拋下了輜重,只帶上人馬分散逃命了,十萬大軍分成了十隊,每隊一萬兵馬。”
白展堂撫掌大贊:“好,傅友德不愧是名將。傳令,我們也分兵,三千人為一個炮兵營,分頭追擊,記住,貓捉老鼠,只追殺,不擾民。”
“將軍,如果他們繼續分兵呢?”
“如果一萬人再分成千人隊?那我們就各個擊破。咱們不能分兵,一旦分的太少,容易被人反殺。切記,追殺的要義在追,只要一路能追上即可,不在乎殺多少敵人,安全第一。千萬不可擾民!”
“得令!”
三萬人,一千二百門迫擊炮,炮彈無數,猶如虎入羊群般追殺而去,聲勢之浩大,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二十萬呢。
“對了,傅友德在哪一路?本將親自領兵去追!”
白展堂領兵三千緊追不舍,追上之后并不放炮,反而命人齊聲大喊:“活捉傅友德……”
這是在給傅友德發信號,意思是你可別真回去了,我們要活捉你。
剛開始傅友德還不敢信,但幾天后,看看自己身邊這一萬人似乎并沒有傷亡,他終于想明白了,白將軍就是在演戲呢。
雙方這么一追一逃,苦的不是這十三萬兵馬,而是被驚擾的百姓。
因為是分兵十路四散而逃,所以河南、山東、安徽等地,全都受到了波及,幾乎涵蓋了整個黃河以南、長江以北。
百姓們怨聲載道,這哪里是兵?分明就是匪!
可不是嘛,十萬大軍不帶糧草,逃命至少半個月,路上吃什么?當然是就食于敵!反正江北是燕王的地盤,也算是敵。
若是尋常的山賊土匪搶糧食,百姓還能去城里報信,請官兵剿匪。但這是江南的兵馬,盡管每個城池都要駐防的兵馬,但他們哪里敢出兵剿江南這些正規軍?要知道燕王都被打的龜縮不出了,指不定哪天我們就要歸順江南的。
于是乎,所有人都默認了官兵搶糧,百姓們哭天搶地的罵大明無道!
為什么不罵關中呢?他們可是也有三萬人在后面追殺呢,而且他們也沒帶糧草。
那是因為老白下令,我們不帶糧草,每人帶十兩銀子,沿途跟百姓購買糧食,一個月十兩銀子的伙食費,那可是高標準,不花完不準回來。
要知道這個年代,二兩銀子就夠一家三口吃喝一個月的。所以十兩銀子絕對是高標準。
前面是大明兵馬縱兵搶糧,后面是關中兵馬高價買糧,而且人家還無償幫我們剿滅搶糧的匪兵,簡直就是活菩薩。
百姓們一邊罵大明,一邊歌頌關中仁義之師!
這就是黃易定下的劇本,進一步降低大明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