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可能是朝關中動手,遠交近攻的道理誰都懂,再說了,江南的秦王聽到逍遙侯的名號,猶如耗子見了貓一樣,他怎么敢對關中有想法?
既然如此,那就只剩下一個目標了——江北!
他們要趁機攻打江北!
聽完姚廣孝的分析,燕王朱棣覺得不可思議,他瘋了吧?這才太平多久?他憑什么向北出兵?若不是靠著長江天險,當年我就能掃平了京城,也不至于劃江而治。
現在倒好,讓你休養兩年,老二你就黑了心,敢跟我呲牙了?
難不成,跟關中做了筆賠錢買賣,讓你被豬油蒙了心?
“等等,軍師,你說會不會是江南跟關中聯手了?若是這樣的話,那我們還真危險。”
跟南邊的秦王朱樉一樣,朱棣不害怕自己的親兄弟,反而最忌憚關中的黃易。
姚廣孝沉吟道:“不應該,如果要吃下江北,關中現在有了洛陽當跳板,根本不用和誰聯手,直接從洛陽出兵,步步蠶食就夠了。”
“而且逍遙侯很在乎聲望,他跟秦王那是死敵,絕不可能聯手。”
朱棣點了點頭:“那倒是,別人不清楚,我是深有體會的,黃易此人深居簡出,表面上是君子如玉,實則內心極為高傲,這天下能讓他瞧上眼的人并不多。其中絕對不包括老二這個魂淡。”
“既然雙方沒有聯手,那老二憑什么敢對我們用兵呢?他就不怕兩敗俱傷?”
姚廣孝沉思片刻,眼前一亮,“我猜是靠輿論。”
輿論?
“對,最近半年來,因為關中修路問題,百姓對大明頗有微詞。特別是江南攬下了修路工程,江北的百姓嫉妒眼紅。再加上江南的故意煽動,百姓們不明所以,被有心之人利用,罵咱們江北朝廷尸位素餐……”
“如此一來,倘若江南興兵北上,各地百姓就不會像上次一樣再支持我們了。”
朱棣不禁心頭一驚,背后發寒。
“是啊,當初之所以能夠一路南下打得傅友德潰不成軍,皆因各地百姓暗中支持,如果百姓們轉投了江南,那我們的優勢就蕩然無存,再次開戰,硬碰硬拼戰場實力,怕是誰也討不到便宜。”
姚廣孝安慰說道:“殿下不用擔心,我覺得他們并不是想一次就拿下我們。而是想逐步蠶食。”
他們蠶食?如何蠶食?
姚廣孝走到地圖前,伸手指向了洛陽,“江南派出十萬工人到洛陽修路,無論是北上出發,還是南下回鄉,都要途徑河南、安徽一代。”
“倘若這十萬人不是民,而是兵呢?他們會不會假途滅虢?借此機會打通江南到洛陽的通道?”
什么???竟有此事?
“殿下莫要忘了,據下面的人匯報說,前一批工人返回江南,途徑長江岸邊,好一通炫耀,引得長江北岸許多百姓咒罵聲一片,甚至還爆發了小部分的民亂,吵著要改投江南。”
“再結合那十萬兵馬返回的時候……”
朱棣一拍桌案,“該死,十有**是這樣了。否則他們不會大肆造謠,這個舉動明顯是為后手準備的。”
“軍師,絕對不能讓他成功。你看,江南如果直接跟洛陽連通,那我們江北朝廷跟西南的聯系就斷了,屆時川蜀、云貴、荊襄等等,可全是江南嘴邊的肉。”
姚廣孝長嘆一聲,“是啊,江南來勢洶洶,我們必須在三個月內、不,在兩個月內作出及時應對,若是不能破局,恐怕黃河以南都要歸他了。”
什么?黃河以南?這么嚴重?
“呵呵,因為他們造謠的區域就是黃河以南,這不明擺著嗎?先用輿論唬住百姓,然后出兵北上順利拿下。既然能連通洛陽,那洛陽以東、黃河以南,開封府、徐州等地,無天險可守,同樣是他們嘴邊的肉。”
朱棣怒罵道:“他胃口不小!也不怕撐著。”
“本王這就起兵南下,由我親自鎮守長江北岸,他想假途滅虢,我直接吃掉他那十萬人,順便斷了他跟關中的眉來眼去。”
這個……
姚廣孝勸道:“殿下三思!此事險就險在牽扯關中。我們需要出兵防著江南,同時還要注意分寸不能惹著關中。”
“洛陽事件、汝州事件,足以證明關中是一頭擇人而噬的下山虎,他們想步步蠶食我們大明,但逍遙侯很虛偽,他出兵需要名正言順,我們一定不能給他們把柄。”
名正言順?
“不錯,天下一統歸大明二十年,百姓民心歸附,再想動搖大明根基,幾乎不可能。”
“這些年,貧僧一直在思考,為什么逍遙侯手握迫擊炮、坐擁十萬大軍卻一直龜縮不出,難道他不想爭霸天下?”
“直到洛陽和汝州事件,貧僧大概猜到了。他要的不僅僅是地盤,還要民心。”
民心?
朱棣心中一頓氣惱,“該死,早該看出他狼子野心的!可惜一直有老二在南邊裹亂,否則大明擰在一起,何至于讓他黃易有機可乘?”
沉默片刻,朱棣嘆息道:“罷了,先顧眼前吧。和尚,可能做到兩全?”
姚廣孝認真的說道:“可以,您只去長江北岸鎮壓即可,千萬不能掐斷他們的通商路線,更不能動那十萬勞工。至少,在他們動手之前,我們不能先動手。”
什么特么的勞工,八成是江南兵馬偽裝的。
“其實只要猜到了他們的意圖,您領兵十萬南下,他們也就沒了機會,屆時肯定會知難而退,放棄假途滅虢的行動。”
朱棣拍板決斷:“好,明日發令聚兵,本王不日領兵南下,坐鎮鳳陽府!和尚,你留守燕京城。”
“對了,再有去關中出使事宜,讓你那個學生楊士奇去吧,別出什么岔子就好。”
……
燕王聚兵,準備南下?他要干什么?
一方動,八方起風云,關中和江南的人全都密切關注。
江南十萬兵馬偽裝成了工人,是在暗處。可江北燕王的兵馬可是明處,他是明著動兵的,難不成他要南下一統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