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官方的回應是給火苗澆上了一勺油,那么,百萬粉絲的影視區UP主“電影偵探阿?!钡某鍪?,則是直接扔下了一顆炸彈。
阿福,正是當初那個將陳言在《追兇》、的表演剪輯成《盤點那些不像演戲的演員,第一名直接把我送走!》并成功帶火陳言的始作俑者。
這兩個月,他一直在關注陳言。
當#演員幫警方破案#這個話題沖上熱搜時,他體內的創作DNA瘋狂顫抖。
他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是他職業生涯中最炸裂的一期視頻。
他連夜爆肝,搜集了所有能找到的資料:從場記的爆料微博,到營銷號的轉發,再到金華公安的官方回應...
以及網上流出的幾張《懸案》的模糊路透照——照片里,陳言穿戴著口罩,眼神陰鷙地擺弄著一些道具。
最后,他將這些素材,與自己之前做的那個爆款視頻里,陳言嚇哭夏晚晴、在《面具之下》里展現的冷血殺手片段,完美地剪輯在了一起。
視頻的開頭,是阿福標志性的賤兮兮的笑臉:
“兄弟們,出大事了!還記得我們之前聊過的那個‘建議嚴查’的演員陳言嗎?我當時說他不像演的,你們還笑我,,,
現在,事實證明,我的感覺沒錯——他演得確實不像演的,因為警察叔叔可能也這么覺得!”
伴隨著激昂又懸疑的BGM,視頻將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清晰地梳理了一遍,并在關鍵節點上,插入了陳言過往那些“演技炸裂”的片段。
當視頻講到“作案手法與懸案細節吻合”時,畫面切到了《面具之下》里,陳言飾演的殺手冷靜地擦拭指紋、規劃逃跑路線的鏡頭。
當視頻提到“官方感謝文藝工作者”時,畫面切到了《追兇》里,陳言飾演的劫匪那雙讓夏晚晴崩潰的、充滿暴戾與瘋狂的眼睛。
視頻的最后,阿福對著鏡頭,表情嚴肅又夸張地說道:
“所以,現在情況就是這樣。一個演員,演劫匪,把女主嚇到當場報警;演殺手,表演細節被當成教學案例;現在演個懸疑案件,直接把現實里的陳年懸案給干穿了......
我還能說什么?我只能說,導演,張國安導演!聽我一句勸,電影拍完,趕緊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吧!還有,金華警方,聽我一句勸,查!必須嚴查!這小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演的啊!”
視頻發布不到一小時,點贊破百萬,彈幕密密麻麻,幾乎遮蔽了整個屏幕。
整個互聯網,在這一刻徹底被點燃了。
阿福的視頻像一枚深水炸彈,將所有潛水的網民都炸了出來。
之前對陳言“演技真實”這個梗有所耳聞的路人,此刻才真正意識到,這件事的離譜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微博熱搜榜幾乎被陳言一個人霸占了。
#陳言演技破案#【爆】
#建議嚴查陳言#【爆】
#史上最硬核體驗派演員#【熱】
#電影偵探阿福烏鴉嘴#【熱】
#懸案未播先封神#【新】
陳言過往的作品被網友們用放大鏡逐幀考古。
《追兇》里嚇哭夏晚晴的那個片段,播放量一夜之間破億。
彈幕里不再是單純的“哈哈哈”,而是畫風詭異的“朝圣”。
“前來考古!原來一切早已注定!”
“夏晚晴:我早就說過他不是演的,你們為什么不信我!”
“現在回頭看,這哪里是演技,這分明是真情流露??!”
“我宣布,這是內娛唯一一個需要打碼的表演片段,不是因為血腥,是因為太真實!”
懸疑短劇《面具之下》也一夜爆紅。
這部原本只在小圈子備受好評的短劇,被都被單獨剪輯出來,做成了“犯罪教學視頻”。
“看這個處理現場的專業性,你告訴我這是演的?”
“他那個眼神,我隔著屏幕都感覺后背發涼,仿佛在說:下一個就是你?!?/p>
“導演張國安是怎么敢用他的?難道沒感覺這人不對勁嗎?”
最離譜的是,甚至有警校的學生在下面留言:
“我們老師把陳言在《面具之下》的片段當成了反面教材,用來分析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說他演得比很多真實案例的錄像還要典型......”
這條評論被截圖后,再次引爆全網。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演技獲得官方認證還不夠,現在直接進警校教材了?”
“陳言:我真的只是想當個演員啊(委屈.ipg)”
“內娛獨一份,別人家粉絲撕資源、撕番位,我們家哥哥的粉絲......在擔心他會不會哪天把自己送進去。”
就在這種全民狂歡的氛圍中,陳言的粉絲群體以一種極為魔幻的方式迅速壯大。
他們沒有統一的飯圈名稱,也沒有控評打榜的陋習,反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沙雕護體”文化。
在陳言的微博評論區,畫風是這樣的:
“哥哥放心飛,出事自己背!”
“查!必須嚴查!不查我們不看!我們家哥哥就是這么硬核!”
“別的明星塌房是黃賭毒,我們家哥哥要是塌房,我估計得在CCTV12法治頻道看他?!?/p>
“姐妹們,眾籌給哥哥請個律師吧,我總覺得他早晚用得上?!?/p>
“前面的,律師哪夠?還得配個心理醫生,不然入戲太深出不來了怎么辦?”
這種“黑粉”式的喜愛,讓所有試圖帶節奏、黑陳言的言論都顯得蒼白無力。
有營銷號發文質疑:“陳言這種人,會不會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引導?”
下面的評論立刻歪樓:
“放心,我們家哥哥已經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不要犯罪,否則你演得再好,也可能被警察盯上?!?/p>
“對啊,這簡直是年度最佳普法宣傳大使好嗎?”
“不良引導?你看看現在哪個小鮮肉敢說自己的演技得到了警方認證?獨一份的榮耀好嗎!”
有對家粉絲酸溜溜地留言:“不就是運氣好嗎?炒作罷了?!?/p>
陳言的“沙雕”粉絲們立刻回擊:
“對對對,就是炒作。我們家哥哥炒作的方式比較特別,需要聯動警方、驚動CCTV,偶爾還得客串一下警校教材,一般人學不來?!?/p>
“是啊,不像你們家哥哥,只能炒炒CP,發發律師函?!?/p>
“酸了?酸了就去研究一下《刑法》,說不定下一個幫警察破案的就是你家哥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