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娘高興,從洗碗水花四濺的利落勁上就能看出來,沒有讓她們沾手,早早的打發她們回屋休息了。
她回屋的時候,看了四哥一眼,朝他點了點頭,加油呀,現在已經說服阿耶去仁心堂了,阿耶脾氣那么鉆牛角尖都讓他給說服了,阿娘肯定也不在話下。
家里院子其實不小,以前三個姐姐嫁出去還顯得空蕩,現在三個姐姐都回家住了,反倒顯得有些擁擠了。
不是住的地方擁擠,而是洗漱不方便。四哥不算大,也不算小了,她們幾個女眷洗漱的時候,總要避諱一些。
好在她們也不是富貴人家,又不是外人,少洗漱一次,也不會要命。
大姐二姐躺在一張床上,她跟三姐躺在一張床上,姐姐們時不時的翻身,可見心中有事,要不然奔走了一天,不可能不困。
她聽見三姐開口問:“你們說,那個驅蚊花露水,真的能賺錢嗎?”
大姐二姐也想孩子了,大姐隨了阿娘,性子潑辣,做事情風風火火的。
“就算是賺錢了,也不能就這么拿錢回去,否則夫家更不拿咱們當人了。以前阿耶好的時候,他們一個個只想著沾光,落難了就翻臉不認人了,這樣的夫家,我都嫌惡心。”
三姐開始低聲哭泣,一邊哭,一邊抽噎著解釋:“我也看不上那家人,就是想孩子了,現在一早一晚的涼了,也不知道他們照料的上不上心。”
二姐安慰:“孩子不止是你的孩子,也是他們家的孩子,他們不會苛待的。”
大姐氣呼呼道:“現在是女帝當皇帝,早就允許和離了,大不了我就和離。家里跟他們家借一點錢,他們都這樣,擺明了是沒有把咱們,還有咱們家放在眼里。”
三姐哭腔低落:“說的輕巧,和離了孩子怎么辦?雖說是能和離了,也沒見長安城有幾個和離的,要是咱們和離了,外人還指不定怎么說咱們家呢。”
大姐氣沖沖道:“管他們怎么說。”
程滿月靜靜的聽著,大姐意外的很投她的脾氣,現在是女帝當政,跟她熟知的則天大帝上位史不一樣,這是個架空的朝代,好在大部分都是相似的。
女帝是先帝最疼愛的長公主,當皇帝以前是是儲君皇太女,很多年以前,就推行利于女子的政策,女子能做官,能做生意,能同男子一樣在外行走,真是個美好的朝代。
想著想著,也不知道怎么睡著了,三個姐姐又說了幾句,一聽妹妹睡覺都打呼了,火氣跟郁氣一下子消弭了大半。
想那么多沒用,明日還有明日的事要做,家里還背著一百多兩的債務,要在討債的人上門之前,多賺一些錢。
外面嘩啦嘩啦的洗碗聲停了,只剩下蛐蛐啾啾啾的叫聲。
夜色微涼,小院歸于平靜,所有人都沉入夢鄉。
一道黑影,在程家附近又徘徊一會兒,這才離去。
“大人,打聽清楚了。那一男一女,家就住在大理寺附近的甜水巷,姓程,家**七口人,兩個多月以前,出了禍事……”這人把程家所有所有相關的事,熟悉的人,跟誰有往來,跟誰往來密切,全都說了一遍。
一道修長的身影,立在滿是卷宗的架子前,燈光下,眉如刀鋒,瞳如深淵,俊美如玉的臉,透著冷漠不近人情的寒意。
“加派人手盯著,每日一報。”
“是。”
天還蒙蒙亮,外面就響起低語聲。沒有手機電視這些娛樂項目睡的早,果然也能早起,頭腦還清醒。
阿娘熬了稀粥,給阿耶煮了一個雞蛋。果然昨天的奢侈是建立在她英明果斷把肉給造鍋里的情況下,今日阿娘這樣節儉的樣子,才是正常。
若是因為五十兩銀子就敞開了吃喝,那才不正常。
“滿月醒了,怎么不多睡一會兒?”
院子里放著不知道從誰家借來的小推車,阿耶在小推車上趴著,肯定是她醒來之前,阿娘哥哥姐姐抬上去的。
“昨天睡得早,早晨就醒的早。”她伸了個懶腰,又被阿娘摁在門檻上,扒開頭上的傷口看了看。
“要不也帶滿月去仁心堂看看吧。”阿娘還是不放心。
程滿月趕忙拒絕:“我昨日在別人家里照鏡子看過了,都長好了,今天要早些去拔草,最好趕在中午前能回來,下午就能提前制一批驅蚊花露水出來。”
“驅蚊花露水是應急的東西,等過了這一個多月沒有蚊子了,就不好賣了。”現在正是爭分奪秒的時候。
阿娘猶豫了下就點頭了,但還是擔憂的嘮叨了兩句:“等下午草打回來,再帶你去。”
只要能讓阿娘安心,隨意啦!
阿娘四哥推著阿耶走了,她們也鎖上大門往城西出發。
臨行前阿娘把十兩銀子鄭重的交給大姐,裹了里三層外三層,就跟裹zha藥包似的,看的她想笑。
從內城走到城北,走快一些都要一個多時辰,雖說二姑家也住在城內,但是已經到城邊上,跟城外也沒有什么區別了。
快到二姑家的時候,路邊上已經能看到大簇大簇的薄荷,偶爾還能看到夾在薄荷堆里面三三兩兩的金銀花。
三個姐姐都認識,看到只有就想采,被她攔住了。
“咱們先去二姑家,二姑家里有小推車,咱們可以多摘一些用小車推回去。”
大姐擔憂麻煩二姑姑。
程滿月拍了拍布包,里面有阿娘從阿耶手里薅來的小點心跟糖,交代不能空著手去,二姑姑家有孩子,拿些糖過去正好。
“咱們是自家親戚,等家里以后掙錢了,肯定也要幫二姑姑家一把,用一下小車,算什么麻煩呀。”以前二姑姑可是常常給他們家送菜送魚的,當然,家里有好東西,也會想著二姑姑家。
人都是相互的。
可能是大姐姐嫁人早,跟二姑姑有些生份了,她就不一樣,差不多算是二姑姑看大的,用起二姑姑家的東西,從來不會客氣。
說話間,她們已經到了二姑姑家附近。
“滿月來啦,你二姑姑不在家,去碼頭補麻袋去了。”她經常來二姑姑家,附近的鄰居都認識她了。
補麻袋的活還不如給人漿洗衣裳,一天也掙不到幾個錢,又累又臭,還傷手,這樣的活,以前二姑姑都是不做的,現在去了,肯定是因為二姑夫傷了腰,要很長一段時間都掙不到錢。
“大姐二姐三姐,你們先去姑姑家推了小車去拔草,我去碼頭上找二姑姑。”
這里距離碼頭還有一段路,姐妹分開辦,效率要快一些。程小滿豁出去面子,帶兩個妹妹先去二姑姑家了。
去碼頭的路上,不少賣魚的攤販,還有賣小食跟雜貨的,可惜阿娘沒有多給錢,要不然非得買兩條活魚,一條養在水缸里,一條燉了嘗嘗鮮。
唉,掙錢容易花錢難,還沒掙錢,她就先想著怎么享受了。
“二姑姑……”到了碼頭,一眼就看到二姑姑了,程滿月蹦蹦跳跳的朝那邊揮手。
程二姑聽見熟悉的聲音,想著不可能啊,滿月不該在家中照料大哥,怎么這時候跑來了?
一轉頭,還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