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如銀針般刺入車窗,沈夏駕駛的黑色轎車在夜色中劃出一道水痕。俞辰緊抓著車門上方的把手,感受著每一次急轉彎帶來的離心力。他的另一只手死死按住膝蓋上的筆記本,那張神秘的紙條就夾在其中。
“他們還在后面。“沈夏瞥了眼后視鏡,聲音冷靜得不像是在逃命,“不過沒關系,我知道一個地方。“
俞辰回頭望去,雨幕中確實有兩束車燈執著地跟隨著他們。“你還沒告訴我,這些人到底想要什么?那張紙條?“
“不全是。“沈夏猛打方向盤,車子拐入一條狹窄的小巷,“他們更想要能解讀它的人。“
車子突然急剎,停在一家24小時便利店后門。沈夏熄火轉身,雨水順著她的發梢滴落,在昏暗的車內燈光下,她的眼睛亮得驚人。
“給我看看你的解讀。“她伸手索要筆記本。
俞辰猶豫了一瞬,還是遞了過去。沈夏快速翻閱著他的筆記,在看到那組從π序列中提取的數字時,眉頭微微挑起。
“5,6,9,1,0,4,4,9,5。“她輕聲念出,手指在“0”和第二個“4”上輕輕點了點,“你只看到了第一層。你注意到了這里的重復嗎?這不僅僅是墜落,更是回響。“
“什么意思?“
沈夏沒有回答,而是從風衣口袋掏出一支鋼筆,在筆記本空白處迅速寫下一串公式。俞辰湊近看去,呼吸漸漸急促——那公式竟是將黎曼ζ函數的零點與非歐幾何的曲率張量結合的變體,一種他從未想象過的數學結構。
“這是......“
“程教授最后的發現。“沈夏的聲音低沉,“死神序列不是預測,而是計算。一個四維事件在三維空間的投影和迭代。你提取的末位數字,只是投影能量最強的‘錨點’。“
俞辰的大腦飛速運轉,沈夏的話像鑰匙一樣打開了他先前的阻塞點:“你是說這些數字描述的不是時間地點,而是時空的曲率參數?那個‘0’和重復的‘4’代表的是投影的衰減和強化?“
沈夏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見面以來的第一個笑容,帶著一絲贊許也有一絲苦澀:“不愧是程教授最看重的學生。沒錯,所謂的5月30日9點03分,只是那個坐標參數在人類線性時間軸上最淺顯的映射。電梯事故和化工廠爆炸發生在不同的地點和時間,但它們在更高的維度上是同一個事件的兩次‘回響’,是時空結構在特定曲率下必然產生的‘褶皺’。“
便利店的后門突然打開,一個穿著員工制服的年輕人探頭出來:“夏姐?一切正常。“
沈夏點點頭,將筆記本還給俞辰:“跟我來,這里不安全。“
他們跟著年輕人穿過堆滿貨架的后倉,來到一間隱藏在地下室的小型公寓。房間簡陋但整潔,墻上貼滿了各種數學公式和新聞剪報,一臺高性能電腦在角落嗡嗡運轉。
“安全屋。“沈夏簡短地解釋,“數字會不知道這個地方。“
年輕員工遞給兩人干毛巾后離開了。俞辰環顧四周,目光被墻上的一張巨大圖表吸引——那是將過去十年全球重大事故與數學序列對應起來的分析圖。
“這些都是被計算出來的?“俞辰感到一陣眩暈,數學的純粹之美突然變得猙獰可怖。
沈夏倒了杯水遞給他:“大部分是。數字會存在了至少三個世紀,成員都是頂尖數學家,他們一直在利用數學序列作為行動密碼。“
“但為什么?動機是什么?“
“最初可能只是為了知識。“沈夏坐到電腦前,快速輸入命令,“想象一下,如果你發現了能精確計算事件軌跡的數學模型,你會怎么做?有人選擇發表,有人則選擇利用。“
屏幕亮起,顯示出一系列加密文件。沈夏輸入一串密碼后,程教授的照片出現在屏幕上——他站在黑板前,神情激動地講解著什么。
“這是程教授死前12小時的錄像。“沈夏的聲音有些顫抖,“他發現了數字會的核心算法。“
錄像中,程教授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復雜的多維模型:“傳統認為混沌系統不可預測,但這個序列表明,在更高維度上,混沌只是我們無法感知的秩序!看這里——“他的粉筆點在一組由末位數字構成的序列上,其中一個醒目的‘0’和緊隨其后的重復數字‘4’被圈了出來,“當維度(n)超過某個閾值時,系統會自發形成這種可計算的自相似模式!“
俞辰屏住呼吸,教授指出的數字模式與他從紙條上提取的序列 5,6,9,1,0,4,4,9,5 驚人地相似,尤其是那個標志性的......0,4,4......結構。程教授轉向鏡頭,眼中閃爍著狂熱與急切的光芒:“這不僅僅是數學,這是解碼現實語法的鑰匙。我必須警告俞辰,他可能是唯一能......“
錄像突然中斷,屏幕變為雪花。
“后面呢?“俞辰急切地問。
“后面就沒有了。“沈夏關閉視頻,“兩小時后,程教授死于'心臟病'。官方報告說他體內發現了高劑量洋地黃,但他的私人醫生發誓他從未開過這種藥。“
俞辰走到墻前,仔細觀察那些新聞剪報。每一起事故旁邊都標注著一組數字,與程教授描述的模型相符。其中一則三年前的橋梁坍塌事故引起了他的注意——死亡人數與他今天解碼出的數字完全一致。
“這不是巧合。“他喃喃自語,突然轉向沈夏,“你說我是少數能理解這個序列的人,那么你呢?你顯然也懂。“
沈夏沉默片刻,從書架上取下一本破舊的筆記本:“因為我花了兩年時間研究程教授留下的資料。我本來學的是密碼學,數學只是工具。但為了弄懂他的發現,我不得不深入......“她翻開筆記本,里面滿是復雜的公式,“現在我確信,數字會正在利用這個模型策劃一系列事件。“
“什么事件?“
“我不確定,但程教授相信與某種'重置'有關。“沈夏指向墻上的一張世界地圖,上面標記著幾十個紅點,“這些是過去五年中序列對應的事故地點,它們正在形成一個模式。“
俞辰仔細觀察,突然倒吸一口冷氣——這些點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分形圖案,而且還在擴展。
“天啊!“他的數學直覺瞬間理解了其中的恐怖含義,“這是一個遞歸序列在現實世界的映射!每次事件都是下一次更大規模事件的初始條件!“
沈夏嚴肅地點頭:“就像蝴蝶效應,但是經過精確計算的。“
窗外突然傳來汽車急剎的聲音。沈夏反應極快,立刻關閉所有燈光,示意俞辰保持安靜。黑暗中,兩人屏息聆聽——有腳步聲接近后門。
“備用出口。“沈夏低聲說,拉著俞辰向浴室移動。她推開浴缸后的面板,露出一個狹窄的通道:“通向隔壁建筑的地下室,你先走。“
俞辰猶豫了:“你呢?“
“我得銷毀數據。“沈夏已經回到電腦前,插入一個U盤,“去找我妹妹沈秋,她是拓撲學專家,住在大學城7號樓1402。密碼是'莫比烏斯'。“
腳步聲已經到了門外。俞辰咬牙鉆進通道,在合上面板前的最后一刻,他看到沈夏從抽屜里拿出***槍,冷靜地上膛。
通道又窄又濕,俞辰只能匍匐前進。身后傳來門被撞開的聲音,然后是幾聲悶響——消音手槍的射擊聲。他的心臟狂跳,但強迫自己專注于前進。數學家的思維即使在恐懼中也不停運轉:如果通道是直線,長度約20米,以每秒0.5米的速度......
通道盡頭是一扇生銹的鐵柵欄。俞辰用力推開,跌入一間充滿霉味的地下室。他踉蹌著爬起來,找到通往上層的樓梯。外面的雨已經小了,東方泛起魚肚白。他深吸一口氣,走進晨光中,努力表現得像個普通早起的行人。
大學城距離這里大約三公里。俞辰決定步行,避免使用可能被監控的公共交通。走在人群中,他的大腦自動分析著剛剛獲得的信息:
數字會的序列是一個高維模型;
它能精確計算事件在時空中的位置;
程教授發現了這一點而被殺;
現在他們也在追殺自己......
為什么?僅僅因為能解讀序列?不,應該不止于此。沈夏說程教授相信他能解開最后的謎題...
一輛警車緩緩駛過,俞辰下意識地低下頭。就在這時,他注意到街對面咖啡館的電視屏幕上正播放早間新聞:
“......化工廠爆炸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5人,另有9人重傷,警方懷疑是恐怖襲擊......“
15人。9人。 俞辰僵在原地——這兩個數字像子彈一樣擊中了他。他急忙掏出筆記本,重新審視那組數字:5,6,9,1,0,4,4,9,5。
序列的倒數第二位和最后一位正是9和5! 這絕不是巧合。這意味著事件不僅在發展,其最終結果精準地吻合了序列的預示。如果按照沈夏的四維坐標理論,...4,4,9,5 可能代表著一個能量更強、后果更嚴重的收斂點。
他的思緒被手機鈴聲打斷。不是他的手機——聲音來自沈夏塞在他口袋里的另一部一次性手機。屏幕上顯示一條短信:
“不要聯系警方。數字會已滲透。序列下一階段開始。找到142857。——S“
142857?俞辰立刻認出這個數字——著名的循環數,也被稱為“走馬燈數“。但這與死神序列有什么關系?它最著名的特性是乘以1到6都是其數字的循環排列,而乘以7則得到999999......
大學城的輪廓已經出現在視野中。俞辰加快腳步,同時思考著142857的含義。這個數字在數學上有許多奇妙特性:它是1/7的循環節;它暗示著一種封閉的、周期性的循環......
7號樓前,俞辰猶豫了。如果數字會已經追蹤到這里怎么辦?他觀察四周,沒有可疑人物。最終,他決定冒險一試。
1402室的門鈴旁貼著“沈秋-拓撲學研究所“的名牌。俞辰按響門鈴,低聲說出密碼:“莫比烏斯。“
門開了,一位與沈夏有七分相似但氣質更為柔和的女性出現在門口。她看到俞辰的瞬間就明白了:“我姐姐出事了?“
俞辰點點頭。沈秋迅速讓他進屋,鎖好門后拉上所有窗簾。公寓里堆滿了書籍和論文,墻上掛著一個巨大的莫比烏斯帶模型。
“她說你能幫忙破解序列。“俞辰直接切入主題,拿出筆記本,“特別是關于142857的部分。“
沈秋掃了一眼筆記上的5,6,9,1,0,4,4,9,5序列,表情立刻變得無比嚴肅:“你們已經發現了末位收斂和四維投影?“不等回答,她走向書架,取下一本厚重的筆記,“夏姐和我研究這個兩年了。142857是數字會用來穩定和放大這種投影的諧振因子。“
她翻開筆記,指向一張復雜的網絡圖:“看這里,每次重大事件發生前,在相關的數學建模或物理環境中,都會檢測到這個數字或其循環變體的異常出現。我們認為它是用來鎖定和強化特定時空曲率的算法密鑰。“
俞辰仔細查看圖表,突然注意到一個模式:“等等,這些事件之間的能級峰值間隔...是斐波那契數列!“
沈秋驚訝地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多了幾分敬佩:“沒錯。程教授稱之為'遞歸增長'。事件的破壞性能量規模,近似于前兩次事件的和。他們在測試和優化輸出。“
兩人迅速展開工作。俞辰用沈秋的電腦接入學術數據庫,搜索與142857相關的最新研究。一條不起眼的預印本論文引起了他的注意:
《循環數作為高維拓撲不變量的諧振子》——作者赫然是程教授,發表于他死亡前一天。
“找到了!“俞辰點開論文,心跳加速。文章描述了一種將循環數作為校準高維空間投影共振頻率的方法。在最后一頁,有一段被加密的文字:
“當走馬燈開始旋轉,第七次迭代將揭示真相。記住,在克萊因瓶中,內外無別。“
沈秋倒吸一口氣:“克萊因瓶...這是拓撲學概念,一種沒有內外之分的曲面。程教授是在暗示數字會的組織結構和運作模式!“
俞辰的大腦飛速運轉:“如果數字會像克萊因瓶一樣沒有內外之分,意味著......“
“意味著他們無處不在,甚至可能就在我們認為是安全的地方。“沈秋臉色蒼白,“警察、政府、學術界......我們無法從外部識別他們,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系統的一部分。“
突然,電腦屏幕閃爍起來,一個黑色窗口自動彈出,顯示一行白色文字:
“找到你們了。“
緊接著,整棟樓的電力中斷。黑暗中,俞辰聽到樓下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不止一個人,而且訓練有素。
“緊急出口。“沈秋低聲說,迅速收集幾份關鍵文件,“跟我來。“
他們從消防通道下到三樓,剛通過連接相鄰建筑的空中走廊轉移,就聽到身后聽到破門而入的聲音。
“去哪里?“俞辰喘息著問。
沈秋從口袋里掏出一把車鑰匙:“我有個地方,數字會不知道。但在那之前——“她停下腳步,直視俞辰的眼睛,“你必須明白,你不僅僅是個解碼者。程教授選擇你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
“因為你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模式。“沈秋的聲音帶著緊迫,“死神序列的最后階段即將開始,你是唯一可能阻止它的人。“
他們沖出建筑,奔向停車場。晨光中,俞辰注意到遠處有無人機升起——他們真的被高科技手段追蹤。沈秋啟動了一輛不起眼的灰色轎車,兩人迅速駛離。
“142857到底是什么?“俞辰在顛簸的車中問。
“是一個循環,也是一個出口。“沈秋緊握方向盤,“數字會相信,當特定數量的死亡按照正確序列排列時,某種'門'會打開。“
“什么門?“
沈秋的表情變得異常嚴肅:“改變現實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