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安豐若是能持續保持此狀態,敖丁與百姓之間似乎真的能夠相安無事。
然而,命運總愛捉弄人,上天似乎喜歡在這種平靜中投下巨石,掀起波瀾。
國家突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亂之中,羌方、土方與鬼方,這三個原本各自為政的勢力,不知為何竟相約共同發起了戰亂。
一時間,國家陷入了動蕩不安的漩渦,四處烽火連天,百姓人心惶惶。
為籌集這場戰爭所需龐大物資,王上不得不頒布了一道急召,向全國征收糧食,以支撐這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戰爭,安豐自然也不例外。
這本是國之大事,作為國家一份子,安豐家家戶戶自然義不容辭。
然而,汪富卻從這道急召中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他急匆匆向劉軒稟報,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大人,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啊~”汪富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急促和激動。
劉軒聞言,臉上卻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何來良機?向百姓征糧,豈不是會引起他們的不滿?我這半年來苦心經營的形象,豈不是要毀于一旦?”
汪富見狀,連忙安撫道,“大人,您大可放心!國家之需,百姓自然會義憤填膺,挺身而出,在所不辭。再說了,此事乃是王上所令,與大人您并無直接關聯,您無需太過擔憂。”
劉軒的眉頭依舊緊鎖,顯然并未被汪富的話完全說服,“那你說的良機究竟何在?”
汪富見狀,湊近劉軒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只見劉軒的臉色瞬間由愁容轉為喜悅。
“哈哈哈,原來如此,這一計果真是妙不可言啊~”
劉軒的笑聲在空曠的屋內回蕩,帶著幾分得意和狡黠。
很快,安豐家家戶戶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紛紛上繳自家儲備糧食,以支持國家戰事。
然而,在這股洪流之中,卻有兩股清流顯得格格不入,那就是張三明與李直兩家,他們未上繳一粒糧食。
但事實的真相并非這兩家抗拒上繳糧食,而是衙門主動拒絕了他們的糧食。
原來鑒于敖丁乃淮夷司雨之神,對淮夷百姓有功,且又是天神,衙門怎敢向有功之人征收糧食,便免除了兩家征收。
為彰顯衙門的“公正”與“感恩”,汪富甚至特意貼出了告示,宣布本次征收糧食的行動中,將對淮夷與安豐有功之人免除征收。
然而,這個所謂“特權”政策,在實踐下來后,卻僅惠及張三明與李直兩家。
對于這樣結果,張三明與李直自然是滿心歡喜,他們認為衙門真是通情達理,懂得感恩。
然而,他們卻沒有察覺到,周圍的百姓雖然嘴上沒有說什么,但心中卻早已怨聲載道。
而這,正是汪富口中所言的“良機”。
他利用特權政策,成功地挑起了百姓心中的不滿情緒。
這些不滿,如同暗流涌動,隨時可能爆發出來,為接下來的局勢埋下了伏筆。
之前,敖丁在安豐百姓的心中,即便不是完美無缺,也仍舊是高高在上的天神形象,他或許有著自私的一面,但至少在眾人眼中,他還不至于濫用特權,做出有違天神身份之事。
然而,如今國家正處于危難之際,張三明與李直兩家卻憑借特權不用上繳糧食,這一行為徹底擊垮了敖丁在百姓心中那最后一絲微弱的敬重。
鄰里街坊之間,到處充斥著對敖丁的抨擊之聲,憤怒與不滿的情緒如同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
“憑什么張三明與李直兩家能夠堂而皇之地不上繳糧食?這世間還有公平可言嗎?”一位老者憤怒地拍著桌子,眼中滿是失望。
“公平?他是高高在上的天神,而我們只是凡塵中的普通人,哪有什么公平可言?”一個年輕人冷笑一聲,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可是,那張三明與李直到底對安豐做出了什么功績,能夠讓他們享受如此特權?這簡直就是胡鬧!”另一位中年男子義憤填膺地說道。
“那還不是因為他們救了敖丁嘛,人人皆知,敖丁被張三明與李直一家所救,這變相的不就是他們對安豐的功績嘛!”一個婦女插嘴道,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妥協。
“哼!堂堂天神,不幫助安豐百姓度過難關也就罷了,還如此弄特殊、搞特權?我看啊,我們應該將敖丁驅趕出安豐,讓他再也無法在這里作威作福!”一個青年男子義憤填膺地喊道,他的聲音在人群中回蕩,激起了更多的共鳴。
“哎哎哎,這種話可不能亂說?。∪羰潜话蕉≈獣粤?,不知道會發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呢!”一個年長的婦人連忙勸阻道,她的臉上寫滿了恐懼與擔憂。
“能發生什么?無非就是他發個洪水來嚇唬我們罷了!可現在我們有了劉軒大人修建的水利,我們還怕他那什么洪水不成!”一個年輕人挺身而出,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與堅定。
他的這番話如同一股清流,瞬間澆滅了人們心中的恐懼與擔憂。
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特權之下怨聲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