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智混戰中大敗,如同驚弓之鳥,只顧自己倉皇逃命,將身后的三千精兵拋之腦后。
這一舉動,讓原本還抱有希望的精兵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領袖,竟是個只顧自己安危的自私之人。
劉瀚目睹了這一切,眼神中閃爍著復雜的情緒。
他望著陳樹智遠去的背影,深吸一口氣,向眾將士高聲喊道,“何來什么天神愛民之說,那不過是某些人為了一己私利而編織的謊言罷了!眾將士們,看看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安豐的百姓們本是無辜的,如今卻因我們的沖動與盲從而遭受了如此深重的磨難。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罪孽啊!”
眾將士聽后,面露羞愧之色,他們低下頭,沉默不語。
在劉瀚的帶領下,他們默默地退回安豐城,將之前從百姓手中掠奪來的財物一一歸還。
安豐的百姓們對于這一切變故感到既驚訝又困惑,他們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一切似乎是一場鬧劇,讓人摸不著頭腦。
劉瀚心中充滿了愧疚與自責,他登上安豐城墻,只見城門下早已聚集了眾多百姓,他們眼神中全是憤怒。
劉瀚深吸一口氣,扯開嗓門大聲喊道,“各位鄉親父老!我劉瀚在此向你們鄭重道歉!是我聽信了讒言,一時沖動帶兵攻入了安豐,為你們帶來了無法彌補的災難。我劉瀚一人做事一人當,絕不會推卸責任!只求各位鄉親父老能夠寬宏大量,原諒我等將士的過錯!”
說罷,劉瀚從腰間拔出鋒利的戰刀,毫不猶豫地對準了自己的脖子。
眾將士見狀,紛紛大驚失色,他們跪倒在地,連聲勸阻,“大人!不可啊!”
“各位,我希望通過今日之事,能讓大家深刻領悟到,我們作為守土之兵,心中應當將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些虛無縹緲的神靈之說,不過是過眼云煙,轉瞬即逝。我雖離去,但淮夷的安寧還需要你們繼續堅守,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生命,請你們務必堅守下去!”
話罷,劉瀚的眼神變得堅定而決絕,他緩緩舉起手中的戰刀,毫不猶豫地劃過自己的脖頸。
鮮血噴涌而出,染紅了他的衣襟,也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安豐百姓目睹了這一幕,紛紛議論起來,情緒復雜。
“哎,這位淮夷的守將,竟然就這樣自刎了,真是可惜啊!他本應是守護一方安寧的英雄,卻因一時沖動犯下了大錯。”
“可惜什么?這都是他咎由自取!他今日若不死,待其回到淮夷,也難免一死!未得朝廷詔令,便私自帶兵攻入安豐,這已是死罪難逃!他這樣死去,算便宜他了!”
“是啊,不過話說回來,那位所謂的天君何在?不是方才還與這位淮夷守將一同出現嘛?”
“哼,什么屁天君!帶頭攻入安豐,犯下滔天大罪,他沒有聽到方才那位守將的話嘛?什么神靈庇護,都是過眼云煙!我看他們都不會有好下場!”
“好吧,不管怎樣,我們總算是又能安心住在安豐了。至于那些所謂的將領,是死是活,又與我們何干?我們只關心自己的日子能否過得安穩。”
百姓們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現實的冷漠,劉瀚以為自刎即可謝罪,然而在他倒下的那一刻,老百姓的心中并未泛起太大的波瀾。
他們強大時便心生恐懼,他們弱小時便不屑一顧,百姓心中唯一牽掛的,始終是自己的生計與安危,至于他人的生死榮辱,不過如風般掠過,不留痕跡。
眾將士的氣氛異常凝重,他們默默地抬著劉瀚的尸身,緩緩退回淮夷城。
每一步都顯得異常沉重,仿佛背負著整個世界的哀愁。
之后朝廷得知淮夷守將劉瀚私自出兵攻入安豐之事后,王上為之震怒。
然而,當得知劉瀚已以死謝罪后,王上的怒氣才稍稍平息。
念及他曾經的功績與忠誠,王上最終決定赦免其罪。
而另一邊,劉澈在聽聞劉瀚自刎于安豐城門的消息后,終于從藏身之處現身。
原來,自陳天君攻入安豐后,劉澈便一直躲在黑市中,密切關注著局勢的變化。
如今見安豐已恢復平靜,他便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大聲呼喊道。
“想趕我離開安豐?沒門兒!”
百姓們見劉澈又突然出現,心中五味雜陳。
有的為他的歸來感到欣喜,認為他的出現或許能為安豐帶來新的希望。
有的則為他的歸來感到擔憂,擔心他再次攪亂安豐的安寧。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刻,劉澈的歸來無疑為安豐的未來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