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好!”嬴政爽快答應。
自聞逆子說馬上三件套戰無不勝,他早已按捺不住,見子嬰下馬后,立刻靠上前去。
這一個動作卻嚇壞了尚新,連忙上前勸說:“主子,此物新奇,還是讓奴先來試試。”
嬴政卻不理他,一腳踩在馬鐙上,用力一蹬,整個人竟輕易地躍上馬。
要是平時,他要施展這個動作得費一點力氣,可今日來得那么順暢。
接著坐在馬鞍上,很舒適,扭了扭身體,下半身竟紋絲不動,相當穩健。
韁繩一拉,馬踱步而出,嬴政坐在上面一點也不搖晃,他一夾馬身,馬速度加快,狂奔而去,一刻鐘后又狂奔回來,沒有一絲不適,反而氣勢凜凜。
“蒙毅,不,阿意,拿劍來。”嬴政意氣風發,催促蒙毅,卻差點露餡,連忙改口。
蒙毅后知后覺,連忙將定秦劍拔出,丟給皇帝,皇帝拿著劍再次疾沖而去,劍還在空中舞動,沒有一絲滯礙,何等暢快!
而,身在下方的子嬰卻是愣了愣,狐疑地望了蒙毅一眼,他剛才竟然聽到老登叫眼前這人為蒙毅。
“難道眼前人是大名鼎鼎的蒙毅?”心里暗想,卻拿不定主意,蒙毅乃秦始皇身邊的伴臣,不應該輕易出現在這里。
嬴政騎馬沖進荊棘之中,揮劍大劈,竟所向披靡,銳不可當。
“哈哈!好馬鐙,好馬鞍,少年郎,老朽非常喜歡。”嬴政奔了回來,人未到便哈哈大笑了起來。
接著又對著蒙毅說:“阿意,你來試試。”
蒙毅依言,待嬴政下馬之后立刻拔出腰間的劍奔馬而去,好一會才回來,一下馬便說:“陛......兄,此物甚好,如是作戰,必能戰無不勝。”
“哈哈,兄也是如此認為,果然是戰無不勝之物。”
嬴政笑得更開心,話畢便將馬鞍和馬鐙解了下來,親自將之裝到馬車的馬身上,還不忘對子嬰說:“少年郎,此物老朽便笑納了。”
子嬰并不在意,反正都是要送給老登的,卻也提醒:“還有馬蹄上的叫馬蹄鐵,我將這三者稱為馬上三件套,都拿去吧!”
“那敢情好。”
其實嬴政也留意到馬蹄上的鐵,即使子嬰不說他也會拆下來。
離莊園不遠了,幾人沒有再進馬車,而是步行而去。
李斯三人緊跟在嬴政身后,嬴政卻是挽住了子嬰的手,有說有笑。
這一幕被馮去疾看到,眼中多了一絲亮光。
皇帝對子嗣從未有過如此親昵的行為,即使寵愛胡亥,胡亥也僅僅是離他近一點。
可見,皇帝對皇孫有些偏愛。
突然間,他多了一個心思,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扶蘇公子的意圖。
李斯眼睛很尖,一眼就看出馮去疾心中所想,低聲調侃道:“馮相,聽聞你家嫣然也和皇孫般年紀,是不是看上眼了?”
馮去疾一滯,隨即將李斯推到一邊,充耳不聞。
“你這家伙不老實,明明眼中生花了,卻還裝,不過也是,皇孫能耐了得,人中龍鳳也,可還記得直轅犁和堆肥術,便是皇孫鼓搗出來的。”
“這樣的人確實是好孫婿。”
馮去疾眼眸一動,瞇了瞇。他還真沒有聽說過,朝堂間皆說直轅犁是扶蘇公子進獻的,都認為是扶蘇公子所造,卻不知是皇孫所弄。
“你可要抓緊機會,哎,要不是我兒與公主有親,我恨不得將孫女許配給皇孫。”
馮去疾沒有回話,但眼睛光芒更亮。
他不站隊,但良孫婿可覓呀!
卻不能表露出如此心聲,故作生氣道:“李相莫要調侃.......快,陛下走遠了,咱們趕緊跟上。”
他轉移話題,連忙跟了上去,李斯笑了笑,也跟了上來。
手挽手,爺孫情深。
嬴政見聊得差不多了,突然間停了下來,似乎頗有感慨地自語:“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淡泊.......”念到這里,似乎忘詞了,愣是跨不過去。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子嬰見嬴政念得那么辛苦,為其補上道。
“對對對,非淡泊無以明志......咦!少年郎,你怎么知道的?”嬴政略顯奇怪地問。
子嬰擺擺手無所謂道:“我寫的怎會不知道。”反正諸葛亮不在,他拿來顯擺一下也不錯。
“那以沙為鏡,可以正衣冠,也是你寫的?”
“自然!”子嬰也不打算隱瞞,但,很快他便察覺到不對勁,這些話他只對老爹說過,別人絕對不知道,老登是怎么知道的?
一時間,子嬰感覺老登很神秘,連那么隱秘的事都知道,他在宮中恐怕真的有人,地位還很高的存在。
想必老爹已經去見了秦始皇了,并且將誡子書和鏡子透露了出去,恰好被老登知道了。
這么說來,剛才承認是自己寫的,老爹豈不欺君了?
連忙警告老登不要說出去,嬴政自然答應,不過其心里卻是震驚不已,小小年紀竟然能寫出如此感人肺腑的篇章,實在是了不得。
他的皇孫不錯,像他。
“對了,老朽有一好友乃宮中人,他問我朝該不該減免市稅,我想了好久皆無頭緒,少年郎可幫我想想。”
正題來了,身后的李斯等人連忙屏息洗耳恭聽。
子嬰不感意外,老爹連‘誡子書’都說了出來,自然和秦始皇說了減免市稅的事兒,想必老爹的說辭打動了秦始皇,而秦始皇又無法下決心,才集思廣益吧!
這么說來老登的宮中友人有些權勢。
既然老爹已經提了出來,那就助老爹一臂之力吧!
子嬰想了想說:“我認為當下不應該,還是發展農業要緊,但過些年有必要減免市稅,取締抑商。”
“哦!為何?”嬴政思索,不解問。
“農業是基礎,只有農業發展起來才能促進商業發展,當到了那一步,必須要減免市稅。”
嬴政點頭,逆子說過,卻問:“為何說得那么肯定?”
“這是由供應關系所決定,而非人力可制約,當然,如果人力干預,必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