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森冷的語氣回蕩在殿內,隨后便伴隨著一陣劇烈的咳嗽聲。
李易連忙上前輕輕拍了拍李世民的后背,讓其舒緩一些。
待到李世民平靜下來,他面露苦笑。
“這群混賬,死不足惜。”
“不過,倒是可惜了大孫的一番心意。”
“大孫來回奔走,甚至隆昌號還出了大筆的錢,最終卻落在了這些貪腐官員手中。”
李易搖搖頭。
“皇爺爺,這都沒什么。”
“當今之計,還是要繼續賑災。”
李世民微微頷首,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
“朕剛剛病倒,精力恐有不逮。”
“近幾日,不少河東道西部的災民涌入關中。”
“這些災民要好好安置。”
“否則,容易出亂子。”
“你身為太子,此事就交給你處理。”
李承乾聞言,連忙道。
“還請父皇放心。”
“承乾必然處理好此事。”
...............
三日后。
長安城上空飄起了小雪,猶如柳絮飛舞。
雄偉巍峨的城池下,不少穿著破舊、拖家帶口,風塵仆仆的百姓緩緩入城。
這些百姓大部分都面有菜色,衣衫襤褸。
漂浮的雪花落在了他們的衣服上,好似有千鈞重,壓得他們身軀佝僂,仿佛喘不過氣來。
東宮。
毓德軒。
“芍藥,剛剛教你的阿......咳咳,李氏數字,你都認全了嗎?”
“殿下,差不多吧。”
“差多少。”
“零和一我認識了。”
“額......”
這差的有點多啊。
李易頗有些頭疼的看著面前一臉憨憨的芍藥。
這丫頭相比于紅袖,倒是個干活的好手。
伺候他更衣洗漱、女紅刺繡,無一不精。
不過這數學天賦么,約等于沒有。
李易忽然感覺自己有些無人可用啊。
可惜自己年紀還太小。
沒法招募真正的人才。
隆昌號那些掌柜,他不是特別信任。
關中的隆昌號總部非常重要,必須要一個值得信任、且有謀略,能決斷的人才行。
便在此時,旁邊一個略帶清冷的嗓音響起。
“殿下,我已經認全了。”
李易一怔,下意識瞥了一眼,便見到一個身材窈窕,面容嬌艷的少女,神色清冷。
正是武媚娘。
李易有些驚訝,微微蹙眉。
“你認全了?”
“什么時候學的?”
武媚娘抿了抿唇,低聲道。
“剛剛殿下教導芍藥的時候。”
“奴婢在旁邊看了一會兒。”
李易饒有興致的打量了有些不安的武媚娘幾眼。
他都差點忘了,這小妞能在后宮里一路廝殺到皇后,又跟長孫無忌一幫老臣扳手腕,最后成為女皇,倒是個極聰明的人。
自從武媚娘調入東宮,李易當這女人是空氣,也沒怎么在意。
沒想到今日倒是讓他微微有些驚訝。
李易猶豫了一會兒,忽然道。
“沒想到你倒是挺伶俐的。”
“這樣吧,我這還有上乘功法,基礎數學,可以教你,要是你能學會,本皇孫可以給你一個天大的機緣。”
李易剛剛才忽然想起來,這女人的老爹當初就是商人,說不準就有那么一丟丟的經商天賦呢?
萬一她能勝任隆昌號關中總掌柜的職責,就可以將其調出去幫他打理生意,還能順理成章的讓其遠離宮廷,簡直完美。
武媚娘不知道李易內心的想法,只覺得這位皇長孫殿下笑的有些滲人。
不過她還是點點頭。
皇長孫愿意給機會,她還是要抓住的嘛,總好過一直在這毓德軒坐冷板凳的好。
也不知道這位皇長孫是不是對她有什么意見,這些日子都好似當殿里沒她這個人一樣。
半日后。
李易有些驚訝的看著手中武媚娘的“作業”。
這女人的算學水平已經趕上紅袖了。
倒是個可塑之才。
他旋即將桌上的賬簿扔給武媚娘。
“這本賬簿,你拿回去看,有不懂,可以來問我。”
武媚娘愣住,她有些驚訝的看著本賬簿。
她在毓德軒呆了這么多天,當然知道目前掌控隆昌號的是這位皇長孫殿下的大丫鬟紅袖。
只不過聽說這位大丫鬟已經去江南道為皇長孫開設隆昌號的分鋪了。
如今皇長孫讓她看這本賬簿,莫非是準備讓她參與到隆昌號中?
想到此,武媚娘心里怦怦直跳。
這么說來,她可以有機會出宮啦?
片刻后。
武媚娘離開。
母妃蘇氏則是派來了丫鬟把他叫過去用膳。
李易則是讓芍藥給他更衣。
少頃。
李易出現在李承乾、蘇氏面前。
蘇氏笑呵呵道。
“易兒,你來了,趕快坐下,有你最愛吃的玉露團。”
李易笑嘻嘻道:“謝謝母妃。”
他說罷,則是看了幾眼沉默的李承乾。
“爹,你又招上事兒了?”
李承乾一愣。
“易兒,你也聽說了為父的事情?”
李易搖頭。
“沒有,不過你的臉上寫滿了事故。”
李承乾:“......”
李易輕咳一聲。
“讓我猜猜,該不會是關中災民沒安置好吧。”
李承乾苦笑。
“河東道賑災不力,不少難民涌入關中。”
“便是長安都來了許多難民。”
“我抽調了附近的糧倉的一些糧食,發放關中各處。”
“但是層層下放,最終到難民手中的卻是杯水車薪,更不用說糧食到了發放的時候,還有不少根本不愁吃穿的百姓假裝難民來領取糧食。”
“這幫貪小利的百姓占去了不少本該給難民的糧食,導致局勢更加艱難,危若累卵。”
“連關中都是這般情況,簡直不敢想象河東道成了什么模樣。”
“這幾日,我只得到處巡查,以太子身份領眾官員監督關中糧食發放,這才好上一些,但是這糧食仍然短缺。”
“現在天氣還冷,若是沒有足夠的糧食,只怕還要死上不少人。”
“父皇將負責關中難民的重任交給我,這事兒若是辦不好,只怕會讓父皇大為失望。”
旁邊的蘇氏聞言,面露憂愁,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開解。
李易抓起一個玉露團,吃了幾口,粉雕玉琢的小臉上露出滿意之色,旋即笑嘻嘻道。
“爹,不用這么緊張。”
“失敗了也不要緊。”
李承乾忍不住道。
“易兒,我知道你是安慰我,但是這次情況不一樣,我......”
李易搖頭。
“爹,我可沒有安慰你。”
“我的意思是皇爺爺對你失望,也得先對你期望才行。”
“你覺得皇爺爺能對你有什么期望?”
李承乾:“......”
感覺胸口扎了一箭,怎么回事?
旁邊的蘇氏啞然,看看這對父子,還是選擇沉默。
李易則是笑瞇瞇道。
“不過嘛,此事事關重大。”
“我身為大唐皇長孫,也是責無旁貸。”
“不就是關中難民么,這事兒我隆昌號管了!”
李承乾聞言一怔,喜出望外。
“易兒,你要捐多少錢?”
李易瞥了他一眼。
“捐錢?”
“一分也不捐!”
李承乾一愣,有些納悶。
“那你打算怎么管這些災民?”
李易嘿嘿一笑。
“爹,看我操作,好好看,好好學。”
李承乾:“???”
................
翌日。
長安城,東市,西南街口。
此地毗鄰宣仁坊東門,乃是長安最豪華的地段。
隆昌號總部便是開設在此。
隆昌號內。
李易身著緋紅纏枝紋圓領錦袍,外罩黑色大氅,頭戴羊皮帽,腳著翻毛鹿皮靴,手中揣著鎏金小手爐,坐在胡椅上,老神在在。
“回稟皇長孫殿下,隆昌號倉庫中存儲三千石米。”
“目前賬面上,能抽調出的所有銀兩大概一萬貫。”
一個鬢發微白的中年人恭敬道。
他是這件鋪子的掌柜劉勢。
李易眉頭微微蹙起。
“只能抽調這么點錢?”
劉勢連忙道。
“回稟皇長孫殿下,前陣子隆昌號剛剛捐款,而今紅袖娘子又帶了一筆錢前往江南道開拓新店鋪。”
“這一萬貫是不足以讓商號傷筋動骨的情況下取出來的最大一筆錢了。”
李易略微沉吟,陷入沉思。
身后則是站著芍藥和武媚娘,二女里面穿著窄袖絲綿襦,一人外罩緋紅提花錦衫,一人裹著青翠荷葉襖子,看起來頗為嬌艷。
兩人聽到一萬貫這個數字,卻是嚇了一跳。
這筆錢對她們而言,可謂是天文數字。
即便武媚娘出身勛貴,也是如此。
尋常國公勛貴之家光靠皇帝賜下的爵產,一年收入也不過兩三萬貫。
一萬貫已經是極為夸張。
沒想到這位皇長孫殿下才六歲,居然就這么富!
李易的聲音再度響起。
“現在米價如何?”
劉勢恭敬道。
“回稟殿下,如今收到河東災情的影響,關中米價漲了十倍,如今一斗將近五十文。”
“賬面上的一萬貫錢,也就只能買兩萬石米。”
李易忽然道。
“麩糠呢?”
“一斤米的價格,能買多少麩糠?”
劉勢一愣,下意識道。
“尋常情況下,一斤米能換三斤麩糠,如今雪災影響,鬧饑荒,一斤米的價格大概能買八斤麩糠了。”
李易微微一笑。
“也就是說這一萬貫可以買十六萬石麩糠?”
李勢一愣,有些茫然。
“確實如此。”
李易點頭。
“那就從賬面上抽調這一萬貫銀子,給本皇孫買上十六萬石麩糠回來。”
“順便把倉庫里的那三千石米,也都給我換成兩萬四千石麩糠!”
“啊?”李勢愣住。
他是隆昌號的掌柜,當然知道這位皇長孫殿下今日的來意。
不是要捐錢買米,賑災嗎?
這皇長孫怎么買起麩糠了?
那不是牲畜吃的飼料嗎?
李易身后的芍藥、武媚娘也是一愣。
芍藥還好,她心思天真單純,只想著伺候后皇長孫,其他的都不怎么關心,雖然奇怪皇長孫的舉動,但是也沒多想。
武媚娘則是鳳眉蹙起。
自從她學會了李易口中的基礎數學后,這位皇長孫殿下便將她帶在身邊,多了些重視。
所以,她今日是知道皇長孫的目的。
那就是來賑濟關中災民的。
可這麩糠是什么情況?
她連忙勸道。
“殿下,這麩糠就是麩皮、稻糠,與草料無異,都是用來喂食家畜家禽的,不是給人吃的。”
她琢磨著,估計是皇長孫從哪里聽到了麩糠這個詞,還以為人能吃,所以打算買這個。
這位皇長孫殿下金尊玉貴,自幼長于宮廷。
恐怕不知道這麩糠是給牲畜吃的,她可得好好提醒一下,別浪費了這筆銀子。
李易聞言,只是眼神奇怪的瞥了她一眼,語氣莫名。
“兩萬石米,分發下去,對于涌入關中的難民而言,遠遠不夠。”
“這十幾萬石麩糠,卻是足夠能給朝廷緩沖好一段時日,爭取時間了。”
“至于麩糠是給牲畜吃的?”
“災民,能活下來的才能算人。”
“為今之計,也只能如此。”
“苦一苦難民,罵名我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