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跟皇爺爺嗨皮的吃完火鍋后,便回到了東宮。
一回到東宮,便見到自家母妃蘇氏一臉好奇的把自己拉過去,嘀嘀咕咕。
“易兒,你寢殿里怎么多了一個女子。”
“還說是奉了旨意過來的。”
“母后把她叫來,問了幾句,說是應國公武士彟的女兒,選秀入宮當的才人。”
“你,你怎么把她弄來了?”
李易翻了個白眼。
母妃說的什么話。
好似他做了什么不得了的拐賣人口的事情一樣。
他輕咳一聲,小臉滿是正氣。
“母妃,這事兒可跟我沒關系哦。”
“大概可能是皇爺爺看我還小,所以塞個人過來照顧,這是圣旨,孩兒也忤逆不得呀。”
嗯,都是皇爺爺自己瞎腦補。
跟他真沒關系。
蘇氏聞言,也不再多說。
她揉了揉李易的腦袋,嘀咕道。
“你身邊的宮女相比于其他皇室子弟而言,的確是太少了。”
“回頭母妃從家里挑幾個手腳伶俐的丫鬟,送過來伺候你,你外祖母那里丫鬟都很標致,而且信得過。”
李易嘆了口氣。
“母妃,別太多,咱們還是簡樸點好。”
蘇氏有些迷糊。
“母妃準備要十二個,多嗎?”
李易:“......”
萬惡的封建社會啊!
他心里狠狠批判。
“母妃,不多噠。”
...............
李易回到自己的寢殿毓德軒。
這殿以前叫翊贊殿,前些日子李世民覺得他這寢殿名字太土,又或者可能想要給他這個以前頗為疏忽的大孫以示重視,所以親筆題了毓德軒三個字。
毓德軒內。
芍藥面色古怪的行了一禮。
她旁邊則是立著一個少女,面容清冷,身姿窈窕。
“奴婢見過皇長孫殿下。”
李易瞥了武媚娘一眼,也沒當回事,擺擺手讓其退下。
武媚娘一愣,旋即微微欠身退下。
殿內很快只剩下芍藥。
李易打發她去弄些茶水來。
少頃。
芍藥也離開。
李易一個人往床榻上一躍,翻滾了兩圈。
旋即,他呼喚系統。
【是否選擇打開白色寶箱*13?】
李易果斷打開。
【叮!恭喜宿主獲得毛筆*10,是否選擇領取?】
【叮!恭喜宿主獲得《本草綱目》,是否選擇領取?】
【叮!恭喜宿主獲得初級力量果實(服用可增長五十斤氣力),是否選擇領取?】
【叮!恭喜宿主獲得一百兩白銀,是否選擇領取?】
【叮!恭喜宿主獲得簪花*1,是否選擇領取?】
【叮!恭喜宿主獲得蜂蜜10罐,是否選擇領取?】
【叮!恭喜宿主獲得十貫錢,是否選擇領取?】
【叮!恭喜宿主獲得駿馬*1,是否選擇領取?】
【叮!恭喜宿主獲得琴藝(初窺門徑),是否選擇領取?】
【叮!恭喜宿主獲得黃金十兩,是否選擇領取?】
【叮!恭喜宿主獲得豬肉罐頭*10,是否選擇領取?】
【叮!恭喜宿主獲得駿馬*1,是否選擇領取?】
【叮!恭喜宿主獲得圍棋(登堂入室),是否選擇領取?】
李易頗為滿意的摸了摸下巴。
白色寶箱頗為普通,能開出這些東西,已經非常不錯了。
尤其是那本《本草綱目》,簡直是劃時代的醫學巨著,不過自己年紀還小,恐怕暫時不好貿然拿出來,得想個名目才行。
李易隨即將心思放在另一個藍色寶箱上。
【是否選擇打開藍色寶箱*1?】
【叮!恭喜宿主獲得中醫術(爐火純青),是否選擇領取?】
李易眼睛一亮。
這是個好東西啊!
【爐火純青】級別的醫術,估計都讓他比擬那些地方上的所謂名醫了。
放在醫療條件遠不如現代的大唐,自己懂得醫術,能讓這條小命活得更久。
這波獎勵不虧啊。
不過......
李易又忽然有些苦笑。
自己可是皇長孫!
太醫署一大把國手級別的名醫,還不是任由自己差遣?
自己這一手【爐火純青】級別的醫術,也比不上他們啊。
按照他的估計,想要醫術比肩太醫署的高手,至少也得是【爐火純青】級別更上一層的熟練度。
李易搖了搖頭,心里寬慰自己。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那些太醫署的大夫再厲害,總不能寸步不離自己。
還是自己懂得醫術好。
還能看得懂本草綱目。
李易心里又美滋滋起來。
他不免又默默鼓勵自己。
加油薅皇爺爺的羊毛,遲早開個金色寶箱出來!
....................
甘露殿內。
正在默默熬夜批閱奏章的李世民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
如此又過了五六日。
這幾日,長安城內百姓格外熱鬧,便是到了晚上宵禁,也沒有那么嚴格。
又過了一日。
除夕。
皇宮之內熱熱鬧鬧。
李承乾帶著一眾皇子皇孫來給李世民道賀新春,順便一起守歲。
理論上來說,祝賀新年這本該是正月初一之后的事。
但皇帝的情況不同于普通家庭。
正月初一開始,李世民便會忙碌起來,從宴請朝堂眾臣恭賀新年、舉行宴會,再到接受各國使節朝賀,其中還有作為太子的李承乾以及各個封王的皇子們從封地返回,在禮部官員的主持之下,正式向他恭賀新年。
今晚倒更像是皇帝的家宴。
比起禮部大典的儀式,李世民更喜歡這種私下里的拜年活動。
李承乾面對李世民還是有些畏懼,但好在這些日子以來,自家的好兒子頗受父皇喜歡,也讓他多了些膽氣,所謂父憑子貴,便是如此。
他帶著蘇氏朝著李世民行了一禮:“父皇在上!值此新春歲首,萬象更新之際,兒臣謹代東宮上下,恭賀父皇新春吉慶,福澤綿長!”
李世民微微頷首,沒有給李承乾臉色,微笑道:“承乾,免禮。”
“太子之位,系乎社稷。”
“朕觀你近來處事沉穩不少,又見易兒慧敏知禮,可見你與太子妃教子有方,東宮上下亦比往年多了些安穩氣象。”
“此為進益之處,當持之以恒。”
“望你牢記儲君之責,勤勉克己,修身立德,為朕分憂,為天下黎民立表率。”
“易兒聰慧,是我皇室良才,需好生教養,莫負其才。”
他對這個兒子還是頗為重視的。
畢竟是他跟觀音婢的長子,只可惜這些年期望成了失望。
好在這不成器的兒子還養出了一個成器的孫子。
想到此,李世民不由得嘴角微翹,目光落在了遠處正在和晉陽公主嘀嘀咕咕的大孫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