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忽然拍了下腦袋。
“我想起來了?!?/p>
“這素描技法,最近好像聽人提及過。”
“似乎是與大理寺、刑部相關?!?/p>
“倒是沒想到是我那侄兒獨創?!?/p>
旁邊的晉陽公主有些迷糊。
“九皇兄,怎么跟大理寺、刑部扯上關系了?”
李明也有些發怔,顯然也不是不懂此中竅門。
他才八歲,顯然不可能如李治這般對朝中諸般司事了解。
李治微微一笑,眸中盯著李明手中的這副素描,緩緩道。
“前幾日,父皇下旨讓大理寺、刑部衙門派人學素描之法,聽聞此法可以以極高的效率將人像畫的與真人一般無二?!?/p>
“等到技法熟練之后,又可以憑借目擊者描述犯人的面目,即便是沒有見過罪犯長相的情況下,將犯人的面容畫的七八分相似?!?/p>
“這等神乎其神的技法,日后將會成為我大唐司法衙門必須要學會的技法?!?/p>
“沒想到今日得見這素描技法,果真是驚為天人。”
“十四弟僅在皇長孫的指導下就能畫的如此惟妙惟肖,不知道皇長孫的素描技藝又會高深到何等地步。”
他這番話聽得晉陽公主一臉震撼。
她雖然聰明伶俐,但是畢竟也才十歲,對這等新奇的事兒本就抱著旺盛的好奇心。
沒想到這等高深莫測的技法竟能在司法衙門里造成這么大的影響,甚至還能讓父皇為之看重。
那個大侄子居然這么厲害!
晉陽公主一下子對李易升起了強烈的好奇心。
旁邊的李明也是目瞪口呆。
他雖然從皇長孫這里學習了素描之法,但是后面這素描之法被列入到司法衙門必學的科目倒是聞所未聞。
他頓時對小自己兩歲的大侄子升起無限的崇拜。
便在此時,外面漸漸嘈雜起來。
晉陽公主回過神來,便見到不少勛貴家的千金紛紛踏入殿中。
此時也雖有男女之妨,但是畢竟都是十歲左右的少男少女,男未至舞象之年,女未至及笄,倒也談不上男女大妨。
這些晉陽公主的手帕交們有的是自己過來,有的是帶上自己弟弟或者跟著哥哥一起過來。
畢竟,除了晉陽公主外,還有不少皇子們都會到場。
對于那些勛貴子弟的少年人來說,也是一次攀交情的機會。
因此殿內倒是頗為熱鬧。
不到片刻,麟德殿內便已經熙熙攘攘,來了不少勛貴子弟和閨閣千金。
李治便和晉陽公主分開,分別去招呼。
十幾歲的少年郎們都圍著李治等皇子聊天,而那些年齡較小的勛貴千金們則是入暖閣陪著晉陽公主聊天。
暖閣用一道簾幕,將這些十幾歲的勛貴子弟們隔在外面,只有年齡稍小一些的孩童,才能入暖閣和自家姐姐聊天。
暖閣內。
晉陽公主等人聊著各自的趣聞,很快便將話題引到了皇長孫身上。
晉陽公主便笑吟吟的將李治剛剛告訴她的話,分享給朋友們聽,聽得一眾勛貴千金們一臉震驚。
“公主殿下,這皇長孫小小年紀還真是天生奇才!”
“是啊,殿下,皇長孫才六歲,簡直是神童!”
“殿下所言此事,我也略有耳聞,父親從刑部回來曾提及過此事,說素描技法不僅畫的真實,而且學起來不難,乃是司法追蹤的神技?!?/p>
“皇長孫殿下今日會來么,好想見見他!”
“皇長孫殿下跟我弟弟也就差不多大,這差距也太大了,我弟弟就只知道遛鳥逗狗?!?/p>
“......”
一眾閨閣千金也都是十歲左右,本就是好奇的性子,聽到了晉陽公主分享的事情,一個個贊嘆不已,倒是讓晉陽公主心里頗為得意。
晉陽輕咳一聲。
“今日生辰宴,九皇兄邀請我那侄兒來,等會說不定就到了,正好把他叫來跟你們打個招呼?!?/p>
周圍一眾勛貴千金則是笑嘻嘻的無有不可。
她們正是貪玩好奇的年紀,經過晉陽公主這么一提,對那位皇長孫殿下的好奇心已經攀至巔峰。
此時,殿外。
“殿下,您也來了!”
一個長相黑乎乎的壯碩孩童,有些好奇的看著面前的李易,在他旁邊則是站著一個瘦瘦高高的男童。
李易也是一愣。
“尉遲循毓,李敬業?”
“你們怎么來了?”
尉遲循毓嘿嘿一笑,黑乎乎的臉上滿是憨態。
“我三姐姐跟晉陽公主是手帕交,所以把我帶著過來一起吃酒?!?/p>
李敬業笑道。
“我娘出身宗室,算起來,晉陽公主是我的遠親表姨,不過她跟晉陽公主年紀差的大,所以不好過來,我是代她來的?!?/p>
李易點點頭。
“那敢情好,我雖然出身皇室,但是也有好多人不認識,咱們仨正好湊一塊兒。”
“走吧,咱們進去。”
說罷,他轉身踏入麟德殿。
尉遲循毓、李敬業也連忙跟上。
一進入麟德殿,便感覺仿佛踏入了另一個世界。
殿內溫暖如春,熱鬧喧囂聲撲面而來。
李易一進來,便聽到熟悉的呼喊聲。
“殿下......”
李易一愣,轉過頭去,正好看到李明。
他笑了笑。
“十四皇叔?!?/p>
旁邊的尉遲循毓、李敬業也是精神一振,他們跟李明也是學堂同窗,自然比起其他人要熟稔,也紛紛打了招呼。
李明笑呵呵的走到三人面前,目光落在李易身上。
“殿下,晉陽姐姐喊你過去?!?/p>
李易一愣。
晉陽公主?
他點了點頭,旋即又朝李明笑了笑。
“十四皇叔不必這么客氣,叫我易兒就行啦?!?/p>
李明靦腆一笑,沒有應聲。
李易也有些無奈。
這個十四皇叔性格尚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其母的原因,一向頗為自卑內斂。
即便面對他這個大侄子,也是頗為恭敬,一向以皇長孫殿下稱呼。
他雖然讓其改口,但是李明始終堅持這么稱呼。
不過他也能理解。
李明的母親是李元吉的妻子楊氏。
玄武門之變后,楊氏被他那位皇爺爺納為妃子,生下李明,等李明大了,因為李元吉無嗣,又將其過繼,為李元吉一脈延續香火。
這樣的情況下,李明謹小慎微也是能理解的。
李易旋即不再多想,便跟著李明往暖閣的方向去。
李易剛走兩步,又被喊了一聲。
“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