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完手。
韓三坪摸出煙盒,力道恰好的從煙盒里甩出兩根,接著將其中一根遞向王盛。
王盛擺手拒絕。
“嘖~”
韓三坪砸吧了下嘴道:“我像你這般大的時候,已經是老煙槍了。”
他一邊說,一邊自己點上。
房間內的氣氛融洽了許多。
“王盛啊。”
韓三坪吐著煙圈問道:“這段時間忙下來,你對‘私人訂制’的業務模式,心里有譜了嗎?具體怎么個流程,固定下來了沒有?”
王盛思路清晰地回答:“大體固定下來了,‘私人訂制’可以分成三個核心環節。”
“哦?說說看。”
“第一個環節,是‘前置拍攝’。”
王盛解釋道:“最好在婚禮前至少一個月,甚至更早,專門為新郎新娘拍攝一部時長約四十分鐘左右的‘婚禮電影’。
劇本可以根據他們真實的愛情故事改編,如果故事性不強,或者客戶有特定喜好,我們也可以提供幾個經典的愛情故事模板供選擇拍攝。這部分是純創作,能最大程度體現‘電影感’和獨特性。
提前拍攝,是為后期制作、成品運輸騰出時間。”
“第二個環節,是婚禮當天的全程紀實跟拍。這個不用多說,但要用與價錢相匹配的設備和技術,確保每一個珍貴瞬間都是電影級的畫面。”
“第三個環節,是‘影院級呈現’。”
王盛頓了頓,繼續道:“在婚禮儀式上,選擇合適的時間點播放我們提前制作好的那部‘婚禮電影’,直接把客戶所需要的情緒價值拉滿。后續,還可以借鑒陳老板的思路,與新人所在地的放映單位,比如文化宮、電影院合作,包場放映這部專屬電影,邀請更多親友甚至當地有頭有臉的人來看。這不僅是滿足有錢人的情緒價值,更重要的是……”
情緒價值……
韓三坪還在琢磨這個詞時。
王盛加重語氣道:“我們還能借此機會和各地的基層放映單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
這筆人情攢下來,將來咱們北影廠自己的電影要排片,是不是說話也能更硬氣一點?”
嘶~
韓三坪猛地一拍沙發扶手,臉上難掩驚喜和贊賞:“沒想到你也想到這點了……”
他越發覺得找王盛合作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興奮之余,韓三坪思維也活絡起來:“哎,王盛,既然化妝、布景、攝影、燈光這些資源都能用上,咱們是不是可以把高端結婚照的業務也一塊打包做了?進一步把利潤的空間做大?咱們廠的化妝師,那可是給劉小慶、龔鱈她們化過妝的,這噱頭夠不夠?”
王盛微微頷首:“這個想法非常可行。完全可以作為‘私人訂制’套餐的增值服務或者捆綁銷售。
重點宣傳我們的化妝師團隊等級和輝煌的歷史成績,比如‘大師級化妝師’、‘某某影星專屬造型師’之類的頭銜。但是……”
他語氣一轉,提出關鍵點:“我們的化妝師和造型理念必須緊跟時代潮流,甚至要能引導潮流。不能閉門造車,覺得‘我認為好看就行’。
必須研究市面上最受歡迎的婚紗照風格,或者根據客戶的特定要求進行定制。
這一點,需要對我們廠的老師傅們進行一定的培訓和觀念更新。”
“這是自然!”
韓三坪深表同意:“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老一套的審美該改改了。這事我回頭親自跟化妝車間、服裝車間打招呼。”
談完了業務模式拓展,韓三坪切入實際支持問題:“你現在最需要廠里提供什么支持?盡管說。既然要大力搞,就要配足彈藥。”
王盛已經思考過這個問題,直接開口道:“第一,是人才。要在南方乃至全國開拓業務,我們需要一個處事圓滑、精通人情世故、并且能獨當一面的人,組建業務團隊、維護客戶關系、協調資源。我手下這幫子弟,打仗可以,但搞外交、拓市場,還太嫩,能力經驗都不足。”
韓三坪彈了彈煙灰:“你考慮得很周到。這種人才確實難找。心里有合適的人選了嗎?”
王盛笑著吐出一個名字:“發行科副科長,于咚。我看他腦子活絡,走過南闖過北,說話辦事都很穩妥,是個合適的人選。”
“于咚?”韓三坪愣了一下,隨即用手指虛點了點王盛:“你小子眼光真毒,于咚確實是個能人,是我在發行這一塊的心腹愛將。不過……”
他沉吟了一下,想到廠里未來電影項目減產已成定局,發行業務也會萎縮,于咚一身本事確實可能無處施展。
與其讓他困在廠里,不如讓他去開辟新戰場。
“也罷!”韓三坪繼續道:“廠里以后的片子肯定越來越少,發行業務也沒那么多搞頭了。就讓于咚過去幫你,我回頭跟他談。”
“謝謝廠長支持。”王盛接著說出第二個需求:“第二,是設備。目前高端業務完全依賴膠片機,廠里的設備存量和使用調度畢竟有限。
如果能從其他兄弟電影廠,租賃或者借用一部分閑置的膠片攝影機和配套設備,我們的產能和業務承接能力能大大提升。”
韓三坪稍作思忖,想到各地電影廠都在抄‘婚禮電影’概念,他也沒敢打包票:“這個我要先嘗試聯絡一下。”
“好。”王盛最后說道:“第三,就是啟動資金。全面鋪開‘私人訂制’業務,前期的人員差旅、場地租賃、關系打點、設備運輸維護、宣傳投放,都需要錢。盛影傳媒目前的資金要保證中低端業務的運轉,所以這新項目的啟動資金,可能需要廠里先墊付一部分。”
“這個沒問題!”韓三坪答應得很爽快:“需要多少,你做個預算出來,我讓財務那邊優先安排。”
“好,最后一個支持,需要您幫忙聯系下至少一家能夠覆蓋浙省全省的報紙,給我安排個專訪,我想先為項目在浙省造造勢。”
“這個好辦,張峰有個老同學在《錢江晚報》任職,我讓他幫忙聯系下,明天給你答復。”
兩人就細節又商討了一陣,不知不覺已是凌晨一點多。
“行了,今天就談到這兒吧。”韓三坪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頸:“具體細節,等過幾天把手里的事忙完了,我們回到京城盡快落實。于咚和設備的事我親自去辦,你抓緊時間把預算和更詳細的方案做出來。”
“好的,廠長。您也早點回去休息。”
……
次日,五月二十八日。
陽光透過薄云,灑在鹿城略帶潮濕的空氣里。
今天的任務是為陳小姐及其丈夫拍攝《羅馬假日》風格的‘婚禮微電影’,劇情長度四十分鐘左右。
拍攝地點選在了一處頗具歐陸風情的別墅區花園和附近一條清凈雅致的林蔭道。
這是陳小姐親自選定的,力求貼近《羅馬假日》的浪漫氛圍。
王盛到的時候,吳一一已經指揮著團隊架好了機器。
ARRI 16SR3膠片機在陽光下泛著冷峻的金屬光澤,相較于昨日的婚宴跟拍,今日的“劇情拍攝”更接近一個微型的、舒緩的電影劇組。
陳小姐和她的新婚丈夫顯然有些緊張,尤其是丈夫,面對鏡頭肢體略顯僵硬。
但兩人態度極為認真,按照吳一一簡單講解的走位和情緒要求,努力演繹著屬于他們的“羅馬假日”——無非是林蔭道漫步相視而笑、花園長椅上依偎低語、模仿赫本和派克在“真理之口”前的嬉鬧,找了個類似的中式石雕替代,等經典橋段,串成一部小甜劇。
吳一一的執導風格沉穩而耐心,他知道這對新人非專業演員,要求并不嚴苛,重在捕捉自然流露的甜蜜和幸福感,以及畫面的唯美度。
“陳小姐,您就想象和趙先生是偶然相遇,感覺很投緣,一起逛逛就好……對,自然一點,挽著手臂,笑一下……”
“趙先生,您看夫人的眼神可以再溫柔一點,對,帶點欣賞……”
王盛抱著手臂在一旁觀看,偶爾對攝影或燈光提出一兩個細微的調整意見,確保電影感的呈現。
至于客戶的演技,不重要,畢竟不是真拍電影,只要新人狀態放松,能展現出甜蜜和幸福感,后期配上音樂和剪輯,效果就不會差。
膠片機嘩啦啦地響著,記錄下這對新人在“羅馬”陽光下漫步、在長椅上分享冰淇淋、騎著租來的雙人自行車嬉笑的畫面。
過程難免有NG,但氣氛始終輕松愉快。
對于陳小姐和趙先生來說,這也是難得的人生體驗。
多少人這輩子連專業的電影劇組都不一定見過,更別提親身體驗拍電影了。
正思忖間,手機響了。
前幾天,陳老板送了王盛一部諾基亞2110,附帶手機卡,還有幾千元話費。
按下接聽鍵,是張峰打來的。
張峰在電話里講,昨天來鹿城采訪‘天價婚禮’的浙省各地記者,包括部分蘇省記者,因為鹿城宣傳口昨晚的招待,都還沒有離開,其中就有《錢江晚報》的記者,接著問王盛,是只接受《錢江晚報》記者的采訪,還是趁著這個機會,接受所有記者的采訪。
王盛選擇了后者。
“王總,那我幫你安排個記者見面會吧。”
“有勞張部長了。”
“小事,那你現在給見面會定個主題?我好讓他們準備提問內容。”
王盛隨即把想了一晚上的專訪主題講了出來:“見面會主題就叫——探討‘先富’炫耀的‘有限正義性’。”
“咦,有點意思,那行,我讓人去安排,等安排好了通知你。”
“謝謝張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