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將軍不是修行中人,但也從家中記載,知道自五百年前,那兩界山下便有一位猴王。
單單是鎮(zhèn)壓,便有五百年,可見應(yīng)當是取了長生道果的真仙大佛之流。
自家侄孫兒有這般的來歷,由不得他不高興。
“哈哈哈哈哈!好孩子,真是好孩子,來,飲酒!”
崔老將軍見九明道長依舊沉溺在震驚之中,當即端起了酒杯來。
九明道長回過神來,也端起了茶杯。
飲了一口,還是忍不住贊嘆道:“難怪小友年紀輕輕,就有這般氣象恢宏,原來是師承那般的混元真仙人。”
說罷,問道:“聽崔將軍說,小友要往長安去?”
姜寧點點頭,卻見九明道長從懷中取出一冊帛書,將自身氣機印了上去,而后遞給了姜寧。
“我樓觀之地,便在秦嶺之中,與長安城內(nèi)的玄真,龍興,昊天三觀也多有聯(lián)絡(luò)。”
“小友若往長安去,但有阻礙,可持我法貼前去拜門,凡是長安法觀,無有不認。”
這話,九明道長說的大氣。
作為只要紅塵走一遭,回去就是大經(jīng)師,正式成為樓觀繼承人預(yù)備役的全真道門中流砥柱,他有這個底氣和自信。
在如今的長安地界,執(zhí)道門牛耳的,不是旁的,正是樓觀一派。
“多謝道長,長者賜,不敢辭,小子拜受了。”
姜寧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接過了那法貼,小心的收了起來。
九明道長見此,笑呵呵的點點頭,姜寧的這個熨帖態(tài)度,實在是滿足了他那小小的虛榮心。
本來他還在為難,姜寧若是那位大圣爺爺?shù)膫魅耍呐轮皇怯浢茏樱@輩分算起來也不好算。
畢竟,人家大圣爺爺真要是玩心起來,敢和老君爺勾肩搭背,見了自家祖師文始真人也是哥長弟短。
而自己,只是祖師文始真人的孫子輩的孫子輩。
真論起來,自己得喊人家姜寧一聲外派祖爺爺。
現(xiàn)在好了,姜寧自己認了小輩,而且是以年齒來論,這么交往起來就舒服多了。
各算各的嘛,反正自己無論如何都不吃虧。
一頓飯,賓主盡歡。
末了,時間已經(jīng)來到了晚上。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姜寧便早早的起身,剛剛洗漱了一下,卻聽將軍府下人來報,說崔老將軍在等他吃早飯。
進了內(nèi)堂,姜寧發(fā)現(xiàn)不僅僅是崔老將軍,還有一堆人。
除了崔老將軍坐主位之外,旁邊是一位包著頭巾的老婦人,兩側(cè),則是兩位中年模樣,與崔老將軍面容相似的男子,各自旁邊,還都有一位年齡仿佛的婦人。
除此之外,在末位上,還有一位少女,罩著面紗,看不清相貌。
見此,姜寧頓時止步,等著崔老將軍開口。
“寧兒,速來速來,且先坐下。”
崔老將軍此刻也是一副富家翁的模樣,笑呵呵的擺擺手,指著自己旁邊的老婦人道:“這是你叔奶奶,也是老夫的結(jié)發(fā)妻子。”
“左邊的,是我的大郎,右邊的,是二郎。旁邊依次,是你的兩位嬸娘。”
說完,卻沒有去介紹那獨坐末位的少女。
姜寧也不在意,那少女一看就知道是未出閣的,能坐在這里,就足以證明崔老將軍待姜寧為通家之好。
要是再去問人家閨名,說不得,今天問了,明天崔老將軍就會催著姜寧去打個大雁作為聘禮。
依次行了禮問了好,姜寧這才坐下。
也是末位,但卻和那少女隔著一段距離。
武將嘛,豪氣,連帶著吃飯的桌子都大的出奇。
“寧兒,是來道別的吧?”
吃完了飯,崔老將軍端著茶碗問道。
“嗯,身負阿翁遺愿,不敢多留,當盡早往長安去。”
姜寧點點頭,起身行禮道:“此番,多謝崔叔爺盛情招待,待阿翁遺愿完成,必然前來拜望。”
“軍中人,哪來那許多的繁文縟節(jié),既要走,便趁著清晨涼爽,快快趕路。”
崔老將軍灑脫一笑,道:“在我這里,莫要多禮,收好老夫給你的金銀,再帶上這身衣服,便去吧。”
說著,指了指旁邊桌子上的一個包袱。
“是,那晚輩這便去了。”
姜寧毫不客氣的背了起來,再一行禮之后,轉(zhuǎn)身徑直離開。
看著姜寧的背影消失,崔老將軍這才嘆息一聲。
“老爺,您既讓我等見了這位小郎,便是通家之好,其人妾也看的分明,是個懂事俊秀的好男兒,不遠千里,也要完成祖父遺愿,實乃孝順之人。”
一旁的老妻開口帶著幾分埋怨,道:“可您見晚輩出遠門,不派護衛(wèi)也就罷了,為何連一匹馬,一架車都不給?”
“婦人之見,非是老夫不給,而是這孩子不需要。”
崔老將軍哼唧了一聲,又嘆道:“老夫第一眼見他,就想著把秀兒許他,可現(xiàn)在看來,卻是老夫高攀,唉……”
“哼……”
堂上崔家人,無人敢在老爺子說話時嗆聲,唯一敢這么干的,也只有那含在心尖尖上的寶貝孫女了。
“阿耶,此話從何說起?”
崔家大朗,也就是秀兒的父親,起身不忿道:“我崔家千年文華,到了咱家,雖不算主脈,但您卻是崔家唯一有實權(quán)的武將,世代簪纓之愿或可自您而起。”
“咱家秀兒,便是配給皇子,文壇也得稱為下嫁,便是您顧念同僚情誼,何以說出我崔家女不配那姜小郎的話來?”
崔老將軍只是飲茶嘆氣。
良久,在自家孫女越發(fā)不忿的目光中,方才開口。
“只因,秀兒再如何,崔家再如何,也只是凡人。”
“凡人,何以配仙真?”
…………
姜寧并不知道在自己走后,老崔家的一番談話。
便是知道了,也不過是一笑而過罷了。
結(jié)婚什么的,兩輩子都沒有經(jīng)歷過,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覺。
此刻,他正躺在筋斗云上,于半空之上緩緩飛行,與飛鳥為群,黑鷹做伴。
看方向,乃是朝著河州衛(wèi)的下一站,鞏州城而去。
到了鞏州城,就算是離開了大唐的邊境。
不過姜寧也不著急,按照太白金星的暗示,自己這一路上怕是不會太安生。
也不知道,到底是巧合使然,還是有人使絆。
猴哥說的對啊,修了和他一樣的法,從金光通透南天門的那一刻開始,自己就進入了滿天神佛的視線里……
姜寧心里想著,翻看了記載著金光神咒的冊子。
先前沒有翻看的機會,現(xiàn)在正好趁機看一看這道門神咒的玄妙。
金丹凝聚之后,大品天仙訣真正霸道的地方也展露了出來。
金性不朽,萬法可修,而不必在乎道佛之隔。
姜寧隨手翻看了手中的冊子,下一刻,卻突然怔住。
只見那冊子扉頁之上,有一行圓融大氣的字跡。
‘道門末流小兒,張道陵敬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