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的晨霧里終于有了新的氣息 —— 耕地里的玉米苗冒出了綠尖,老張蹲在田埂上,手里攥著我上次給他的那半塊餅掰碎的種子,正往土里埋。“丫頭你看,這苗比坊子時候的還壯實。” 他對著紀念墻的方向小聲說,身后跟著兩個年輕工人,是之前跟著鬧罷工的,現在正幫著拉灌溉水管,水管里的清水澆在苗上,濺起細碎的泥點,沒了之前的戾氣。
工廠區傳來機器的轟隆聲,小鄭戴著我之前給他母親開過藥的處方單折成的紙角,正跟著老工人學修機床。他的扳手揮得穩,額頭上滲著汗,偶爾抬頭看見紀念墻上的聽診器,會停下來擦把汗,眼神比以前亮了許多。孫浩站在工廠門口,手里拿著新的工時登記表,是田志明和李濤一起修訂的,上面寫著 “按工種定貢獻點,每日公示”,他不再像以前那樣藏私,反而主動把自己的名字排在 “巡邏組” 最后一欄,說 “先緊著干活的人”。
醫療帳篷外,張嵐早早就帶著妞妞往紀念墻去了。之前被亂涂亂畫的墻面還留著痕跡 —— 黑灰凝在陳峰畫像的邊角,像沒擦干凈的淚痕;李響的軍牌被踩進泥里,掛繩斷了,牌面沾著干硬的土塊;我之前放野花的地方,還留著被踩扁的花瓣殘片,看著心里發沉。張嵐從醫療箱里掏出我的酒鏡瓶,倒出一點在干凈的紗布上,又接過妞妞遞來的小毛巾 —— 那是妞妞用我送她的小熊掛件換的,軟乎乎的,正好擦墻上的污漬。“咱們把墻擦干凈,讓你姐姐、陳峰叔叔都能看見整齊的樣子。” 張嵐的動作很輕,擦到陳峰畫像上的黑道時,特意放慢了速度,像是怕碰疼了畫里的人。
妞妞蹲在地上,小心地撿起李響的軍牌,用毛巾一點一點擦著土塊。她的小手攥得輕,軍牌上的刻字漸漸露出來,是 “李響” 兩個字,還帶著之前的光澤。“陳峰叔叔的畫像要擦得亮亮的,” 她抬頭對張嵐說,“姐姐說過,英雄的樣子不能臟。” 不遠處,老張也扛著捆從田埂上割的軟草走過來,草葉帶著露水,正好用來擦墻上的硬灰。他踮著腳,擦到最高處的劃痕時,嘴里還念叨:“陳峰啊,以前你總說這墻是基地的臉,現在俺們給你擦干凈了,你可別嫌俺們手笨。”
沒一會兒,田志明和李濤也來了。田志明手里拿著新的墨筆,是從廢棄文具店找的,李濤則捧著張干凈的白紙,上面是他連夜重畫的 “持槍叔叔”—— 是妞妞之前畫的那幅,之前被涂臟了,他照著記憶補了一遍,連妞妞畫的小太陽都沒落下。“把新畫貼在原來的位置,” 田志明蘸了點漿糊,是用面粉熬的,“以后每周都來擦一次,不能再讓它臟了。”
等清理完,紀念墻終于恢復了往日的整潔 —— 陳峰的畫像重新露出清晰的輪廓,眼神還是像以前那樣堅定;李響的軍牌被張嵐用新的掛繩系好,掛回原來的位置,在晨霧里晃著;妞妞的新畫貼在最中間,旁邊是我常掛的聽診器,張嵐特意把膠管上的灰塵擦干凈,讓它在光線下透著亮。路過的士兵看見,也主動過來幫忙搬了塊平整的石頭,放在紀念墻前,用來放大家送的花 —— 現在石頭上已經擺了好幾束雛菊,是妞妞和其他孩子一起摘的,花瓣上的露水還沒干。
醫療帳篷里,張嵐正教妞妞認草藥。妞妞的小本子上畫滿了我之前教她的草圖,旁邊還添了新的標注:“這是薄荷,能治頭疼,哥哥說過的。” 張嵐手里拿著我的酒鏡瓶,倒出一點給妞妞的草藥消毒,聲音很輕:“你哥哥要是在,肯定會夸你記得牢。” 帳篷外,周磊正和劉偉商量加固防線,他的胸口還纏著紗布,但已經能挺直腰桿,手里的通訊器終于接通了濟南軍區,總部說下周會派物資車過來,還會送新的醫療設備。
紀念墻前的空地上,漸漸聚了些人。不是之前的騷動,是帶著肅穆的安靜。劉偉站在最前面,手里捧著我的聽診器,旁邊是陳峰的彈殼和李響的軍牌,都被擦得發亮。防務隊的士兵押著劉貴仁、阿虎和阿豹走過來,他們的手被綁在身后,阿虎的過肩龍紋身被塵土蓋了大半,沒了之前的兇氣;阿豹低著頭,指甲縫里的機油早就洗干凈了,只剩蒼白的指節;劉貴仁手里的銅打火機被沒收了,嘴角沒了之前的冷笑,只有藏不住的慌。
周磊站在紀念墻下,聲音比平時更沉:“陳峰、李響,還有犧牲的醫療人員(我),都是為了守住這基地沒的。你們三個,偷物資、害人性命、挑動暴動,今天在這兒執行槍決,是給逝者一個交代,也是給基地所有人立規矩 —— 以后誰再敢破壞團結,不管是誰,都是這個下場。”
劉貴仁突然掙扎起來,對著人群喊:“我也是為了活下去!基地以前也不公平!” 沒人理他,老張從人群里走出來,舉著手里的玉米苗:“俺們在坊子的時候,物資比現在還缺,可沒人像你這樣害人!孩子省出口糧給俺,周連長把自己的藥讓給傷員,這才叫活下去!你那叫搶!叫殺!”
阿虎還想耍橫,剛要開口,就看見妞妞抱著雛菊走過來,站在我之前放花的地方,小聲說:“哥哥說,壞人會被陽光曬跑的。” 阿虎的臉突然白了,大概是想起自己之前怎么欺負老人、怎么搶孩子的口糧,再也沒了動靜。
劉偉把我的聽診器舉得更高,對著紀念墻說:“陳峰,李響,還有崔浚涵,都看著吧。咱們守的基地,不會讓壞人糟踐。” 說完,他給防務隊遞了個眼神。
槍聲在晨霧里響了三下,很輕,卻像敲在每個人心上。劉貴仁他們倒下去時,沒人歡呼,只有安靜的肅穆。張嵐攥著我的酒經平,眼淚滴在瓶身上,這次不是傷心,是釋然 —— 她知道,我用命換的公平,終于有了結果。
槍決結束后,周磊讓人把劉貴仁他們的尸體抬走,然后對著人群說:“從今天起,基地的板房先蓋給外圍帳篷區的老人和孩子,工廠組和耕地組的貢獻點統一上調,醫療庫的藥公開登記,誰都不能私藏。” 人群里響起輕輕的掌聲,不是熱烈的,是帶著希望的,像春天的風,吹過玉米苗,吹過紀念墻,吹過我掛在墻上的聽診器。
下午,李濤把新的工時表貼在食堂門口,上面密密麻麻記著每個人的貢獻點,沒有假賬,沒有私藏。他還在旁邊貼了張紙,上面寫著 “紀念墻維護崗”,自愿報名的人排了長隊,有老張,有小鄭,還有之前跟著鬧過罷工的工人,大家都想幫著擦一擦紀念墻,幫著照看我掛在上面的聽診器。
張嵐帶著妞妞去給我送新摘的雛菊,她把花放在紀念墻前的石頭上,然后把我的酒鏡平放在旁邊,說:“以后這瓶子就放在這兒,你看著我們把基地變好。” 妞妞還在石頭上畫了個小小的太陽,用的是彩色鉛筆,說 “姐姐喜歡陽光,這樣她就不會冷了”。
傍晚的時候,周磊和劉偉坐在紀念墻下,手里拿著我的偵察日志,翻到最后一頁的玉米圖案,周磊說:“等玉米熟了,咱們把第一穗掰下來,放在這兒,給崔浚涵,給陳峰,給李響。” 劉偉點點頭,手里的聽診器被夕陽照得發亮,像個小小的太陽,掛在紀念墻上,陪著基地的春天,一點點長起來。
基地的夜晚不再是之前的安靜,而是有了煙火氣 —— 工廠區的燈亮到很晚,工人在趕制新的農具;食堂里有人在教孩子認字,用的是我之前的小本子;張嵐的醫療帳篷還亮著燈,她在給傷員換藥,手里拿著我教她的草木灰水配方,旁邊放著我的酒鏡屏,像是我還在她身邊,跟她一起守著這慢慢好起來的基地。
我知道,基地不會一下子變得完美,以后可能還會有矛盾,還會有困難,但至少現在,有玉米苗在長,有孩子在笑,有公平在守,有紀念墻在提醒著所有人 —— 那些為了團結犧牲的人,不會被忘記;那些用命換回來的希望,會像春天的玉米苗一樣,一直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