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紗被猝不及防地扯落。
嘉嬪唇角揚起得意的笑,正打算瞧了南瑾的笑話。
卻見,
南瑾美眸露怯,素面朝天,尤顯肌膚白凈勝雪,哪里能窺見半分丘疹存在過的痕跡?
“你......”
嘉嬪想說些什么,但話還沒出口,只覺后脊梁森森發寒,仿佛有誰正在死死地盯著她。
那是貞妃落在她身上,眸底竄著邪火的眼神。
被扯下面紗的南瑾怔忡了須臾,慌忙向后退了兩步,與眾人拉開距離。
她抬眸看著嘉嬪,惶恐又怯懦道:
“嬪妾感染風寒,不好近身過了病氣給娘娘。只得如此敬娘娘一杯,還請娘娘莫要怪罪。”
說罷端起茶杯,正欲一飲而盡之際,手腕卻被人攥住。
是沈晏辭。
他眉宇間含了一層薄薄的怒意,
但顯然,這怒火并非是被南瑾勾起來的。
“你病著,不宜飲茶。”
說著轉過身橫了嘉嬪一眼,也不與她說話,只將她手中攥著的面紗猛地一把奪過來,而后細心為南瑾佩戴上。
他近身南瑾,捋了捋她鬢邊碎發,溫聲低語道:
“臉上不是冒了風疹嗎?何時好了?”
南瑾向太后福了福,恭聲道:
“承蒙太后關懷體恤,讓太醫對癥下藥,給嬪妾擬了方子。嬪妾昨日用下,夜里便已見好。”
今日列宴,后妃們過于重視,因而各個精心打扮,
美則美矣,但到底脂粉氣略濃了些。
偏是南瑾不施粉黛,倒更顯得清麗出塵。
這一日,
南瑾非但沒有順了貞妃嘉嬪的意,在王公命婦面前丟盡臉面,反而還‘意外地’給沈晏辭長足了面子。
壽宴至此告一段落,外男命婦紛紛退席。
太后做壽原本是歡喜事,她也不介意有人想利用她的壽宴出出風頭,
但凡事講究個度,鬧得太過,反倒失了體面。
太后有心敲打貞妃,于是便對沈晏辭道:
“瞧著皇帝有些醉了。瑤華宮距離重華宮最近,不如皇帝也省了折騰,今夜就宿在瑤華宮吧?”
貞妃自然不愿,忙嬌聲說:
“皇上~臣妾宮中一早就備好了醒酒湯。您明日還要上朝,用了熱乎的醒酒湯,上朝時也就不會因著宿醉而不適了。”
沈晏辭并沒有應貞妃的話。
他眼神不經意間落在南瑾身上,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今日南瑾實在太過搶眼,沈晏辭對她也是另眼相看。
且又有太后幫襯著,今夜南瑾侍寢的幾率,怎么著也要比貞妃大。
但南瑾才不想在這個時候成了活靶子。
她當然是要避的,
不過太后只說讓沈晏辭去瑤華宮歇著,又沒指名道姓讓誰夜里伺候,
瑤華宮住著榮嬪、王貴人與南瑾三人,
她二人位分高都還沒說話,南瑾也不可能自作多情勸著沈晏辭去了貞妃宮中。
不過她早有對策。
送給太后的那幅‘萬壽圖’,當下就是派上用場的好時候。
南瑾只說,那‘萬壽圖’還需要在太后壽辰之日,拿去在法華殿供奉一整夜,才更顯誠心。
如此就能脫離這修羅場,跑去法華殿圖一清凈。
可正當她要進言時,皇后卻是趕在她前頭開腔了,
“貞妃宮中的醒酒湯,是不外傳的秘方。需得提前四五個時辰小火慢燉,才能有比御膳房所做更好的功效。皇上近來國事繁重,用了貞妃的醒酒湯,也可舒心安枕。”
貞妃聽了這話,眼中難免閃過一絲驚訝。
她倒是沒料到,皇后竟然會把沈晏辭往她懷里推?
貞妃欲拒還迎一笑,婉聲道:
“太后所言也有道理,畢竟瑤華宮離得近,皇上也免了路上受風。不如臣妾叫人把醒酒湯送去瑤華宮?”
沈晏辭默然少頃,向南瑾使了個眼神后,才將目光從她身上挪開。
他牽著貞妃的手,道:
“愛妃今夜實在辛苦,那醒酒湯是你的心意,若是送來瑤華宮,大半也是涼了。今夜,朕便去你宮中安置。”
后妃依次恭送太后、沈晏辭離席,
于此際,皇后也落在了南瑾身上一個眼神。
彼此相視一笑,一切便都盡在不言中了。
待貞妃伺候著太后與沈晏辭出了重華宮,皇后才沖堂下揚手道:
“都平身吧。今夜你們為著讓太后歡喜,各個都有心了。
明日休沐一日,不必趕早往鳳鸞宮請安,也都好生歇一歇。”
眾妃齊聲道:“多謝皇后娘娘體恤。”
回到宮中。
采頡燃了燭,又給南瑾備下了洗澡水。
正打算伺候南瑾沐浴時,聽南瑾道:
“你今日也跟著累了一日,且歇著吧。不用伺候我。”
采頡一邊往浴盆里撒著新鮮的花瓣,一邊搖頭道:
“奴婢不累,就是一直都替小主捏著一把汗,心里實在慌極了。”
她長舒一口氣,這才笑了,
“今日好險。”
南瑾面無表情地看著面前燃旺了的紅燭,
旋而取過銀剪來,利落剪短了燈芯,從容不迫道:
“險勝,也是勝。”
旺盛火苗隨燈芯被剪短,一瞬微弱下去,只余盈盈燭光。
恰如今日,
貞妃由勢勝轉為勢頹,也不過就是遭了南瑾這‘一剪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