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有點燒,看仔細點?!?/p>
在南瑾的印象中,那一晚玄武湖上的泛舟,當真是極愜意的。
薄薄的云層半掩著明月,溫柔地灑落在寬闊的湖面上。
碎銀跳躍閃爍,像一層流動的紗籠罩著迷蒙的夜色。
與這份淡淡的寂寥相比,船艙內(nèi)的歡聲笑語,倒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尤是皇后,她今日興致格外高昂。
酒過三巡后,竟是拉著幾位后妃,連同沈晏辭一起玩起了猜燈謎。
出了宮,大家似乎都能暫時放下了身份的拘束,只當尋常人家的歡聚。
誰人猜錯了謎底,便要在臉上貼一條紅紙。
偏生嘉嬪出的謎面刁鉆,謎底盡是些女兒家才懂的心思。
不消片刻,沈晏辭那張俊朗的臉上就被貼滿了紅條,引得眾人捧腹大笑。
這樣輕松自在的場景,原先于深宮之中,卻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奢求了。
那宮里頭,似乎連笑都得壓抑著分寸。
不似如今,人竟是可以肆意妄為得笑到臉酸,笑出了淚。
后來南瑾被罰酒罰多了,只說覺得有些頭暈,想去船頭吹吹風清醒清醒。
沈晏辭正被嘉嬪纏著猜下一個謎,聞言也只是交代她披件斗篷別侵了風寒,便隨她去了。
船頭夜風微涼,
南瑾獨立船頭倚著欄桿,
月光下,清荷并蒂,白鷺成雙,鴛鴦結(jié)對,悠然地撥開水面,劃出淺淺的漣漪。
如此靜謐美好,萬物成雙。
南瑾就這么靜靜立著,仿佛自身也融入了這一片寧靜之中。
然而心底的翻涌,卻唯是自知了。
她腦海中反復(fù)思忖著皇后今日與她說的那番話。
是啊。
她和皇后,終究是不一樣的。
如果只依祥叔所言,那么當日要殺了她父母滅口,全然是柳扶山一人的主意。
至少在那一刻,沈晏辭是不知情的。
可阿容的悲劇,的確是因沈晏辭派人要將她強行擄走才引發(fā)的意外。
還有南宮將軍。
如果柳扶山昔日的‘供述’是假,那么南宮將軍的死,也極有可能是柳扶山得了沈晏辭的屬意。
皇后勸南瑾放下自在,可皇后自己呢?
她又當真可以放下一切,只憑著對一個男子的愛意,便足以支撐她無波無瀾地過完這一生嗎?
南瑾自問沒有皇后的那份豁達。
無心之失也是過失。
南瑾做不到全然當做這件事沒有發(fā)生過。
可她......又要如何為自己的父母討回這個公道?
船頭的冷風并未吹散南瑾心頭的霧靄,
反而讓一個盤旋在她腦海中良久的疑問,漸漸得了清晰的答案。
她一直在糾結(jié)的是,
為何柳扶山下令要將南家四口全都屠盡,可最后她與南菀卻活了下來?
她想起了去年除夕的前夜,在溫泉山莊時,她在沈晏辭房中發(fā)現(xiàn)了那個意外被風吹落,滾到她足邊的火折子。
那是她向父親央來的火折子。
也是她親手將它送給了那個在云蒙山負傷的戴著面具的少年。
自那時起,南瑾就已經(jīng)知道了,她才是沈晏辭真正的救命恩人,而阿容不過是冒名頂替。
只是她一直不確定,她能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究竟是事出意外,還是沈晏辭一早就知道了她的身份,故意引導(dǎo)她也覺出真相?
但今日,她確定了。
她確定了當日柳扶山之所以要留下她們姐妹倆的性命,是為著什么。
當日柳扶山隱藏了阿容意外死亡的真相,看似是在替沈晏辭善后,但這種善后的事,做出來就得落下人情。
事發(fā)后,柳扶山必然會找沈晏辭邀功。
而李德全是被沈晏辭派去送走阿容的,現(xiàn)在阿容死了,李德全也根本不可能在沈晏辭面前瞞住這件事。
所謂的被狼咬,墜入溫泉,不過是做給旁人看的假象,從來都不是用來蒙蔽沈晏辭的。
那么,她和南菀當日之所以能逃過一劫,就只剩下了一個可能:
便是沈晏辭一早就知道了在云蒙山救他的人并不是阿容,
只是他選擇看破不說破,任由阿容頂替了這個身份。
后來,當李德全將在溫霖澗發(fā)生的一切完整告訴沈晏辭后,沈晏辭得知柳扶山要殺了南家滿門滅口,以南瑾這些年對沈晏辭的了解,他并不是一個會草菅人命的上位者。
他在得知此事后,或許趕去了鎮(zhèn)國公府,想要阻止柳扶山。
而當天南瑾在外送月餅,南菀陪著柳嫣然閑逛,是先一步回到了鎮(zhèn)國公府的。
如果南瑾沒有猜錯的話,南菀之所以會親手活埋母親,絕不僅僅是為了向柳嫣然表忠心那么簡單。
大抵是柳嫣然壓根就沒有打算給南菀留活路。
她只是告訴南菀,母親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死罪,南家全都得跟著陪葬。
然后拋給南菀一根救命稻草,只要南菀能親手活埋了母親,她便會大發(fā)慈悲留南菀一條生路。
柳嫣然向來是這樣一個人,
看著螻蟻在她手底下毫無尊嚴地掙扎求存,于她而言便是最大的樂子了。
南菀依著柳嫣然所言,為求自?;盥窳四赣H。
待柳嫣然欣賞完這出好戲,正要對南菀下殺手的時候,
李德全帶著沈晏辭趕到了。
沈晏辭在看見了南菀后,瞧她身著粗布麻衣,容貌又和阿容有五六分的相似,定會有所反應(yīng)。
畢竟當年在云蒙山救他的那個姑娘,便是穿著這樣的粗布麻衣,也符合身份。
于是沈晏辭讓柳扶山留下了南菀的性命。
后來得知南家還有南瑾這么個雙生子,便也一并保全了她的性命。
而有了線索,沈晏辭要想查明當日是誰救了他的性命,簡直易如反掌。
畢竟南菀趨炎附勢,嫌棄家人貧窮,向來和家人關(guān)系不好。
而南瑾卻與父母親密,更會時常跟著父親去云蒙山打獵。這樣街坊四鄰都知道的事,只需要稍微一打聽就能確認。
而沈晏辭,該是早在那個時候,就已經(jīng)確定了南瑾的身份。
所以......
所以當日南瑾狀告鎮(zhèn)國公府一事‘敗露’后,柳嫣然才會獨留南菀一人‘解決’了她;
所以孫氏對南瑾身份起疑,要去檢查南菀的尸身時,柳扶山才會急著跳出來,以晦氣為由阻止了孫氏的查驗;
所以一向疑人不用的鎮(zhèn)國公府,才會任由她跟著柳嫣然入宮伺候;
所以柳嫣然入宮第一次侍寢出恭后,南瑾才能旁若無人地闖入朝陽宮內(nèi)寢,與沈晏辭有了那場她‘蓄謀已久’的初遇......
原來打從一開始,南瑾自以為的步步為營,自以為的處心積慮,
竟全都是沈晏辭的有心成全。
而她的云天之路,從頭到尾,也不過是沈晏辭親手為她搭建的罷了。
一切的不合理,一切的僥幸,一切的如有神助,
在這一刻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而南瑾,卻只覺得可笑至極!
她是聰明的,
可她的這份聰明,要如何與世家精心培養(yǎng)出的名門貴女相比?又要如何與從皇子奪嫡的死局中拼殺出來的皇帝相比?
想來云泥之別,大抵便是如此了罷。
這般想著,巨大的諷刺幾乎要逼著她笑出聲來。
便在此時,她忽而覺得肩頭一沉。
有一股暖意圍了上來,是有人為她披上了一件厚實的披風。
她的身體幾不可察地僵了一下,緩緩回過頭。
是沈晏辭。
他臉上那些被后妃們貼上的紅紙還未摘掉,瞧著似乎還多了些。
在這般清冷的月光下,他就這么看著南瑾,溫和笑著。
他自然而然地牽起南瑾有些微涼的手,握在掌心暖了暖,溫聲道:“在想什么?”
南瑾抬眸對上他深邃含笑的眼。
她在他的瞳孔中,看見了自己被鎖住的倒影。
那倒影掛著溫順的笑意搖了搖頭,“臣妾是在想,等下要出些什么刁鉆古怪的謎面,可得讓皇上猜個盡興呢~”
沈晏辭高呼“饒命”,旋而笑著將南瑾攬入懷中,為她擋下了所有刺骨的風,口中只打趣道:
“你也別只為難朕,也刁難刁難皇后去。她今兒個可得意得很,猜謎贏了不少酒,也該讓她吃點‘苦頭’。”
吃點苦頭。
呵呵。
這苦頭吃得難道還不夠嗎?
南瑾無聲笑了笑,便如此依偎在沈晏辭懷中,隨他一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