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之中,杜如晦的聲音打破了高臺上的死寂。
“伯施兄,你……你怎么看?”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了虞世南的身上。
虞世南,字伯施,乃是當朝書法第一人,連陛下都對他的字贊不絕口。
他的評價,最具分量。
虞世南的嘴唇翕動了幾下,似乎在組織語言。
他深吸一口氣,將胸中的驚濤駭浪盡數壓下。
“一氣呵成,渾然天成。”
“此等筆鋒,蒼勁雄渾,藏山河于胸,蘊神韻于心。”
他聲音里帶著一種近乎頹然的挫敗感。
“老夫,不如也。”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像一道驚雷,在眾人耳邊炸響。
孔穎達等人眼中的驚駭更濃了。
虞世南是什么人?
那可是書法一道的泰山北斗。
他竟然親口承認,自己不如一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不止是老夫。”
虞世南的目光再次落回那張卷紙上,眼神復雜到了極點。
“即便是信本兄,恐怕……也稍遜一籌。”
信本,是歐陽詢的字。
另一位書法大家。
這下,連一向沉穩的房玄齡,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評價,未免也太高了。
高得有些嚇人了。
“此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虞世南像是魔怔了一般,喃喃自語。
房玄齡嘴角抽了抽。
“伯施兄,你可能不信。”
“寫這字的程處輝。”
“就是盧國公程咬金家的那個混世魔王。”
“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
空氣再次凝固。
虞世南猛地抬頭,死死盯住房玄齡,眼神里寫滿了“你特么在逗我”的質疑。
“玄齡,此等玩笑,可開不得。”
“紈绔子弟能寫出這等神鬼莫測的書法?”
他顯然一個字都不信。
旁邊的褚遂良苦笑一聲,接過了話頭。
“伯施兄,玄齡兄所言非虛。”
“不光是這個程處逼,還有方才那個尉遲寶琳,平日里在長安城,那都是橫著走的主兒。”
“打架斗毆,縱馬街市,那都是家常便飯,名聲……確實不太好聽。”
虞世南徹底凌亂了。
他看看手中的卷紙,又看看眼前幾位同僚篤定的神情。
感覺自己的世界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這……這怎么可能?”
“老夫方才看那尉遲寶琳的文章,見解獨到,已是難得。”
“可眼前這程處輝的答卷,光是書法就堪稱俊杰翹楚之才。”
“這怎么會是紈绔子弟能做出來的?”
他百思不得其解。
房玄齡幾人也是面面相覷,心中同樣是翻江倒海。
是啊。
這不科學。
難道這幾個小子以前都是在扮豬吃老虎?
可這也裝得太像了吧。
就在幾位主考官懷疑人生的時候。
他們終于將目光,從那驚世駭俗的書法上,挪到了答卷的內容本身。
只一眼。
僅僅是開篇的第一句話。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轟。
五位當朝宰輔,五位文壇巨擘,只覺得腦海中一片空白。
這句話,如同一道九天神雷,瞬間擊中了他們內心最柔軟,也最堅不可摧的地方。
那是一種他們從未想象過,卻又在瞬間理解并為之震撼的崇高境界。
他們的呼吸,在這一刻停滯了。
瞳孔中,倒映著那平直方正的字跡,卻仿佛看到了一個心懷天下,以萬民為念的偉岸身影。
一種難以言喻的敬意,自心底油然而生。
他們強壓下心頭的巨震,繼續向下看去。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又是一句。
如果說前一句是為官者的終極理想。
那么這一句,便是為官者無論身處何地,都應當時刻謹記的本心。
孔穎達這位向來嚴苛的老夫子,此刻捏著卷紙的手指,已經因為過度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嘴唇哆嗦著,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震撼。
無與倫比的震撼。
他們繼續讀下去。
整篇文章,從為國、為君、為民的大義,到為官、為吏、為人的細節。
洋洋灑灑,包羅萬象。
其中許多觀點,深刻獨到,鞭辟入里。
甚至有很多,是他們這些浸淫朝堂數十年的老臣,都未曾想到的層面。
這篇文章,已經完全超脫了答辯的范疇。
這分明是一篇可以傳世的為官準則。
是一篇足以警醒后世千千萬萬為官者的曠古絕倫之作。
“妖孽……當真是妖孽啊!”
不知過了多久,杜如晦才吐出這么一句話。
他看向程處輝的眼神,已經從最初的審視,變成了徹底的驚駭與……敬畏。
是的,敬畏。
對一個年輕后輩,產生了一絲敬畏。
高臺之上的詭異寂靜,早已引起了觀禮臺和考場內所有人的注意。
尤其是長孫沖、杜荷、侯金葉等人。
他們看著主考官席位上,那五位大人石化了一般的表情,心中那股不祥的預感,越來越強烈。
他們到底看到了什么?
為什么會是這副表情?
難道……
一個讓他們不敢深思的念頭,在心底瘋狂滋生。
觀禮臺上,長孫無忌那張陰沉的臉,此刻更是黑如鍋底。
而另一邊的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則是面面相覷,滿臉的懵逼。
他們也看不懂高臺上發生了什么,只覺得氣氛越來越詭異。
就在這時。
一直端坐于龍椅之上,強忍著好奇的李世民,終于還是沒能忍住。
他站起身來。
在所有人驚愕的目光注視下,一步一步,走下了御階,徑直朝著主考官的席位走去。
整個大典現場,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著那位至高無上的帝王。
李世民無視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沒有說話,只是伸出手,從孔穎達那微微顫抖的手中,將那份答卷拿了過來。
當他的目光,落在紙面上的第一瞬間。
即便是以他的帝王心性,瞳孔也不由得猛地一縮。
好字。
好一個鐵畫銀鉤,氣吞山河。
他酷愛書法,對王羲之的字更是推崇備至,一眼便看出了這字體的非凡之處。
這是一種全新的,充滿了力量與風骨的楷書。
僅僅是這手字,就足以讓他龍顏大悅。
而后。
他的目光,緩緩下移,落在了文章的內容之上。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李世民的身軀,猛地一震。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他的呼吸,驟然一窒。
這位開創了貞觀盛世,心機城府深如淵海的帝王。
臉上的表情,在這一刻,變得前所未有的精彩。
有震驚,有動容,有難以置信,更有直擊靈魂深處的巨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