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白了?”
程處輝淡淡地問道。
“我用豆腐都能做到,你們用相對硬一些的土豆和蘿卜,應該不成問題吧?”
廚子們面面相覷,然后齊刷刷地跪了下來,對著程處輝磕頭如搗蒜。
“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
安頓好廚子的訓練,程處輝又馬不停蹄地帶著另一批工匠,趕往了藍田縣。
他要在那里,建立大唐第一座水泥工坊。
依托腦海中那無所不能的系統,他直接選擇了技術最成熟,性能最穩定的波特蘭水泥配方。
并給它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
程氏藍田水泥。
工坊的建造流程,程處輝早已爛熟于心。
原料很簡單。
石灰石和粘土。
這兩種東西,在藍田縣的山里隨處可見。
工匠們按照程處輝的指揮,先是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土制煅燒窯。
然后將敲碎的石灰石和粘土,按照七比三的比例混合,送入窯中進行高溫煅燒。
煅燒過后的熟料,再進行精細的研磨,就成了最原始的水泥粉末。
程處輝又指揮工匠們,按照水泥、沙子、石子一比一比二的比例,加水攪拌。
一坨坨灰色的,黏糊糊的混合物被制成方方正正的磚塊,放在空地上晾曬。
三天后。
第一批混凝土磚塊,終于徹底凝固成型。
工坊外,圍滿了好奇的工匠和附近的村民。
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想看看這黑不溜秋,長得又丑的玩意兒,到底有什么神奇之處。
程處輝對著一個最壯碩的工匠點了點頭。
那工匠深吸一口氣,掄起一把八磅大鐵錘,用盡全身力氣,狠狠砸了下去。
“鐺!”
一聲巨響。
所有人都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
然而,預想中磚塊四分五裂的場景,并沒有出現。
那混凝土塊上,僅僅是被砸掉了一小塊表皮,連一絲裂紋都沒有。
“嘶——”
人群中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那工匠也是一臉的難以置信,他揉了揉被震得發麻的虎口,再次掄起鐵錘。
“鐺!”
“鐺!”
“鐺!”
一連十幾錘下去,每一錘都用盡了全力。
直到第十三錘落下。
“咔嚓。”
一聲脆響。
那堅硬無比的混凝土塊,才終于裂開了一道縫隙。
程處輝的嘴角,終于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
成了。
水泥,混凝土,研制成功。
實驗成功,程處輝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他準備先回一趟長安城,把銷路給打開。
這玩意兒可是純純的暴利行業,壟斷經營。
等賺夠了第一桶金,再把配方想辦法交給岳飛,讓南詔那邊也實現自產自足。
這研發嘛,總得變現不是。
他剛準備動身,天色卻毫無征兆地暗了下來。
烏云像是打翻的墨汁,迅速在天際鋪開。
豆大的雨點毫無預兆地砸了下來,噼里啪啦地敲在剛剛凝固的混凝土塊上。
“哎喲,這天殺的雨。”
一個老工匠望著天,滿臉愁容地嘆了口氣。
“怎么了?”
程處輝隨口問道。
“公子有所不知,今年的雨水,來得比往年早了快一個月。”
老工匠憂心忡忡地解釋道。
“這雨要是再這么下下去,河里的水就該滿了。”
“往年夏季,只要連著下上幾天大雨。”
“黃河的堤壩就容易出事,尤其是咱們東邊這一塊,最是危險。”
程處輝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
水災。
他腦子里嗡的一聲,只剩下這兩個字。
他猛地扭頭,看向那幾塊堅硬無比的混凝土塊。
一個瘋狂的念頭,在他腦海中不受控制地滋生。
用這個,去加固堤壩。
他是個愛財的人,甚至可以說是財迷。
可讓他吃這種人血饅頭,他做不到。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時代的水災意味著什么。
那不是新聞里冷冰冰的數字,而是真正的堤壩沖毀,尸殍千里。
大災之后,必有大疫。
那將是一場席卷整個關中平原的人間慘劇。
不行。
絕對不行。
他深吸一口氣,將腦子里那些賺錢的念頭,狠狠地掐滅。
雨過天晴。
程處輝留下大部分工匠,讓他們繼續在藍田縣擴大工坊的生產規模。
他自己則帶著幾個核心工匠,還有幾塊樣品水泥塊,馬不停蹄地趕回長安。
中途路過一家客棧歇腳,客棧里坐滿了行商走卒。
所有人的話題,都離不開這場突如其來又連綿不絕的大雨。
言語間,盡是揮之不去的擔憂。
程處輝的心,也跟著沉了下去。
夜幕降臨,他終于回到了盧國公府。
剛一進門,一個蒲扇般的大巴掌就差點呼到他臉上。
“好你個臭小子!還知道回來!”
程咬金吹胡子瞪眼,中氣十足的咆哮聲差點掀翻了房頂。
“你不是被陛下禁足了嗎?還敢到處亂跑!”
“要是讓那魏征老匹夫知道了,又得在朝堂上參你一本!”
程處輝側身躲過老爹的“愛撫”,嘿嘿一笑。
“他不敢。”
“爹,你明天帶我上早朝。”
“什么?”
程咬金眼睛瞪得像銅鈴。
“我在藍田縣,搗鼓出了一個好東西。”
程處輝神秘兮兮地說道。
次日。
早朝。
當程處輝穿著一身嶄新的官服,出現在百官隊列中時,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
那些平日里就看他不順眼的官員,只是輕蔑地瞥了他一眼,便不再理會。
而三省六部的重臣們,則一個個面色凝重,憂心忡忡。
根本沒閑心去管一個紈绔子弟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
太極殿內。
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龍椅上的李世民,手里拿著一份奏折,臉色嚴肅得能擰出水來。
“諸位愛卿,今日,議一議水患之事。”
他的聲音低沉,卻清晰地傳到每一個人的耳朵里。
“袁監正上奏,說今年關中雨水多于往年,恐有水災之患。”
“眾卿可有預防的良策?”
話音落下,整個大殿鴉雀無聲。
文武百官,包括主管水利工程的工部官員在內,全都低著頭,沉默不語。
這種天災,誰能有辦法?
就在這死一般的寂靜中,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突兀地響了起來。
“陛下,臣有良策。”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程處輝昂首挺胸地站了出來。
“臣在藍田縣,發明了一種名為‘水泥’的東西。”
“此物與砂石攪拌,加水混合,便可成為混凝土。”
“待其凝固之后,堅如磐石,用來加固堤壩,再合適不過。”
“最重要的是,此物造價極為低廉。”
“臣已將實物帶來,請陛下與各位大人當場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