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車直接停到了房子樓下,三人一同把行李把行李拿了下去。
宋新苒說:“姐,今天多虧有你,不然這么多東西我還不知道要搬多久。”
“說這些干什么,我是你姐,我不幫你誰幫你。”宋新文做慣了力氣活,一手拎著一大包行李還走得腳下生風,“把門打開。”
宋余跟在兩人身邊,雙手也抱了一個搪瓷洗臉盆。
對于自己新家,小孩有點惶然又有點期待,他很少來鎮上,只有趕集日,姨娘偶爾會帶他來。
鎮上真熱鬧,賣什么的都有,走在街上到處都是香香的,讓人忍不住吞口水,鎮上路也干凈,不會像在村里,一踩一腳的泥巴。
但鎮上也很危險,姨娘說,這兒有拐小孩的壞人,讓他跟緊了,不要亂跑。
因此一下車,宋余就緊緊跟著媽媽和姨娘,眼睛都不眨一下。
走到門口,媽媽拿出鑰匙打開了門,宋余看著里面的場景,一下被震驚得呆呆站著不太會動了。
宋新苒摸了摸小孩頭發:“小余進來呀。”
宋余有些不敢相信地抬起頭,怯怯地問:“媽媽,這是我們的家嗎?”
宋新苒笑了:“是呀,以后小余就跟媽媽住在這里。”
宋余感覺心撲通撲通地跳,腦袋好像不會轉了,有點暈暈又迷糊地想,這以后就是他的家了嗎?
好漂亮的家,好干凈的家,他從沒見過這樣的家。
他手里捧著瓷盆,小心翼翼走了進來,低頭看著自己沾滿了一圈泥土的鞋子,不好意思往里縮了縮,他會把新家弄臟。
“小余怎么了?”
宋余小聲地說:“我鞋子臟。”
宋新苒笑了下,照顧小朋友柔軟的心思,打開行李,找出他的拖鞋:“那小余穿這雙吧。”
拖鞋是去年才買的,每次穿了宋余都會洗得很干凈,他抿唇露出小小的笑,使勁“嗯”了聲,換上干凈的鞋子。
因為有兩個大人,大家來回只跑了三次就把東西全部搬到了家里。
宋新文打量著房子,止不住感嘆:“真干凈,跟村里完全不一樣。”
他們家幾年前修的房子已經算村里數一數二的了,原本宋新文還有些自得,但現在跟鎮上的一比,宋新文才知道什么叫差別。
衛生間里鑲嵌著瓷磚,沒有養家畜,聞著一點味也沒有,廚房里不僅有蜂窩煤爐,還有個煤氣灶。
農村都是柴火灶,有些時候宋新文一個人又燒火又做飯忙得不可開交,在這里做飯就算一個人也能不慌不忙。
兩個房間也寬敞,墻壁雪白,窗戶通風,還掛了碎花窗簾。
宋新文問:“新苒啊,你這房子租金怕是很貴吧。”
“不貴。”宋新苒說,“房東人很好,一個月給我算的一百八。”
宋新文咋舌,一百八也不少了。
轉而又有些擔心,現在宋新苒沒在玻璃廠干也沒收入,以后可怎么辦呢。
宋新苒似乎知道她所想:“姐,我已經想好要在鎮上干什么了,我準備擺攤賣些吃食。”
宋新文一下睜大了眼睛,下意識就想說不行,她們家沒有在城里干過生意的,但聽人說過,做生意難,一不小心就虧進去了,還是找個廠老老實實上班更穩妥。
但她還沒來得及說話,宋新苒又問:“姐,你覺得我做的東西好吃嗎?”
宋新文點頭,她妹妹這次回來大變樣,手藝自然沒得說,光看那晚蔡洋偷吃就知道了。
雖然宋新文當時打罵得兇,但一方面也能理解,這么美味的東西誰不饞呢?
宋新苒笑了:“那就行了,我就想試試。”
宋新文知道她下定主意,也不好再說什么了,只想宋新苒變化真大,不僅愛說話了,還更有主意了。
“行,你要想做,姐這兩天留下來幫你,你以前沒做過,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
宋新苒笑得眼睛彎彎:“姐,還是你對我最好了。”
聽見這句話,宋新文心卻一澀,低下頭慌亂應了聲,大步走出去打開行李,開始收拾起來。
她做慣了家務,干起活來也得心應手。
帶來的食物放廚房,衣服放衣柜,棉被被單之類的立馬就給套了起來。
宋新苒打著下手,宋余也跑前跑后收拾東西。
眼看著六點半了,宋新苒說:“姐,基本收拾好了,你休息會,我去做飯。”
宋新苒買的肉從家里拿了過來,宋新文走的時候也拿了不少其他東西,什么菜籽油,豬油罐,甚至連那兩顆大白菜也一并帶了過來,還有一些零碎的自家做的東西,其中就有一包紅薯粉。
全放在廚房里,拿用很方便。
宋新苒環視四周,能用的灶只有蜂窩煤,煤氣灶是萬梅裝的,但現在罐裝液化氣價格比較貴,大家使用得少。
但煤氣是真方便,可以調大小火,使用前也不需要引火。
考慮到現在的環境,宋新苒便準備做一鍋豬肉白菜燉粉條,這個菜對火候要求不高。
她在做飯的時候,宋新文半刻也停不下來,還在繼續收拾家務,宋余也跟著一起。
宋新文看著小小的身影忙前忙后,便不由自主想起了她家那個孩子,她在家里忙的時候蔡洋可不會來幫忙。
都是蔡永德慣的!
宋新文心里罵了句:“小余,你自己去玩吧,這些交給姨娘來。”
因為來了新家,宋余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中也無比興奮,聽見這句話稚聲稚氣地說:“姨娘很累,我做一點,姨娘就少做一點。”
宋新文心里像被什么東西戳了下。
想起自己以前明知道蔡永德偏心,但每次說起宋余兩人都會吵架,久而久之宋新文也就不說了,在自己能看到的地方對宋余好點就行。
現在一想,蔡永德那個人沒心沒肺,她竟然因為不想吵架忽視了宋余,明明宋余才是和她也有血緣關系那個,甚至比蔡永德還知道心疼她的人。
宋新文心中微梗,摸了下口袋,拿了兩張十塊的錢就塞在宋余手里。
宋余被嚇到了,瞪大眼睛,手使勁往身后藏,不敢接錢。
這錢太多了,宋余只在大人手里看見過這么大額的錢,就連蔡洋都不敢要這么多錢。
宋新文往他兜里塞:“你拿著,以后跟媽媽一起生活,肯定沒有零花錢了。”
宋余從沒告訴宋新文,雖然姨娘每個星期會給兩個孩子一塊錢零花錢,但他的從來都被蔡洋搶走了。
兩人正拉鋸著,忽然聞到一股濃重的香氣,動作都不由得暫停了下。
“姐,小余,快來吃晚飯了,我做了豬肉白菜燉粉條。”宋新苒喊著。
兩人都咽了咽唾沫,宋余立即想跑出去,宋新文眼疾手快,把錢往他兜里一塞,小孩還有些懵就被宋新文牽著手帶出去了。
一到餐桌旁就更能聞到這香氣了,五花肉的醇厚脂香和著白菜的清甜,加上紅薯粉的樸實香氣混合在一起,暖融融的,讓人嘴巴里不停分泌唾液。
“這什么菜啊,怎么燉得這么香!”宋新文剛才干了活,本來就有點餓,現在一聞到這味頓時覺得能吃下大幾碗飯。
宋新苒把碗筷擺上:“北方那邊的菜,別人教我的,你嘗嘗。”
宋新文一坐下就往碗里夾了一大筷子紅薯粉,自家做的紅薯粉軟而不爛,微微透明,Q彈十足,往嘴里一喂,肉香菜香融合的美妙滋味一下在嘴里爆炸開來。
宋新文眼前一亮,豎起大拇指:“新苒你這手藝絕了!”
粉條有些燙,但宋新文壓根等不及放涼就往嘴里送,照理說這時候應該多夸夸宋新苒做飯好吃,但宋新文實在沒那個多余的心思,一顆心全落在了這豬肉白菜粉條上,只覺得平時吃厭的白菜今天滋味也大不相同,菜梗清甜,菜葉里裹著濃稠的湯汁,一口下去真是讓舌頭享了大福。
宋余拿著自己的小瓷碗,一邊吃一邊吹,小臉吃得紅撲撲的,還抬起頭沖宋新苒笑:“媽媽做的飯好好吃。”
這一頓飯三個人都吃得飽飽的,宋新苒在洗碗的時候宋新文走了進來,往她兜里塞了什么東西。
“姐,你給我什么了?”
宋新文含糊道:“沒什么。”
宋新苒心中覺得不對,擦干手摸口袋一看,竟然是五百塊,她趕忙把錢還給宋新文。
宋新文卻說:“你就拿著吧,你不是準備擺攤嗎,做生意沒點本錢怎么行。”
宋新苒搖頭:“我有錢。”
宋新文強硬塞她手里:“給你就拿著,這兩年你一開始每個月拿三百回來,后面一個月拿四百,小余一個小孩能用多少,這都是省下來的錢。”
拉扯幾番,宋新苒推辭不過,鄭重接過,小心放進自己口袋:“謝謝姐。”
宋新文眉心這才舒展了。
之后,三人一起出門散步消食。
這時八點過,鎮上處處亮著路燈,街上有不少出來散步的人,涼風吹來,讓人感到十分舒爽,宋新文感到有些恍惚,往常這個時候她都在家里洗碗,然后又要給蔡洋洗澡,再洗一家人的衣服,最后睡下時基本都九、十點了。
但今天卻在鎮上跟妹妹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是她跟蔡永德吵架后第一次離開家,在路上時心里還有些忐忑不安,沒想到一到鎮上忙了起來就什么都不安都沒了,現在更是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悠閑,還有點無所適從。
“這邊擺攤的人真多!”看到三中校門口好幾個賣吃食的小攤,宋新苒一下想起了黃蕓說的話,“姐,我們去看看。”
這一路大約十來個小攤,有賣涼面,不銹鋼盆里裝著黃澄澄的涼面和白色的涼皮,旁邊擺著瓶裝的蒜水姜水,以及小碗裝的各種粉狀調料。味道也是五花八門。
有賣炸土豆的,小份五毛,大份一塊,狼牙土豆和鍋巴土豆分別放在鍋兩邊。
除了賣這些現做吃食的,還有賣辣條,方便面,薯片之類的零食攤子。
看到這幕,宋新文不禁咋舌,她來鎮上次數不少,每次都基本去菜市場那邊,壓根沒想到學校附近這么多小攤。
可是……
“新苒,”宋新文憂心忡忡,“這兒都沒什么人來,能賺錢嗎?”
這會這些小攤前都空蕩蕩的,來往的人也不多,攤主都在三三兩兩聊天。
宋新苒看了眼學校:“等等吧,可能時間還沒到。”
話音剛落——
“咚咚咚!”學校里的鈴聲響起。
一群學生哄的跑了出來,跑步聲,說話聲,笑聲……全匯聚在一起,原本冷清的學校門口頓時熱鬧起來。
學生們一窩蜂地涌向了門口的小攤,七嘴八舌鬧雜起來:
“我要小份的炸土豆!”
“一份甜酸麻辣味的涼面!”
“幫我裝兩個白糕!”
“我要這包辣條!”
……
“哎哎好!不要擠,都有,大家都有!”
短的時間內,原來空蕩蕩的小攤上擠滿了學生,一雙雙手遞過去錢,基本都是一塊,五毛的,攤主收錢都收不完,臉上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宋新文驚訝地睜大了眼睛,又覺得新苒擺攤的想法說不定還真行。
宋新苒趁這時觀察了下,學校門口這些小攤要數賣炸串和炸土豆的生意最好,客單價并不高,五毛一塊的都有,但架不住人多啊。
攤主很有經驗,但依然忙得不可開交,一個勁喊:“別著急,按次序來啊。”
這些東西都是現做,人一窩蜂涌來一時根本做不完。
宋新苒看著好生羨慕,在她眼里那些都是錢。
“新苒!”一道聲音在宋新苒身旁響起。
宋新苒轉頭一看,立刻笑了:“蕓姐,你怎么來這邊了。”
黃蕓說:“我閨女鬧著想吃涼面,非讓我帶她過來買,你今天怎么這么晚還在鎮上,不會已經搬過來了吧!”
“我下午搬過來的,剛收拾完東西,都還沒來得及跟你說,結果在這兒碰上了,真是緣分。”宋新苒道,又介紹宋余跟宋新文。
黃蕓一看到宋余就說:“你孩子啊,都這么大了,想吃點什么,阿姨給你買。”
宋余也露出一個笑容,聲音有點小,但很禮貌:“謝謝阿姨,我在家里吃飽了,不用買。”
黃蕓樂呵起來:“新苒,你這孩子教得真乖。”
兩人一陣寒暄,宋新苒表明自己意圖,就想來看看這兒生意怎么樣,黃蕓繪聲繪色介紹,她女兒是老顧客了,每次放學點這邊就很多擺攤的,生意也特別好。
兩人聊得起勁,宋新文在旁邊看著,心里不知為何浮出一些復雜滋味。
她一直以為宋新苒性格內向,擔心她在外面連個能說話的朋友都沒,結果現在一看,宋新苒來鎮上看了幾次租房就認識了新朋友,還這么聊得來。
以前宋新苒在家的時候,只有跟她話才多一點。
宋新苒和黃蕓聊了會,黃蕓女兒一聽說她也想擺攤,立刻出了很多主意,什么炸雞翅,烤雞腿,大肉串……
黃蕓笑罵道:“這些怕是你想吃的吧。”
“哪有,我同學們都想吃,就是沒看到過賣的,只有縣城里才有。”
宋新苒笑著說:“那我以后試著做。”
不過目前宋新苒并不準備做這品類,就她觀察,學校門口還是價格低的食物賣得更多,大部分學生要的土豆和涼面都是小份的,畢竟這時候大家都不是很有錢,更喜歡花低價嘗到更多的食物。
如果她要擺攤,品類最好不要和現有的重合,一是她不想和老攤做一樣的,引起糾紛;二是聽黃蕓女兒的話,大家都很想嘗嘗新鮮的。
宋新苒腦海中立刻浮出了一道吃食,麻辣鮮香,符合當地人的口味。
單價低,一塊錢就可以嘗到好幾種食物。
提前烹飪好放在攤位上,不用現場制作,買賣方便。
她這幾天在小鎮上看了個遍,也沒看見有賣這東西的。